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对朱标点头,告退离开,忙着安排人手去救济来的难民。

       周乾看着朱标道:“爹,明日我给你带些治咳嗽的药来。”

       朱标道:“有御医。”

       周乾催他回去,自己去找蒋瓛和马三保去了,安排他们去做事,顺便给三保赐了姓,改了郑和。

       朱棣把这个内侍送自己了,那自己就有改名的权利。

       东宫,偏殿。

       朱允炆示意黄子澄和内侍一起过来安排。

       正巧李景隆来了,刚从练军的地方回来。

       朱允炆得知李景隆练军的地方藏着女人,以此威胁,李景隆乖乖的,客客气气的过来了。

       李景隆身为第三代曹国公,从小就锦衣玉食,没上过战场,对兵书研究很精通,每次和朱元璋讨论,都会受到夸奖。

       又是亲戚,还学富五车,外形长的还不错,和朱允炆是表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关系特别好,朱允炆有事还是会找李景隆。

       等李景隆进来,朱允炆便希望李景隆帮自己设粥棚救济逃难的灾民。

       这件事做好了,受陛下喜欢。李景隆上次让开棺椁惹了朱元璋,正好拿来好感。

       当下答应:“此事交给九江。”

       朱允炆满意的点头,又和李景隆说了细节:“粥要稠些,才能把难民吸引过来更多。”

       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内侍回来禀报道:“虞王跟户部主事走了,奴婢打听到虞王说设粥棚不急,待会儿还要去魏国公家。”

       朱允炆一听,眼睛亮了,对着李景隆道:“看看大哥多蠢,这时候还想着找女人。”

       李景隆不吭声,也不反对。

       朱允炆道:“那个女人的事,我不会告诉皇爷爷的。”

       …………………………………………

       海务理事衙门,道衍坐在空荡荡的屋子喝茶,正对门的石头上刻着知行合一几个字。

       周乾看着夏原吉道:“写,伤亡人数没有,农作物没损害,房屋完好的情况下,轻微灾害。

       人数死亡在五人以上,十二人以下的时候,是……人数在十二人以上,三十人以下为……”

       “淮河以南,洪武三年到二十年水灾贫发十三次,旱灾有六次……共十九次,河南以黄河泛滥为灾,北方一带旱灾,雪灾……”周乾翻着户部的记录。

       他叮嘱夏原吉和道衍把这件事做完整,便转道去了魏国公府。

       宽敞干净的卧房里,徐妙锦坐在桌边,青葱玉手将水煮的菜按照分量给朱高炽分好:“高炽,今天你只能吃这些菜的。”

       “修身需要坚持。”朱高炽想到自己母亲回北平时叮嘱他的话,强忍着吃下菜。

       他觉得修身太痛苦了。

       西斜暖阳里,徐妙锦将自己的头发细细理着,坐在窗边,盯着不想吃菜想吃肉的朱高炽。

       这座院子安静,应天雪不会积太久的,今天太阳出来,雪就开始融掉,她也没有梳洗打扮,任由倾城的素颜沐浴在夕阳里。

       肌肤如玉,眉目如画。

       “高炽,都说女子心易变,你们男子更善变。”

       朱高炽嘴里咀嚼着菜,眨了眨眼说道:“小姨,我没变啊,我还是最听小姨话的。”

       “没说你!好好吃菜。”

       朱高炽点头,继续吃菜。

       “那待会儿你陪小姨出去走走,待在府里好无聊。”徐妙锦低下头,露出白皙的脖颈。

       “小姨,我觉得你是大明最美的人了。”朱高炽夸赞道。

       “我也觉得是!”

       他还没夸完,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声音,忽然察觉到自己小姨娇躯一颤,继而紧张起来,把脂粉都碰翻了。

       朱高炽走到门口,看到是自己很熟悉的人,笑道:“大哥。”

       刚才还抱怨男人心善变,喜新厌旧的人转过头去,矜持道:“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来了。”

       周乾笑道:“昨晚梦见你了,心里想着你,忙完就过来了,见你虽然不能当吃饭,但能让我多吃几碗饭,谁让徐娘子秀色可餐。”

       “花言巧语。”徐妙锦站在窗口,哼了下,随后走出来:“听说暖棚被……”

       周乾笑着颔首:“已经让工匠抓紧时间修补,幸亏萝卜白菜不值钱,不过有件事想让你出面。”

       是不值钱的就好……她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又问道:“何事要我出面?”

       “跟我走,去了就知道。”

       徐妙锦点点头。

       朱高炽道:“姨,我呢?”

       “你去玩吧,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朱高炽心里吐槽,女人才是最善变的,他化悲愤为力量,把盘子里的水煮菜全吃了。

       周乾让她上马,牵着马要走。

       郑和立刻过来道:“虞王殿下,奴婢来吧。”

       蒋瓛啪叽拍了下郑和:“那匹马太烈,你牵不了,你牵那个。”

       道衍把马鞭交给郑和,示意他赶马。

       郑和回头,身后是驼着粮食的一辆马车。

       徐妙锦笑着,哼唧唧的故作绿茶道:“你怎么能为我牵马,多不合适。”

       你不就是想让我牵吗……周乾没敢把心里话说出来,笑道:“你中有我,还计较这个?”

