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娜对巴黎太了解,仿佛是一个从业多年的导游,任何地方的典故都能知道一二,并且连单个物品的故事都能娓娓道来。
据她自己说的她现在就是一个失业人士。
不过看她的一身打扮就知道这女孩不会缺钱,叶开认识的奢侈品不多,但光看用料和设计就能知道不会太便宜。
菲儿是瑞士人,这次旅行回国就要结婚了。
让叶开很奇怪的就是她居然没有和男朋友一起旅行,而是自己一个人出来找到了在巴黎生活的奥娜。
奥娜带着叶开和菲儿逛了卢浮宫。
这里最出名的文物是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
雕塑由于时间过去的时间太过久远,身上的很多细节看不到,但凭借想象还是能回忆出她们在千百年前的美丽。
蒙娜丽莎这一幅画其实并不是说有多好看,而是画家很厉害的表现出了在当时环境中,一位有产阶级女性的素质。
她的眼神很温柔,端坐的姿态也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
现代的油画分很多种派别,叶开个人喜欢古典油画和印象派。至于卢浮宫收藏的很多抽象派,未来主义,叶开就不是很懂。
逛了大半个卢浮宫,叶开也只见到少数几件华夏的文物,而且看介绍都是和清朝交换所得,都是很正常的展览品。
听说有很多都被收藏了起来,不对外展览。
走出卢浮宫的时候,奥娜对叶开笑着说:“现在的卢浮宫被你们华夏人占领了。”
她指的是在卢浮宫外拍婚纱照的人,一眼望去,卢浮宫礼堂附近有四五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女的清一色的青春靓丽,笑容满面。
叶开无奈的笑道:“这不是你们传到华夏的文化吗?我怎么看你们自己不怎么拍啊?”
国内有很多影楼的名字都带着巴黎两个字,巴黎新娘,或者巴黎婚纱,但实际上,外国人很少拍摄婚纱照。
拍婚纱照的文化在亚洲火起来之后,在最近几年已经渐渐影响到周围的很多国家,这几年西亚东欧国家的一些新人也开始拍婚纱照了。
“为什么要拍?”奥娜无所谓的说,“你不觉得很浪费钱吗?而且婚纱是在结婚当天才能穿吧?是吧?菲儿。”
“嗯。”菲儿言辞简洁,和叶开解释,“其实在我们国家,在婚礼之前是不能穿上婚纱的,有一个说法,就是男方在婚前看到未婚妻的婚纱,将给婚姻带来不幸。”
奥娜点头同意:“对,我结婚的时候婚纱都是我和妈妈去挑选的。”
“你结婚了?”叶开忽然问。
奥娜撩了自己耳边的头发,问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叶开耸肩没有回应,他只是觉得奥娜有些年轻而已,就像刚毕业的学生一样。
有当地人的带领,在巴黎的旅行变得顺利起来,哪里有好玩的,好吃的,奥娜都会给两人指出来,一下午的时间就逛完了好几个景点。
看完埃菲尔铁塔,他们乘坐地铁回到了歌剧院站。
临别前,奥娜从白色的提包里面取出一张票,对叶开说到:“之前听你说想去歌剧院看舞剧,这一张门票就送给你了。”
“什么?”叶开惊讶道。
除了叶开,就连菲儿也诧异的望着奥娜。
奥娜用两根手指夹着门票甩了甩,发出哗哗的声响,说到:“歌剧院我经常去,所以对在里面看舞蹈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你们去体验一次还很好的。”
她递给叶开,说到:“拿着吧,看在你请我们吃午饭的份上。”
叶开没接,他在想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
“拿着!”
奥娜直接把门票往叶开手里一塞,拉着菲儿直接离开。
“嘿!”
叶开拿着门票喊了一声,但奥娜显然没理会,只是远远的,朝着叶开挥挥手臂。
菲儿对奥娜说:“我们只有两张票啊?你给他了你怎么办?”
