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叶千秋站在太乙峰上,朝着东北方向看去的时候。

       在辽国上京城中。

       北院大王耶律明望着天空,看着那天空之中的云气,脸上露出了踌躇之意。

       耶律明便是逍遥子的化身。

       想一想,他已经到这辽国上京城有些年头了。

       最开始的时候,他是想着借助辽国的力量,再联合西夏、吐蕃一起覆灭大宋。

       后来,因为见了不少宋辽边境生民百姓的惨况,他又有些于心不忍,怕徒增罪孽。

       本来他都已经放弃了逐鹿天下的想法,只等着一切顺其自然的发生。

       他只要静静的看着赵宋覆灭了就好。

       耶律洪基率兵十万南下,他是知道的,但却和他无关,他没有劝阻,也没有劝进。

       耶律洪基留他镇守上京大后方。

       他本以为,他这百年来的等待,终于要有一个结果了。

       但是,让他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知道了他的老朋友叶千秋在雁门关外,一举轰杀辽帝耶律洪基,吓退十万辽兵之后。

       他就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想法。

       他知道,如果他顺气自然的发展下去,想要灭亡赵宋还得需要很多年。

       他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有他那个老朋友多管闲事,辽国的军心都乱了。

       他知道,叶千秋在雁门关出手,不太可能是为了保赵宋江山,应该是为了黎民百姓不受战争波及。

       但是,叶千秋此举却是让他想看着赵宋破灭的心愿又推迟了不知多少年。

       本来,耶律洪基此番率兵南下,定有收获,便是不能一举覆灭赵宋,也定然能将赵宋打个半残。

       但是,叶千秋将一切都破坏了,不止杀了耶律洪基,还在十万辽军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耶律洪基早就想着要南下侵宋,所以,逍遥子才愿意执掌北院,支持耶律洪基。

       但耶律洪基一死,意味着他想要顺其自然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辽国自顾不暇,几个继承人为了争帝位,国内发生了叛乱。

       若非他执掌着兵权,哪里能迅速平定叛乱,将耶律洪基的孙子扶上帝位。

       耶律洪基死了,他必须保证后继者,是坚定的南下侵宋的支持者。

       所以,他扶植了耶律洪基的孙子耶律延禧上位,耶律延禧本就是皇位继承人,而且还年轻,好忽悠,好大喜功。

       耶律洪基死了,但赵宋灭亡的脚步不能推迟。

       他必须亲眼看到赵宋灭亡!

       他已经为了天下生民,退让了许多步。

       如今为了这个目标,他必须得做些什么!

       这几年来,他让他那三个不成器的弟子,暗中收拢江湖中人,不断的打探中原消息。

       如今的宋帝赵煦也是一个好大喜功之徒,时时想着率兵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自从其亲政以来,先和西夏打,又和吐蕃打,还想和大辽再起战端。

       简直是不知所谓,自取灭亡!

       如今他不仅仅是辽国的北院大王,更是辽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而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是西夏太妃,一个是吐蕃太后。

       他布局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三面合围赵宋,灭掉赵宋。

       他的心,又硬了起来。

       他已经等了一百多年。

       他不想再等下去了。

       天下大势,已经到了合久必分的时候。

       耶律洪基死了,他就必须自己上阵了。

       他要让赵宋覆灭!

       他要让赵二的后人也尝到国破家亡,妻女被人骑的滋味!

       逍遥子知道,他还需要再等等,等到赵宋筋疲力尽,等到辽国再恢复一些元气,等到他能聚集起一大堆汉人。

       到时候,他就能再立唐国国祚。

       想到这里,逍遥子的心湖难以平静。

       他有预感,预感到他复国的大计可能会被他的老朋友叶千秋所阻。

       这是一种来自冥冥之中的指引。

       也可以说是一种直觉。

       “叶先生,那就让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

       正月里的东京城,还是十分热闹的。

       虽然天气还有些寒冷,但还是掩盖不住人们脸上的笑意。

       林灵素和独孤灵笙进了东京城,便向人打听打听神霄观所在。

       二人在街上走着,走过一条街时,林灵素突然停下了脚步,看着街口的第一户人家,微微一叹。

       独孤灵笙看到大师兄林灵素驻足,好奇道:“大师兄,怎么了?”

