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北欧联军的末日也就到了。

       三十万人混乱的奔跑在原野里面,没有工事没有炮火掩护,甚至好多人已经丢弃了手里的枪。

       天上,明军的飞机毫无顾忌的扫射下面的人群。子弹所过之处,荡起一片片血雾。

       扫射过后,地上留下的只能是残破的尸体。

       对乱军杀伤力最大的,就数明军坦克和步战车。

       即便有小股敌军负隅顽抗,也会在钢铁洪流的冲击下支离破碎。

       这种情况下,步兵基本上没有下车作战的机会。

       他们只能坐在步战车里面,轮流去顶上操着二十五毫米速射炮,对奔逃的联军士兵进行扫射。

       还没有到中午,联军已经全线崩溃了。

       路边到处都是丢弃了武器的联军士兵,跪着举起双手投降。

       而联军的高层,想要组织一次有秩序的集体投降都办不到。

       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能力。

       下午一点钟,明军的坦克冲进了诺格罗夫。不过只是简单的转了一圈就出来了,这是满爷下的命令。

       让诺格罗夫的人知道,北欧联军已经战败就可以了。用不着把装甲部队,派到城市里面。

       城市战场,并不适合装甲部队运动。倒是一些抵抗份子,又或者是流散的北欧联军,可以借助街角等地形,用炸药包对付坦克。

       下午两点三十分,俄军进入了诺格罗夫市内。

       这是李枭做出的决定,让俄军占领诺格罗夫。毕竟,这里曾经是俄国领土。当地百姓,对俄军并不抵触反感。

       果然,俄军进驻之后被当地百姓夹道欢迎。

       夹杂在人群当中的一些北欧联军溃兵,也被当地百姓认出来之后,交给了俄军处置。

       整整一天时间里面,明军和俄军都在四处追杀和捉拿北欧联军士兵。

       天色快要黑下来的时候,追杀的明军得到了一次补给。

       眼看着油箱见底的坦克,现在有了柴油之后,又可以满血复活。

       不但是油料得到了补充,连弹药也得到了补充。

       这不得不说,明军军队里面大量的拖拉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拖拉机,明军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补给任务。

       “战役进展的要比我们预想的顺利,也说明北欧联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战斗力那么强悍。

       昨天晚上,瑞典士兵和丹麦士兵,就因为抢道而发生了火并。

       我们的战士赶到时才发现,那地方的尸体密密麻麻的铺了一地。

       甚至我们的俘虏里面,也有瑞典士兵和丹麦士兵打架的事情。这些人打起来很凶狠,今天上报的俘虏斗殴就死了一百多人。”

       史德威拿着文件夹子,想李枭汇报过去二十四小时的战果!

       李枭站在窗前,静静的听着。

       窗外远处的莫斯科,此时一片欢腾。所有人都知道了,俄军再次收复了诺格罗夫的消息。

       那可是俄罗斯北部,通往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

       听着远处鞭炮的声音,又看着不断炫丽升空的烟花,李枭笑着摇了摇头。

       这些俄国老,居然认为战役是他们打赢的。

       不过,在这场战争当中,俄国人的确付出了太多太多。

       真正刚刚开始的时候,明军和俄军全都处于不利的防守阶段。有那么一段时间,李枭甚至在考虑把部队撤回来,打一场莫斯科保卫战。

       那个时候,俄国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前线的敌军,而是后方的饥饿和严寒。

       太多的青壮年进入了军队投入了战争,以至于后方的粮食生产只能由一些女人,老人和孩子完成。

       粮食生产不足,导致俄罗斯人成批成批的饿死。

       甚至连前线的士兵,也不得不吃含有百分之二十锯沫子的黑面包。

       如果不是后来,大明将大量土豆和玉米运到了俄罗斯,死的人还会更多。

       察里津战役是那样的残酷,一个连的俄罗斯军队,上去只能打一个晚上。

       撤下来的时候,就不剩下几个囫囵人了。

       这样的连队回去整补一下,一个星期之后,又是一个崭新的连队。

       然后再次被送上去,一个晚上之后,再次剩不下几个人。

       就这样的往复循环着!

