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着电视机业界的事情发展的时候,闲来无事的贾鸿渐稍微关注了一下业界别的事儿——像是汤姆逊这种公司可能要金蝉脱壳的事儿灵光一闪的出现在了贾鸿渐的脑海里以后,他顿时对这个时代的商业新闻特别感兴趣。就有点像是感觉到了自己可能会挖到金矿一样,一下就对各种可能蕴藏金矿的“山脉”有了兴趣。
贾鸿渐这一稍微关注呢,当然不可能说马上又发现有趣的事儿了,大多数的新闻总体来说还是无趣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潜力的——比如说曾经at&t和贝尔实验室联合起来组建的朗讯呢,那真是亏的叫一个惨。这朗讯就跟思科一样,是发展电信通讯设备以及科技之类玩意儿的,思科这种国际巨头早先都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说可能会要裁员了,这朗讯还不如思科呢,能不亏的一塌糊涂?
可以说进入了2001年之后,2000年股灾带来的寒冬正在持续发酵。不仅仅是美国的朗讯或者是思科悲剧,连带着曾经跟贾鸿渐他们竞争过国内电信机房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加拿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北电也倒霉了!这北电那第一季度也是亏的一塌糊涂,然后这北电第一时间开掉了他们的ceo和cfo,也就是把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都给开了,外加一个总审计师。不过这样的一个壮士断腕重组管理层的态度并不一定能够让股票止跌,因为股票价格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一个预期价格——大家都看好这个企业未来能赚钱,那么这企业的股价就起来了,大家不看好这企业能赚钱于是股价就降了。而北电现在的亏损呢,市场都知道不是北电自己的问题——连带着思科都亏死了,这明显是全行业的寒冬啊!人家思科都一年可能要有20亿美元的库存压死了。导致盈利非常难看,这北电难道不是因为市场萎缩导致大量订单变成了压仓货?这卖不出去怎么能够股价止跌?所以现在北电跌的一塌糊涂!
贾鸿渐看了一下,按照美国那边各种机构的评论来说,这三家北美厂商的倒霉那完全就是咎由自取——前几年随着互联网风潮热涨得时候。这仨公司那发展的策略那叫一个激进!可以说仨公司都认为这种好日子会持续一辈子!所以这种好日子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金矿。简直就像是看到一个山就觉得是金矿然后就拼命挖,根本没想过这山可能就只是一个除了石头啥都没有的山而已!他们的工厂里面拼命的生产着各种产品。然后他们公司还在拼命扩大产能,在销售员背后,那几乎可以说是生产出来了足够以前一年卖的产品等着他们几个月卖光!
甚至贾鸿渐再仔细的看了一下,这思科等等三家公司那都开始“赊账”了。很多中小公司定了一些产品。这思科什么的可能都不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都愿意让对方用零首付的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产品给人家在说!的确分期付款的话这总的加起来付的钱就跟贷款买东西一样,肯定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交的多的。而这样的一个做法在遇到了突然的寒冬的时候那绝对悲剧——大量分期付款购买他们产品的中小企业倒闭,资不抵债了这还怎么还钱?可以说哪怕就算把产品拉回来抵未付款那都再卖不出去了!然后仓库里面那大量生产的产品基本一个季度就生产出来了三四年前一年能卖出去的产品总数!外加市场萎缩,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能不亏?因为市场极速缩小,而互联网方面的基础产品过一年就更新换代都不夸张!所以现在的库存那今年不卖出去就等于全砸手上!哪怕要销毁那还要多付一笔钱出去!这真是能让人哭死!
而根据越来越多的深挖信息。那些证券分析师们还开始发现这些北美的基础电信设备提供商不仅仅是卖产品和分期付款而已,他们甚至还跟中国购买非洲的矿产一样,还负责贷款给人家!没错!他们作为风投过去投资给一些中小厂商,然后让人家好有钱购买他们的产品。当然了,他们还给了一个分期付款之类的协议,让对方可以压力比较小的付钱买产品。可是这样的结果是啥?结果就是遇到了行情崩盘的时候,这三家那真是亏的厉害——哪怕第一季度的销售总额下降的并不太多,也就是20%到30%这样,可是问题在于大量投资的企业都蹦了,这资金亏损太大了!所以加到一起之后就让思科的利润直接比同期下降99%!
而相对来说,经营策略相对比较保守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的公司阿尔卡特那就日子好过多了。一来因为欧洲没有被美国影响的太严重,而来阿尔卡特他们之前也没有跟美国人和加拿大人那么疯狂,虽然之前表现的好像发展的不够快,可是现在却是在稳步前进——电信基础设备他们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了35%!