“他比我想去啊。”奥娜说。
“可是……”
“别可是了,你回去后就要结婚了,这次出来是做什么的?”奥娜右手搂着菲儿的肩膀,说到,“是散心,找乐子,这可是你的假期。”
奥娜继续说道:“你朋友太少了,这可不妙……你放心,我会再给自己找一张票的。”
远处。
叶开拿着门票出神。
用一顿午餐换取一张歌剧院的门票,好像也不太亏……
回到酒店,叶开在楼下的餐厅吃饭,顺便在网络上查一下巴黎华人区的位置。
巴黎是个多元文化的大杂烩,很多国家的人来到这里都会抱团取暖,比如有犹太区,印度区,当然名字肯定不能这样叫,比如犹太区的玫瑰街。
叶开居住的2区附近也有很多岛国人开的店。
他想找一下华人区在什么地方,这两天总不能天天吃西餐,他有点怀念家乡的味道了。
“十三区么。”
……………………
小巴黎和很多现代化城市不一样,他们夜晚的霓虹远不如港岛和东京明亮,永远是那种朦胧的,温馨的光。如果要在夜晚逛巴黎,叶开很推荐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
不过在很多地方叶开还是建议不要在晚上出门。
沿着黄色的路灯朝着歌剧院前行。
出门之前叶开已经联系到了菲儿,两人约定在歌剧院前面的广场会和。在人群中,怎么样最快找出一个人来?
当然是看气质。
叶开很快就找到了菲儿,走近招呼道:“晚上好。”
“嗯,我们先进去吧。”
歌剧院内没有白天的游客,只有观众们走在漂亮的大理石台阶上,仿佛要去往宴会厅参加一场顶级的舞会,布局合理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歌剧院,毫无死角。
落座在观众席,叶开和菲儿安静的看着芭蕾舞。
芭蕾舞剧没有高亢的歌声,也不是垫着脚尖手拉着手跳小天鹅。而是出乎叶开意料的,用很慢的速度述说了一个故事,展现着舞者柔软的身体。
芭蕾舞并不是爵士舞那样的节奏型舞蹈,而是用身体去表现某种情绪,用舞蹈在饰演角色。
“怪不得叫做舞剧。”
叶开和菲儿其实都没怎么聊天,演出结束,两人相视而笑,熟悉一个人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从歌剧院走出来的时候,菲儿递给叶开一张卡片。
叶开收起来,问道:“需要我送你回去吗?”
“不用,奥娜很快会来接我。”
是很快,话说完,奥娜就已经出现在了两人面前,带着笑脸问道:“怎么样,你们交流了些什么?”
菲儿脸一红,觉得奥娜已经没救了,轻轻拉着她的手,说到:“走啦。”
叶开目送他们上了一辆车,这才回头慢慢朝着酒店走去。
巴黎的夜晚。
寒冷又浪漫、自由又散漫的夜晚。接下去叶开好好带着观众在巴黎过了一通眼瘾,几天的时间里,
和国内景区相比,巴黎的外国人明显更多。
叶开指的外国人,是除了法国当地人以外,其他国家前来旅游的游客,其中华夏人的占比很大。
而华夏景区的外国游客却逐渐减少,就连华夏人也更喜欢出国旅游。
如果有合适的时间,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去泰国印度这样的周边国家,而不是大理城或者九寨沟这样的国内景点。
叶开觉得,国内景区很多都已经严重商业化,景区不像景区更像是商场。若是再不管理,未来几年景区的门票收益很可能会大幅度降低。
在巴黎浪了几天,但叶开记得自己来法国的目的,所以在美食节来临之前离开了巴黎,前往南部的里昂市,参加在当地举办的美食节。
一下车,叶开就看见了等在路边的鲁伯特。
瘦高瘦高的,嘴边留着一圈打理的很整齐的小胡子,很精神的样子。
“嗨!开,你终于到了。”
“当然!”
