不得不说,雪乃的《日在校园》,让玩家们产生了一种反思。

       反套路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来就是特立独行。

       而对于玩惯了Galgame的玩家来说,更是如此。

       攻略了一个女主角,然后再攻略一个女主角,接着又攻略一个女主角。

       看上去正常而美好。

       但是,当他们在攻略新欢的时候……旧爱会怎么去想呢?

       《日在校园》就展现了这样的一幕。

       痛苦、煎熬,最后走向绝望的女孩子们,拷问着玩家们的内心。

       不仅仅如此。

       到了最后,能够攻略五个妹子的“彩蛋”结局,也出现了。

       有玩家惊讶的发现,女孩子们在这条路线都友好相处,而且十分美好……直到看到结局。

       死亡后被分尸的结局,足以让任何人都冷静下来。

       彩蛋结局虽然看似美好,但是最后也告诉玩家——你想多了。

       《日在校园》的套路,在网络上立刻引发了讨论。

       玩家们对于究竟应不应该对几个女主角同时展开攻略产生了疑问。

       “同时攻略好几个女主角,我觉得这对女孩子而言,也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她们自己也会痛苦、也会悲伤……”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日在校园》要将女孩子和我在一起的故事设计成如此的悲伤,这根本就没有意义,为什么De,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这个游戏是一个文字游戏,附带一些画面,但是,在森夏这边尝试着在游戏中加入了2DLIVE系统,还有动画过场之后,《日在校园》的销量和口碑,瞬间就达到了整个绅士市场最高端的那个程度了。

       当然,横在前面的《罪恶王冠》和《FATE》系列,这就不是《日在校园》这个游戏能够相提并论的了。它也就能够和这个世界的《月姬》PK一下而已。

       这就是因为《日在校园》采用了新的技法,让角色“动起来”了。

       但是这还不过。

       这个“动”,可以说“动”得并不是很彻底,这款游戏说白了,还是一个文字恋爱游戏而已。

       想要将其深化,那就必须要修正这个游戏的性质。

       而这之中最佳的方案,除了“出动画”之外,那就是“可视化互动电影”了。

       “这方面的话,倒是可以调整一下,还可以加入一点捏脸的要素……”

       在故事之中,因为扮演者是“玩家”本身,所以故事一开始,只是“玩家”在“扮演”而已。

       但是放在互动电影版本里面,那就必须要有玩家本身最符合的“设定”才行。

       那最简单的方案。就是“捏脸”了。

       “但是男性捏脸什么的,恐怕也并不是很有趣吧……”

       这个时候,森夏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某些游戏。

       在这些游戏里面,玩家不仅仅可以调整自己,也可以调整想要攻略的女孩子的外面。

       这一点出奇的好用。

       虽然类似的系统机制非常神奇,但很可惜的是,这些机制都是出现在黄油之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游戏在小黄油之中,都占据着非常大的分量。

       什么,你说正常向的游戏里面,也有这种设计?

       废话当然有啦,正因为有,所以才说明有趣啦!

       但是能和小黄油里面这样带感和露骨的,那就比较少了,这就是最可惜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攻略自己捏出来的角色,这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攻略自己女儿感觉的游戏,的确能够让某些人激动一下。

       “但是面对大众的话,这种做法好像有太过于直白了……”

       森夏想了想,他觉得这种模式,或许对于大众而言,接受度还稍微有些过火。

       所以森夏想了想,果然还是稍微降低一些口味比较好。

       人们的审美爱好,是在不断的精进和深入的。

       就好像森夏这个时候推出一个“东马小三”和“雪菜碧池”的游戏,这个时候的人,都不一样会火。

       在另外一条世界线上面,《白色相簿2》这款推出了动画的游戏,曾经在观众群体里面,引发了非常大的反响,而其中的“东马小三”和“雪菜碧池”更是成为了玩梗必备,所谓的“白学家”也被好事者拿去和“红学家”相提并论了。

       然而事实上,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白色相簿》的第一部。

       只是很可惜的是,白色相簿虽然销量还可以,但是却并没有变成所谓的“爆卖”的作品。

       如果森夏现在推出《白色相簿2》这个游戏的话,那是绝对没有《日在校园》那么火爆的。

       森夏不清楚雪乃自己是否知道,但是出现在这个时段的《日在校园》,绝对是对于九十年代的一系列游戏的某种“反思”。

       这也是这个游戏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而如果这个时候推出《白色相簿2》这款作品的话,那肯定是没有土壤的——因为很多玩家心中,还有“你都是我们的翅膀”这种想法。

       但如果有了包括《日在校园》等等一系列的作品在内,对于整个游戏市场进行了重塑,让大家都认知到了“专情”才是最佳选择之后,再慢慢发展修罗场,这种方法则是最有效果的。

       至少森夏是这么认为的。

       他这个推论还是很合理的。

       可以预见,有了《日在校园》之后,后面的跟风作品就绝对不会少。

       这些跟风作品什么的,森夏不会去管,只要别太过火,森夏对于这样能够繁荣业界的行为,还是挺喜闻乐见的。

       而等整个市场都被这种风格给洗涤了一边之后,类似《白色相簿》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到了发展的时候。

       柴刀只是前置的“科技树”而已。

       “不过这个‘互动电影版本’的话,脚本给谁呢?要不然,让雪乃去做?”

       森夏觉得去找雪乃是好主意。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要去找雪乃,森夏就感觉自己背脊有些发凉。

       “怎么总感觉我好像被分成了十七块的样子?呃,错觉,一定是错觉……”

       ……

       17块是月姬的梗,男主把女主爱尔奎特17分割……

       今日的喵喵喵~

       喵了个喵~喵了个喵~

       喵喵了个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