不过呢,法国人虽然发展的好,不过他们现在却是有一个问题——还是在自己的老家欧洲发展,在美国和在中国发展远远不足!作为一个消费者贾鸿渐是知道的,阿尔卡特这年头还跟爱立信一样是有手机的,不过呢这阿尔卡特的手机混的明显没有爱立信的好。历史上爱立信会在今年年底跟一只想要进入手机行业的索尼合资,成立了索尼爱立信,接着到了2010年左右因为智能机的影响让爱立信的收入大降,所以爱立信干脆就把手机部门的50%股权全部卖给了日本人,然后索爱这个品牌就变成了索尼,接着爱立信就不做手机了……
而阿尔卡特这个牌子呢,虽然在电信基础领域混的不错,不过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卖的真不怎么样,基本上一百个人里面也就三五个人使用吧,这还是上沪这种大城市呢!平均到全国的话那更加可怜!而且按照贾鸿渐看美国那边的财经新闻所说的,阿尔卡特现在好像正在筹集资金,准备等着朗讯或者是北电之类的企业再跌一跌之后跟对方谈收购,那样阿尔卡特就能进入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然后就可以一边稳健的卖他们的电信产品一边卖他们的手机!没错!这阿尔卡特稳健到了到现在都还没进入美国市场呢!
不过这个阿尔卡特是不是能撑过今年,贾鸿渐真心怀疑——因为如果贾鸿渐印象里面没记错的话,这互联网泡沫的风那真是现在北美摧毁了一切之后慢慢的再漂洋过海吹到欧洲的!所以哪怕现在美国人还听看好阿尔卡特的,但是问题在于到了年底阿尔卡特是不是还能笑的出来呢?是不是还能赚钱呢?到时候可能阿尔卡特也陷入了亏损,只不过亏的没有美国人和加拿大人那么厉害而已!因为在这个2001年那就是全球电信行业被互联网泡沫影响的大崩溃,然后只有中国这种快速发展的市场才免于受到影响,才继续在发展!
没错!虽然在这个时候了解的一些电信设备提供商的现状并没有能够设计出来什么阴谋,跟长宏的关系也不太大,甚至也坑不到tlc,但是能不能增强华夏高科自己的能力呢?当然了,贾鸿渐脑袋一热之后很快就冷静下来了——他可不能跟自己要坑的人一样一下就拍脑袋上了,这种合资的事儿说白了那也很可能成为对方金蝉脱壳的一个做法,回头表面贾鸿渐拿到了不少好东西,可是实际上也许连续几年亏损的能把贾鸿渐气死!
没错!这挑选起来一定要小心,哪怕是投资起来做合资企业,那也千万要提前判断好自己这边能不能经营成功!别回头弄了半天成了笑话,自己这边没弄好不说还折腾了大量的钱进去了!
贾鸿渐知道作为一个中国厂商,要去跟发达国家的企业谈收购很困难,甚至连谈合资都困难!为啥?很简单,人家看不起!这都不说什么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之类的了,咱就说华夏高科突然有一年亏损相当严重,然后国内突然有一个还过得去的中型公司跑过来说要跟华夏高科谈合作谈合资。华夏高科这是什么企业?500强!华人首富家的支柱企业!这么一个企业哪怕亏损再严重,你一个名气远没有咱大的公司跑过来想用市场价就跟咱合资然后获得控股权?想得美!当咱华夏高科是什么人了?说句不好听的,咱华夏高科再亏,那也是小姐的身子!不是市场价那种丫鬟的价格就能收买咱的!要跟咱合资,要么出更多钱还让咱占尽优势,否则免谈!咱宁愿烂锅里都不会便宜你们!
看,这种事儿放到国内都正常呢,更何况是放到国际呢?在国际上看现在中国怎么都是一个“低端”国家,前几年还是几千万件衬衫换波音飞机呢,结果现在装土豪出来想要占“贵族”的便宜?想什么呢!就拿汤姆逊来说,贾鸿渐脚着如果他现在怂恿tlc去买汤姆逊的电视机部门,哪怕表面上是合资的,但是汤姆逊搞不好根本不会把他们的专利全部拿出来完全共享最好的也就是拿一部分出来作价,然后不出钱就要求大量股份,要么就是不要求大量股份,但是限时共享专利!比如说两年三年里面这些专利随便用。但是过了限期之后那就要给钱才能用!这样当然是被当成傻子来坑了,可是这是里子,毕竟外面的面子好看不是!tlc收购了法国汤姆逊的电视机部门,获得大量专利……这听起来都特炫有没有?