叶开下车和鲁伯特握手,用力晃了晃,说到:“我说过我一定会来的。”
鲁伯特很热情,帮着叶开把行李放上了他的车。
法国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国家。
或许是因为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都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再此影响之下,他们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
所以在和法国人的交际当中,会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里昂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在罗马时代就已经相当繁荣,是除了巴黎之外法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鲁伯特把车开到了一个西餐厅,说到:“这是我朋友开的餐厅,是米其林一星餐厅。”
在法国,米其林星级餐厅大概有六百多家,其中一星餐厅就有五百多,剩下的才是二星餐厅和三星餐厅。
即便如此,在偌大的法国,一星米其林餐厅也不常见。
米其林原本是卖轮胎的,但是他们的领导人有先见之明,很看好现代的汽车旅行行业,也就是华夏常说的自驾游。
他们认为,如果汽车旅行越兴旺,他们的轮胎就会卖得越好。
因此,他们就做出了一种餐厅指南,鼓励人们去自驾游,那么去自驾游的话肯定会对轮胎有磨损,那么对他卖轮胎肯定有好处。
逻辑鬼才。
好吧这是叶开自己猜测的,到底为什么会出餐厅指南叶开也不清楚。
鲁伯特带他来的地方在城区街道的中央位置,小巴黎的房子可能是为了凸显埃菲尔铁塔所以普遍低矮,但外面的城市,高楼大厦就很常见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和北上广的都市圈没什么差别,只是商店的名字变成了法文而已。
黑色的招牌上用歪曲的英文写着,Bryant,大概是布雷恩特餐厅的意思。
餐厅的灯光依旧是西餐厅最爱的暖色风格,餐厅的中央有一个被围住的区域,大概有十平米左右,里面悬挂着很多精美的吊灯。
这种吊灯的作用除了装饰,还渲染了这家餐厅的氛围。
围绕在这块区域,以及餐厅墙边,有很多长方形的桌子,干净整洁的桌布上,整齐的摆放着西餐所能用到的餐具。
可能是过了用餐的时间,这里的客人很少,只有两桌人还在享用着午餐,侍者百无聊赖的拿着菜单靠在收银台,又或者拿着抹布整理餐桌。
他们都认识鲁伯特,看见他来了后笑着打了个招呼。
鲁伯特朝他们点头后,面向后厨喊道:“恩特厨师,恩特厨师……”
这时一个胖子走了出来。
他大概有两百多斤,穿着厨师服,但是却没带厨师帽,脸上的肥肉挤压着眼睛,让他的眼睛变成了一条缝,手里拿着一个罐头。
“你好,你就是鲁伯特经常说的开?我叫布雷·恩特,叫我恩特就好。”
叶开伸出手和他握了手,说到:“你好,叫我肖恩吧。”
“好的,肖恩。”
出于礼貌的握手,叶开原本觉得恩特的手上会有些油腻,但意外的很干净,完全没有厨师经常接触到的油烟感。
鲁伯特拉开一张椅子说到:“你先坐会儿,我有个菜想请你品尝。”
恩特也说到:“鲁伯特把你吹上天了,哈哈。也品尝下我的手艺吧。”
“谢谢。”
叶开很干脆的在他拉开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在欧美国家你不需要去客套太多,他们不像亚洲有相互客套的习惯,一般邀请你参加宴会,就是真的想要邀请你。
两位大厨走进厨房,看样子是要给叶开准备午餐了。
虽然早就知道有品尝的环节,而且这也是自己来到法国的主要原因,但叶开还是有些激动,米其林大厨特意为你一个人准备食物。
光是想一想就让人觉得兴奋了好吗?
厨房里,鲁伯特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他觉得,征服了这个华夏人的味蕾,那么就一定能征服所有华夏人的味蕾。
可怜的法国人,他还不知道就算是一个城市的华夏人,喜欢的口味都是不相同的。
何况华夏还分南北食材,八大菜系。
恩特也在准备着自己最拿手的菜,他和鲁伯特不一样,恩特觉得就算中餐的味道再好,也不可能和法国菜相提并论。
会免费接待叶开,完全是看在鲁伯特的面子,以及听信了鲁伯特对叶开的吹嘘。
能从成品的菜中,品尝到食物的制作流程,这已经很难用神奇去形容了,如果真的能做到,那么这个肖恩或许比拉尔夫·福特还要厉害。
拉尔夫·福特是西方最著名的一个美食评论家,他的点评是米其林二星餐厅升级为三星的重要参考。
鲁伯特正在把洋葱和胡萝卜,放在工具上搅碎。
而恩特准备的食物,在鲁伯特前往车站迎接叶开的时候已经做好。
他看了一下温度计上显示的数字,拔下了插在食材里面的钢针,开始用芝士,松露,西芹装盘,最后再把主食放在装点好的盘子上。
现代都市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