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趿拉一双棉拖,他起床拉开窗帘。

       眼睛所看之处,几乎白茫茫一片。

       朝天门街到处雪白一片,已经是雪的世界了。

       看来昨晚的雪下得非常大,居然积了这么多雪。

       身在南方,白小白出生到现在,看过下雪的次数不到一巴掌指头数。

       而且还是这么大的积雪。

       白小白激动地搓了搓手,哈了一口气,打开窗户,呼吸了一口外面最新鲜的雪气。

       微冷的寒风吹得白小白直打哆嗦,但是这种过程他很享受,还能提神醒脑。

       一阵心旷神怡后,白小白回到卫生间,匆匆洗漱后,他匆匆下了楼,回到玻璃厨房忙碌。

       支线任务期间,早上饭点还是正常营业。

       大雪天也阻碍不了老顾客对小白餐馆美食的热情。

       到了接近七点的时候,小白餐馆门口又陆陆续续排起了队伍。

       排队的顾客,很多因为共同的美食爱好,彼此见面多了,也渐渐私底下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等待小白餐馆早上营业的期间,很多人都会彼此说一些有关江海最新的热门话题。

       “我靠,昨晚的雪下得可真大啊。这是江海入冬来的头一场雪了。”

       “江海下这么大的雪,太难得了,差点没冻死劳资。”

       几个老顾客谈话说到了江海降大雪的事,毕竟下这么大的雪,在江海真的算是一件奇事。

       谈到下雪天,一个中年老顾客突然说道“对了,你们大家,听说了吗,最新消息。”

       “什么消息啊?”

       “昨天晚上大雪冻死了两人。”

       “冻死了谁啊?快说说,别吊人胃口啊。”

       中年老顾客道“昨天霞飞路的末尾路段,一个废旧的帐篷里,一个女的和一个小孩冻死在那了,帐篷都压垮了。真的太惨了。”

       立刻有老顾客道“哦,这事我刚才也在江海早间新闻速递看到了,听说两人都冻僵了,都是流浪的吧。”

       “嗯,太惨了。报道还说,在帐篷里没啥取暖的棉被,只有几件破旧的棉布衣,对了,还找到了两个空的餐盒……。”

       “可能是什么好心人施舍的饭菜吧。”

       “谁知道,听说那小孩也就**岁出头,双腿还是残疾的,那个女的身体也有残疾,真是一对可怜的母女。”

       “说好的城市流浪中心呢,福利中心呢,x字会呢?这时候也该出来走几步了……”

       “我靠,你还指望那些机构收容。真的想太多了,他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收一个要花不少钱呢,而且要是被他们收容,指不定哪天就送去给领导家属器官移植了……”

       “喂,这话没根没据的,可不能乱说啊。”

       “我不是乱说,我以前就见过……”

       众位老顾客唏嘘冻死一对残疾母子的时候,白小白也在厨房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是看了本地江海的新闻速递。

       而被大雪冻死的那个小男孩,已经被显示在新闻图片上,虽然眼睛打了马赛克,但是从衣服和滑板车来辨认。

       正是昨晚,白小白亲自喂食的那个小男孩。

       其实本来白小白还想着今天收拾几件旧衣服和一些旧被褥,一并给他带过去。

       万万没想到,仅仅一个晚上,那个小男孩就这么突然离世了。

       虽然并没有和小男孩过多接触,但是此刻白小白心里多少有点神伤。

       这么小的年纪,还没怎么接触这个社会,就早早离世了,总会让人惋惜。

       只愿小男孩来生能投到一个幸福的家庭……

       白小白默默祈祷。

       早上饭点到了,白小白照常开门营业,并没有受到小男孩的事影响过多。

       老顾客一如既往的多。

       早上饭点忙碌过后,白小白和高超、李琴照常去霞飞路摆摊。

       因为昨天经营留下了极佳的口碑。

       中午饭点的时候,霞飞路附近的很多工地建筑民工,都纷纷排队前来光顾。

       于成海也在长长的队伍之中,但是比起昨天,他今天的神色很憔悴。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收工后,于成海也要回家过年了。

       本来工头说了上星期就能发工资,但是一直拖到今天中午还没给发。

       这可愁坏了于成海,他上有老下有小,就等着拎着大半年辛苦的建筑工资,能回家过个安稳年呢。

       轮到于成海后,他买了白小白的快餐盒饭后,就蹲在白小白边上吃。

       味道还是很美味,但是心情郁闷的于成海,暂时想不到美食的美味,他满脑子都是工资的事。

       “唉”于成海吃着快餐的时候,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白小白正好听见,还以为是快餐的味道不好,于是随口问道“怎么了?快餐盒饭味道不好?”

       于成海道“老板,你的快餐盒饭很好吃,就是我现在太郁闷了,心里不舒服,难受得很。”

       收钱和打菜的事分别由高超和李琴负责,白小白暂时闲来无事,就顺势问了于成海的心事。

       于成海正好缺人吐露心声,于是点了一支烟,把讨薪难的事,如实说了。

       农名工讨薪难问题一直存在。

       虽然有关部门和某些法律砖家反复强调,入工前,一定要签署什么劳工合同之类的正式文件。

       但是实际上,这都是纸上谈兵,一点不实际。

       落实到工地上,这个劳动合同的步骤基本被pass了。

       大多数工头都是一副叼气十足的模样,叫嚣签什么用工合同,你爱做做,不做走人,我这不缺人。

       因此,大多数建筑民工为了讨生活,只能顺从工头的权威。

       上工后,基本都没有什么正式的劳工合同保护。

       正是如此,在年底讨薪的时候,这些建筑民工常常受到工头和上头老板的各种刁难。

       辛苦大半年的辛苦钱,很多都拿不到手。

       于成海道“老板,你能不能帮我们给政府信访办写一份信吗?”

       白小白满头瀑布汗。

       自己是餐馆老板,制作美食料理在行,但是有关这些讨薪难的法律问题,他真的不是很懂。

       于成海道“老板,我不识字,你帮我写封信去信访办,投到信箱中,或许有点用。”

       这两天一直堵着包工头,效果也不好,于成海希望借助政府的力量来介入此事,也当是最后一点希望吧。

       因为于成海一直渴求,态度诚恳,白小白也就答应了。

       反正也就是一封信的事,算是举手之劳。

       况且农名工是城市的建设者,没有他们就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

       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之内,能帮就帮,这也是白小白的为人准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