       徐妙锦哼道,转过头掩饰自己微微翘起的嘴角。

       周乾道:“京城中有没有大户人家缺临时丫环的,比如偶尔会忙碌几天需要人手那种?”

       “有啊,前几日我去冯将军家,冯小姐与我说府里人少,池塘里的烂叶子都没人打捞,花也没人修。”

       “我给你安排个事情做,我准备做大明女子家政商会,你负责把她们收拾下,安排编号。

       去京城各国公府里介绍,谁家要干活,就让过去,都是短暂的干活,也可以干几个月甚至半年的。

       签个大明家政契约,他们按劳作和事情给些碎银,你将银子收起来,每月初给她们银两。

       国公贵侯府里,常常有干净浪费的瓜果蔬菜。让他们把粮食果蔬给她们吃就成,图个不饿肚子。不穿的旧衣服也可以给她们用。”

       “你又找了女人?哼。”

       蒋瓛和郑和立刻转过头去,虞王脾气来了也很凶,估计要发作了。

       谁料周乾道:“没有,是北方近日雪灾,不少难民过来。男子我可以安排去修渠,可女子不行,我让人去大概查了查,有几十个女子,待会儿他们施粥时,你便登记下来。”

       “待会儿与你细讲!”

       周乾安排好了,他到时给那些难民做思想工作。

       街道上丝竹管乐声不绝于耳,衣着华贵的人在家奴护卫簇拥下享乐,城外却是不少女子穿着单薄,还有男子蜷缩在城楼下。

       …………

       粥棚搭起,几十个难民便跑了过来围着,蒋瓛道:“都去站着排队,登记了名字才可以领粥。”

       难民着急,排在前面的写了名字才过来领,后面那些着急的探头探脑想要喝粥,怕吃不到嘴里。

       前面盛满粥的立刻找到角落蹲下去喝,几口喝光又来了,这些日子她们渴了吃雪,饿了吃草根,来到京城连城门也进不去,只能去附近吃谢残羹,今日才吃到口粥。

       周乾站在远处,看着蒋瓛和郑和他们施粥,但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有不少百姓也跑出来冒充,还有不少乞丐也过来领,把难民欺负到一边去了。

       有几个直接跑到不远处抢女人碗里的粥。

       徐妙锦气的上前道:“你们怎么这样,扮灾民骗粥便算了,还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扮灾民的看了眼徐妙锦,见她是个女子,便不理,继续去抢,对那个难民女子拳打脚踢。

       其他的乞丐看样学样,领不到就去抢。

       那人抢到粥还没喝下去,就被一根棍子打断了手腕,周乾让徐妙锦到自己身后去,握着棍子道:“来人!谁要是再敢抢粥,给我废了他的手,不知悔改的,废了脚!”

       这么一说,那些乞丐果然不敢再嚣张,跑到远处蹲着。

       周乾在郑和耳边低语几句,郑和惊讶道:“此事可以吗?”

       “照本王说的去做。”周乾走到锅边用勺子舀了舀,这些人看到有白粥给难民吃,立刻跑过来冒充。

       郑和拿了袋沙子回来,周乾立刻倒了半袋进去,粥里掺着沙子:“谁还饿的过来领。”

       这下子,除了那些手脚有冻疮的难民外,乞丐和冒充难民的百姓都望而却步,沙子掺米粥,只有饿极了的人才会去吃。

       周乾拿着徐妙锦的名册,看着那些妇女道:“我不可能天天施粥,愿意干活的,我让你们吃饱饭,有钱拿。”

       “俺愿意,俺会洗衣服会做饭,还会砍柴。”女子拉着冻的发蒙的孩子过来道。

       “虞王爷,我会绣花……”

       周乾道:“愿意的,过来与我签个干活契约,今后这位徐小姐会安排你们去京城大户人家干活,干完了,会给银子。

       大明女子家政商会替你们收着,每月初从月俸里面扣掉一百文的住房和孩子吃饭的银子,剩下的都是你们的,大府里会给蔬菜瓜果,衣服这些,到时候你们拿走就成。”

       几十个女子哪里去找这好事,纷纷点头说愿意听从安排。

       “那好,今天吃饱了饭,明天去那个暖棚里干活,锄草种菜,干完了活我给你们每人一件衣服,安排你们住。我的衣服和住处就顶你们明日除草干活的工钱。”

       难民纷纷点头。

       郑和碰了碰道衍:“我看不懂虞王殿下的做事?”

       道衍刚才去看了朱允炆那边,回来一对比,便笑了笑道:“虞王技高一筹啊,贫僧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