       有人计算过,察里津战役当中,俄军每个士兵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八分钟。

       那个时候,李枭就坐镇伏尔加河对岸指挥。

       战役的惨烈他看得清清楚楚,以至于现在回忆起来,仍旧是心有余季。

       最终,俄罗斯人和大明人都挺住了。

       拿破仑在释放了毒气之后,因为风向忽然间改变而逃走了。

       自从那次之后,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大明逐渐倾斜。

       去年的一系列战役,加上今年的战役,几乎全部是大明取胜。

       尤其是满爷的骑兵第一师,还有敖爷的远征军第一军。

       这两支装甲部队,不但完成了在战争当中成长,而且还在战争当中装大了。

       刚开始的时候,明军装备的一型坦克是装甲部队的主力。

       像骑一师这样的部队,也只有少量的二号和三号坦克。

       四号坦克只是列装了一个营!

       可现在再看看,骑一师已经全部换装了四号坦克。

       而远征军第一军,也有三成的部队换装了四号坦克。二号和三号坦克,甚至连生产线都转产了步兵战车。

       替换下来的一号坦克和二号三号坦克,现在全都送到了中东。

       组成新的装甲部队!

       虽然这些坦克皮薄馅大,但胜在机动能力强悍。

       最重要的就是,中东的库尔德人现在失去了外部援助。以他们手里现有的武器,根本没有对付坦克的办法。

       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靠近坦克,然后引爆炸药包。

       可这种办法,在有步兵协同的坦克队形面前,丝毫作用都没有。

       不但装备换了,连那些坦克车组也成了战争老手。

       刚开始进入俄罗斯作战的时候,好多人其实只学习了两个多月,坦克的运行原理刚刚学完,会开坦克能走,就被派到了俄罗斯。

       现在,这些车组不但可以熟练的驾驶坦克作战,甚至还能够排除坦克的一般故障。

       这一点,在战场上非常重要。因为后方的修理营,很多时候是跟不上前线的作战的。

       他们不可能在前线,实施战时修理任务。

       然后就是拖拉机!

       因为道路的问题,卡车在俄罗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是越野能力更强,对道路条件要求更差的拖拉机更加适合俄罗斯。

       尤其是在俄罗斯雨季的时候,道路条件恶劣的可怕。即便是拖拉机也不敢重载,大卡车更是经常性的陷进泥坑里面。

       好多时候,汽车刚刚从这个坑里面拽出来。还没开出一公里,又陷在里面了。

       如果这车上还满载着弹药,那就更加没有办法了。只能采用车拉人拽的方式,把大卡车弄出来。

       有些时候,还得调四号坦克过来把大卡车拽出来。

       仗打到了现在,拖拉机在明军当中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程度。

       而且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拖拉机手,可以驾驭这种强悍的明军军马。

       李枭并不担心拖拉机数量多的问题,大明有足够的疆域,消耗这些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一旦被送回国内,立刻就会成为香饽饽。

       欧战这几年,大明产的机械差不多都送到前线了。大明土地上跑的,反而没有那么多。

       没办法,产能就这么多。保障了俄罗斯战场,就没办法保障国内。

       最让李枭欣慰的,就是大明空军。

       大明空军经历了三年的战斗,飞行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好多飞行员的飞行时长,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六百小时。

       甚至有几十个飞行员,飞行时长突破了一千小时以上。

       因为明军的战术,明军飞行员损失的数量非常有限。甚至,飞行员损失的数量比飞机损失的数量要小很多。

       好多明军飞机,其实不是被敌军击落的,而是因为自身故障而坠毁的。

       飞行员发现飞机故障之后,根本没有保护飞机的想法,掀开座舱盖就会跳伞。

       至于飞机掉下来,砸在谁的脑袋上,那就看谁倒霉了。

       现在大明已经开始收缩飞机的产能了,转而专门生产大型轰炸机鲲鹏。

       斯图卡属于前线支援型战斗轰炸机,因为载弹能力的制约,其实对地面目标的攻击力不是那么强悍。

       鲲鹏就不一样了!