贾鸿渐当然不会说傻乎乎的这么去占便宜,他也没有想过说要跟思科建立一个什么合资公司,然后让思科把所有的专利都投进来,弄的思科被华夏高科入股这种事儿,那简直让人家董事会觉得就是趁火打劫啊人家辛辛苦苦几十年做了一个这么大的企业,现在就这么一个阴沟里翻船的事儿,华夏高科就想夺走他们多少年的积累?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啊?
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可行的方法呢。那就是双方在中国建立一个子公司。专门为了中国市场发展而两边一起投资,利用中国市场没受到互联网泡沫太大的影响这个事儿,以及中国市场快速发展这个事儿来让双方一起得利!这样一来相对于思科之类的,他们又没有说把自己的母公司给搭进来。只是用了一些专利暂时共享出去作价。然后跟中国企业合资了之后建立的新公司可以快速带来一些现金流……他们怎么会不乐意呢?对朗讯和北电那也是同样。说白了这些企业现在库存太多没出销售,如果现在有一个市场可以快速给他们带来现金流,而且又不会让他们的核心竞争优势消失。不会让他们感觉被趁火打劫,而是暂时的“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那么他们显然更容易答应下来!
而且这么一种针对中国市场的合资,相对来说贾鸿渐更有把握。因为他对中国市场更加的熟悉,甚至不行咱还可以走上层路线嘛!实在不行咱还可以把产品卖给关联企业铁通嘛!总归还是能找到销路的。但是说要是让华夏高科接手了北电了,接下来让贾鸿渐他们去发展北美市场,而且还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他还真没太大的信心自己一定能弄的扭亏为盈!
路线这么想好了,把风险降到了最低了,可是问题在于去提这个事儿的时间点那可是要选的比较好的!比如说来现在这思科那是赚钱少了,可是人家还没亏的严重啊!人家只是第一季度亏了,第二季度报表还没出来呢!人家还没说一定要裁员呢!咱现在去找人家,人家不一定就多上心,毕竟人家还没有“绝望”。现在人家只是泥足深陷,去救了人家人家也只是谢一声就得了。但是如果等到人家在泥潭里面深陷的泥都没过了脖子呢?这个时候再去救人家,那人家感谢的程度就不一样了,直接就是救命恩人的级别了啊!
所以想要获得最好的合作效果,那显然是要在对方最困难的时候去谈,这样效果才最好。但是在另外一方面,贾鸿渐也要注意一下时间控制,因为这世界上不只是他一个人看到北美那边三家倒霉了,要是有别家也打着注意过去合资什么的呢?只有一个人雪中送炭那当然可以赚足感激,可是有两个人三个人,对其中一个人的感激可能就不那么深厚了!
比如说阿尔卡特这公司,这公司之前一直很稳健,甚至第一季度还赚了不少钱。对比一下美国这边的公司没赚钱甚至亏了很多,外加阿尔卡特还没进入美国市场。那么会不会阿尔卡特会想要跟朗讯或者思科那边合作一下什么的?收购一下什么的?如果贾鸿渐他们这边动手晚了,回头好处都被阿尔卡特得去了,那显然贾鸿渐不能接受啊!
因此思考了一下之后,贾鸿渐还是脚着这事儿吧,咱还是先做为好,毕竟先做了回头哪怕人家的“感激”少了点,可是少了总比没有强吧!而且合资的事儿谈个半年甚至一年都正常,万一找人家最悲惨的时候去谈,等到谈的七七八八快要签字的时候,结果时间过去了一年左右,人家要是慢慢缓过来了呢?人家到时候心想着他们可以自己来中国开公司,干嘛一定要跟华夏高科合资,对吧?不过要真的说现在动手去谈的话,贾鸿渐手头还真没什么钱!
现在到了6月份了,虽然5月份的公司利润什么的又可以拿来花了,可是这能动用的钱也不是很多。真要说花个十亿八亿的出来跟人家合作,贾鸿渐这手头一下钱就相当紧张,甚至流动资金都会有点不足了!而且更不用说的是还要留着一些钱购买上沪市的那些烂尾摩天楼啊!那些楼很多现在都已经开始慢慢谈了,回头谈好了那不是要筹钱给钱么?哪怕可以拖几个月,可是那也要钱啊!
因此想来想去,贾鸿渐脚着这事儿吧,咱还不能一上来就找思科之类的公司谈合作,人家牌大,咱又出不了太多的钱,这回头要是合作的话,人家思科把一些专利拿出来作价,这直接就能占60%甚至70%的股份,这贾鸿渐能乐意么?所以想了想之后,觉得还是先找不像思科那么强力的公司来合作,找点规模稍微小点的公司来合作应该会好点。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