       林灵素闻言,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

       独孤灵笙听了,不禁问道:“大师兄,我听云师姐说,你以前可是在名满天下的大文豪苏轼家里做过书童的,现在回了东京,也算是故地重游了。”

       林灵素闻言,没有多说什么,又看了那户人家的大门一眼,然后朝着前方行去。

       林灵素没告诉独孤灵笙,那户人家便是当初的苏府。

       只不过,现在已经不是苏家人在里面住着了。

       宋帝赵煦亲政之后,为了恢复元丰之法,施行新政,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礼部尚书苏轼贬去做了定州知府。

       苏轼文名满天下,负天下重望。

       他又是王安石的死对头,向来反对新法。

       所以宋帝赵煦便拿他第一个开刀。

       林灵素这些年掌控着神霄堂,外务堂的弟子打探回来的消息,他都是知道的。

       这朝堂上的大事,自然也在打探的范围之内。

       林灵素虽然也怀念旧事,但也知道眼下不是伤感的时候。

       在正式接掌东京神霄观观主之前,他还有一些事要办。

       “灵笙师弟,我带你去个地方。”

       林灵素倒也没有避讳独孤灵笙,反而是和他径直说道。

       独孤灵笙闻言,道:“大师兄,去哪儿?”

       林灵素道:“跟我来便是。”

       ……

       崇庆坊,是东京城有名的大赌档。

       来往的都是些权贵家的子弟。

       如今,新年刚过,更是人进人出,热闹的很。

       站到门口,就能听到里面那些赌徒的叫喊声。

       当林灵素带着独孤灵笙来到这东京城有名的赌档时,独孤灵笙有些愣住了。

       “大师兄,咱们到这里来做什么?”

       “难道咱要进去赌钱?”

       “这不好吧,你要是缺钱,跟我回家去,我找我爹拿上个百八十两的,咱没必要去赌坊。”

       独孤灵笙虽然是家中独子,但从小只喜欢舞刀弄棒,再加个喜好音律,对这赌档是向来不喜的。

       他爹从小就教导他,沾什么也别沾毒,不然腿给他打断。

       独孤灵笙从小就牢记着这一条。

       林灵素的眼中闪过一抹厉色,他平静的说道:“灵笙师弟,我们不是来赌钱的,是来砸场子的。”

       “砸场子!”

       独孤灵笙眼中一亮。

       下一刻,只见林灵素早已经迈开步子,一脚踏进了那赌档当中。

       片刻后,独孤灵笙便听到赌档里,突然叫骂声四起。

       然后便是一阵叮铃咣当的乱响。

       不多时,林灵素从赌档里走了出来,朝着还在发愣的独孤灵笙说道:“灵笙师弟,我们走。”

       独孤灵笙愣了愣,看了看赌档里面,又看了看林灵素,只觉眼前的林灵素和他平常见到的大师兄林灵素有些不太一样。

       平日里,大师兄做事稳重,从来都是与人和善。

       这到了东京城,怎么就突然和变了一个人的似的,这一进城就直接砸了崇庆坊的赌档,这是要闹哪样?

       不待独孤灵笙多想,林灵素已经大步向前,朝着人流中行去。

       独孤灵笙也急忙跟了上去。

       ……

       就在林灵素大闹崇庆坊赌档之后不久。

       东京,大相国寺。

       天王殿之中。

       一名老僧坐在其中,一个僧人匆匆而来,朝着那老僧道:“师父,神霄派的人已经进驻神霄观了。”

       那老僧闭着双眼,道:“来者何人?”

       那僧人道:“是神霄派灵字辈大弟子,林灵素。”

       那老僧闻言,睁开了双眼,眼中露出一抹精光。

       “神霄派的手终于是伸到了开封府来了。”

       “不过,还好不是那位陆地神仙叶真人亲自到东京坐镇,不然的话,可就麻烦了。”

       “这样,你立马给少林寺玄寂方丈,五台山清凉寺神音大师,江南普渡寺道清大师,庐山东林寺觉贤大师传信,就说神霄派大弟子林灵素已经接掌东京神霄观。”

       “老衲邀请他们前来大相国寺一叙。”

       那僧人闻言,朝着老僧躬身持手,然后匆匆离去。

       那僧人离去之后,老僧站起身来,朝着殿外行去,不多时,老僧来到了大相国寺的方丈禅室当中。

       大相国寺方丈正在面壁参禅。

       只见那老僧朝着方丈躬身持手,道:“方丈师兄。”

       方丈没有回头,道:“是观心啊,你怎么有空到老衲这里来。”

       老僧道:“方丈师兄,我来是有一事要和方丈师兄知会。”

       方丈道:“何事?”