       初期的鲲鹏被改造成了空中指挥机,指挥一群斯图卡作战。

       虽然无线电只能做到单方面通讯,可这样也比战争初期,斯图卡无序的乱飞要强很多。

       空军的对地攻击,也更加的目标清晰明确。而且也更加的有效率!

       由此,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空军战法研究。

       只可惜,夜间战斗机的研制一直没有成功。不能在夜间执行轰炸任务,这算是大明空军的一个遗憾。

       部队得到了锤炼,正处于大明军力的巅峰时期。

       让李枭郁闷的是,德国这时候居然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阿希。

       直接让剧本变成了德国投降,然后就是德意志转过枪口,现在开始对付联军。

       华沙战役,就是观察德军战斗力的最好窗口。倒是要看看,德军在华沙能打成什么样子。

       站了半天,李枭收回了心神。

       仗打到这个地步,就是什么时间获胜的问题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时间。完全消灭这三十万人,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三天之内,我们没有能力进攻里加。

       如果北欧人全力运输,每天不知道要从里加跑出去多少人。”李枭现在不太担心斯摩棱斯克,他担心的是里加。

       那里有二十万北欧联军部队,如果不能尽快消灭。每天都会有人乘船离开,然后回到他们的北欧老家去。

       “里加的北欧守军以丹麦人为主,我们是不是让丹麦俘虏去劝劝,看不能不能直接投降。这样,就省了我们很多麻烦。

       而且也可以让满爷抽出一个坦克团出来,近抵里加外围,对里加进行火力袭扰。

       反正就是袭扰,也不用突破阵地。

       若是北欧联军反攻,我们的装甲部队也能够快速撤退。在野外,他们不敢过份追击。

       如果追的远了,我们大可以消灭他们。”

       史德威建议道。

       “嗯,你这个建议很不错。我们倒是可以试试劝降!

       可以用诺格罗夫的火并,对他们进行拉拢和分裂。

       告诉丹麦人,如果他们同意投降的话,我们可以给他们优厚的条件。

       包括在俄罗斯短暂逗留之后,遣送他们回国。

       仗打到这个地步,他们也知道自己已经输了。现在大部分人,其实都想着回国去。

       既然投降能够回国,他们也不会非要跟我们玩命。

       就这样,你去找合适的人,送去里加。”李枭点了点头,他认为这个主意非常好。

       之所以对丹麦网开一面,或许是受了安徒生童话的影响。

       反正,李枭对丹麦的印象很不错,远好过挪威和瑞典。

       尤其是瑞典,李枭对他们一丁点儿好印象都欠奉。

       “可以让俄国人对斯摩棱斯克缩紧包围圈了!”李枭并没有忘记,在斯摩棱斯克还有十万北欧联军。

       这些人以挪威人为主,这些挪威人虽然好勇斗狠,战斗力不俗,但是却被围困在斯摩棱斯克周边只有三十多公里范围内。

       如果进一步压缩他们现有阵地的话,可以直接把他们压缩进斯摩棱斯克城内。

       现在战事不那么紧迫,李枭觉得把他们围住就成了。

       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国家就会投降。

       到时候,只要接收俘虏就好。

       俄罗斯的战局也就这样了,剩下的日子就是俄罗斯军队,全面接管以前曾经丢失的领土。

       逐步恢复俄罗斯那庞大的版图!

       而明军,也不想过快的参与到德国与法国的斗争中。先让德军和法军好好的大战一场再说!

       既然俄罗斯这边没有什么大战了,李枭的眼光自然就落到了直布罗陀。

       只要打开直布罗陀这个地中海出口,大明海军就可以肆意的穿行在大西洋上。

       只要舰队到达泰晤士河口,相信英国很快就会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