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白看完桂鱼的来源后,继续扫视另外一个主要的食材西兰花。

       系统提供的是一整个完整的西兰花。

       颜色翠绿,花球紧实,花蕾细密。

       白小白摸了一下花蕾,非常紧实,说明西兰花非常新鲜。

       系统电子音继续响起介绍:

       【食材好食才好,西兰花的来源如下。】

       西兰花:精选山dong省的有机西兰花,不施任何化学肥料,不打任何农药,天然有机,自然生长,非常健康营养。

       宿主所看到的的西兰花是刚刚新鲜采摘的,离体不到十分钟。

       果然很新鲜!

       白小白看完系统的西兰花来源后,又微微感叹了一番。

       西兰花是十字花科蔬菜,原产欧洲地中海一带,早先是大量运用于西餐的一种食材。

       到了清末的光绪年间,西兰花才传入华夏。

       因为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成份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西兰花被营养学家誉为“蔬菜皇冠”,据说还能用于预防癌症。

       时至今日,这种食材被大量用于华夏料理当中。

       西兰花植株脆弱,容易长菜青虫,现在市场上和超市里卖的很多品相完好的西兰花,大多都有打过药的,因此西兰花的花蕾上难免有农药残留。

       有系统严格检测把关,所提供的食材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

       白小白个人特别喜欢素炒西兰花,不仅做法简单而且很美味。

       至于用西兰花炒桂鱼球,他还是生平第一次制作。

       食材清点完毕,一切齐备。

       白小白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是料理桂鱼肉。

       经过系统提示。

       白小白了解到桂鱼本身鱼肉无毒,只是它的背鳍前半部是硬棘,分布有12根背鳍刺、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

       这些部分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发热、畏寒,所以毒刺部分必须切除。

       麒麟黑斑刀在手,白小白先杀了桂鱼,然后切腹取出鱼内脏,洗净后,切除毒刺。

       接下来就是料理‘西兰花炒桂鱼球’的第一个关键料理步骤了制作鱼球。

       鱼球并不是规则的‘球’形。

       这是华夏料理的一个专业术语。

       有很多华夏菜式都命名为“炒球”,比如:炒鲈鱼球、石斑球、龙虾球等等。

       其实方法皆因传统的做法是在鱼块上刻上刀花,在烹煮时,高温下,鱼块受热后卷成球形,故此得名。

       只是现在这种做法很少了,餐馆和酒店大多以切鱼块为多,但华夏料理上仍习惯性把这类型的菜式称为“炒球”。

       白小白用麒麟黑斑刀把桂鱼剔骨后,片成鱼肉块,再在鱼块上刻上刀花。

       将花刀鱼肉片放入不锈钢小盆中,加入调味料腌制入味,静置备用。

       将西兰花蕾连茎切成规则大小几乎一致的小花蕾,清水洗净后。

       在灶台上架上煮锅,加水烧开。

       倒入切好的西兰花焯水一分钟。

       焯水是为了去除西兰花表面的脏东西,而且焯水后,西兰花有七八分熟,接下来炒出来颜色更翠绿,而且更容易完全炒熟。

       焯水完毕后,捞出西兰花,沥干水分。

       在灶台上架上炒锅,倒入适量花生油。

       这一步骤不是直接炒菜,而是为了让桂花鱼过油。

       只有过油后,桂鱼定了型,在接下来的炒制过程,鱼肉就不会散开了。

       等锅中的油烧热后,倒入腌制好的桂鱼。

       为避免破坏鱼肉纤维组织完整性,白小白不用锅铲,只是轻轻颠锅,让每一块桂鱼肉都充分过油。

       用中火过油至八成熟,沥干油,桂鱼肉片就过油完毕了。

       过油后的桂鱼肉片,品相完好,鱼肉微微卷起,成了桂鱼球。

       白小白在炒锅中留下少量油烧热,随后加入少量姜末、葱段炒香,加入少量黄酒爆香。

       加入盐、糖等等调味料,然后加入焯过水的西兰花,和已过油的桂花鱼球。

       开大火。

       king灵矿朗

       翠绿的西兰花,和白嫩的桂鱼肉,在火焰的作用下,彼此呼应交叉。

       鱼肉香味和西兰花的香味,一点一点融合。

       香味四溅,扑鼻而来

       最后水淀粉勾个薄薄的芡汁便大功告成了。

       白小白料理完毕,关火后。

       清冷的电子音在他脑海中提示道:

       【宿主,盛馔西兰花炒桂鱼球的美器已备好,请查收。】

       白小白习惯性的打开美食美器专柜,里面果然多了一道餐具。

       是个菱形的白瓷盘,洁白无瑕,非常干净。

       白小白将锅中的‘西兰花炒桂鱼球’盛入其中,无需任何点缀。

       第五道全鱼宴料理就制作完毕了。

       迫不及待拿起原味筷子,白小白夹起一块桂鱼球,放入嘴里,微微一嚼。

       肉嫩无小刺,入口即化,真个鲜美无比。

       再尝一口西兰花,脆爽鲜香,不油不腻,带着淡淡的鱼肉香气,也是非常美味。

       一口接一口,白小白居然不用搭配任何米饭。

       转眼间,一盘‘西兰花炒桂鱼球’就一扫而空了。

       这道菜白小白压根没有放过一点点味精,也没有任何酱油,但是这道料理确实无比鲜美。

       远超白小白的认知。

       这绝对是来自于食材本身的鲜味。

       看来自己的厨艺已经进步这么大了。

       白小白很清楚。

       绝大多数的华夏厨师都是用味精或者鸡精提鲜的。

       味精和鸡精就是华夏料理几乎不可缺少的调味剂,或者说是‘魔法剂’更准确。

       一道料理加味精和不加味精差别极大。

       就算厨师的手艺一般,但是只要用了‘魔法剂’味精,菜肴一下鲜美十倍不止。

       而相反,如果不用味精,又是普通的食材,那哪怕是高明的厨师也难以料理出惊天美食。

       这是白小白以前亲身有经历过的,如果菜肴不加味精,总是少了一点味道,不够美味。

       白小白老爸以前生前开店,店里也都是成箱成箱的进购味精。

       味精是日苯人发现的,究竟有没有害,科学界一直有争论。

       不过欧美人调味从不用味精,日韩人也鲜有用味精,唯独华夏人喜欢味精。

       白小白现在觉得自个已经有能力通过厨艺,避免在料理上使用味精,也可以料理出惊人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