       老僧道:“神霄派叶真人的大弟子林灵素已经到了东京,接掌了东京神霄观观主。”

       方丈道:“哦?那又如何?”

       老僧道:“神霄派叶真人拒敌辽军十万,在民间和皇室都有很高的威望,又被皇帝册封为紫霄清微普度天尊。”

       “先前神霄派不入驻东京也就罢了,如今神霄派不止来了人,还是由神霄派大弟子林灵素接掌了神霄观。”

       “这对于我大相国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啊。”

       “而且,一旦神霄派在东京的影响力加深,此消彼长,我佛门的影响力就会下降。”

       “到时候,将对我等弘扬佛法,造成不小的麻烦。”

       “还请方丈师兄早做打算。”

       方丈闻言,依旧没有回头,只说了一句。

       “嗯,老衲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老僧观心闻言,默默退出了禅房。

       ……

       终南山,神霄堂之中。

       叶千秋正在和三位长老研讨神霄雷法的精义。

       说着说着,阳平真人王守一就突然说道:“掌教师兄,我听说你让灵素和灵笙到东京去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是啊,现在他们也该到东京了。”

       王守一道:“掌教师兄打算让灵素和灵笙在东京呆多久?”

       叶千秋笑了笑,道:“先呆着看看。”

       王守一听了,不禁说道:“师弟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叶千秋道:“有什么不能说的。”

       王守一道:“东京不比长安,咱们鞭长莫及。”

       “咱们用了五年已经将陕西经营的很好,又何必去东京那个是非之地呢。”

       “自从掌教师兄被封为紫霄清微普度天尊之后,咱们神霄派的声势涨了不少,在道门之中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这几年,道门中的门派来终南山拜谒的也不少,以掌教师兄如今的威望和神霄派在道门之中的地位。”

       “我怕灵素此去东京,会引起一些人的忌惮啊。”

       “毕竟,我道门在河南开封府一向都是没有根脚的。”

       “那里可是佛门一家独大。”

       “东京大相国寺是皇家寺院,在武林之中的地位虽然不如嵩山少林寺,但在佛门之中却是不可小觑的地方。”

       “大相国寺向来重佛法而轻武功,在东京城中的达官贵人之中还是蛮有地位的。”

       “灵素此去东京,必定会受到皇帝封赏接见,神霄观一开,必然引得京中权贵云集。”

       “长此以往,信徒香火此消彼长,必定会和大相国寺起了争端。”

       “所以,我想着是不是再给灵素添派一些人手。”

       叶千秋闻言,不禁笑了起来,道:“守一师弟言之有理,不过,添派人手就不必了。”

       “灵素办事的能力,你我都是知道的,他自会将东京的事务办妥当。”

       “若是真有事,必要的时候,我会亲自走一趟东京,他们那些老和尚若是敢以大欺小,欺负我徒儿,就别怪我去掀了他们的和尚庙。”

       “他们若是和和气气的也就罢了,若是真敢出幺蛾子,我可不会惯着他们。”

       王守一一听,得,自己是瞎操心了,掌教早就计划好了一切,自己何必忧心呢。

       掌教师兄说的对,那些和尚要是敢炸刺,掌教师兄亲自走一趟,还有什么摆不平的。

       想到这里王守一的心就放下来了。

       叶千秋却是在一旁想着,他这次让林灵素前往东京,就是要让林灵素前去点炮的。

       林灵素早些年性子偏激,这几年虽然已经好了许多,但有些骨子里的东西,不是磨砺几年就能磨去的。

       憋在心里的那口气,如果不散了,那是会出问题的。

       林灵素当年受了和尚的气,将来一定会找补回来。

       叶千秋对林灵素很了解,所以,故意把林灵素放去了东京。

       难道他不知道东京是佛门的大本营吗。

       他清楚的很。

       他就是要让林灵素闹起来,最好是大闹一场。

       少林寺憋了好几年,在江湖上不显山不漏水,似乎一下子就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一样。

       叶千秋想借着林灵素的手,把少林寺从山沟里拽出来,把少林寺再打压一番,不能让少林寺闷头发育。

       道门想要发展,就必须把佛门给踩在脚底。

       什么大相国寺、清凉寺、普度寺都得拉出来踩上一遍,就是林灵素搞出一桩灭佛的戏码来,叶千秋也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徒弟。

       要干,自然是要干大的。

       这一点,叶千秋很早以前就想的很清楚了。

       ……

       就在叶千秋磨刀霍霍的时候。

       在西域天山的缥缈峰灵鹫宫中,天山童姥接到了一封来自辽国上京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