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光回来的急自然是因为公司有事。

       除此外,还要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反思总结,这些工作一个月之内很难做完。

       而现在都8月了,怎么待也待不住。

       “不欢迎么?”宋一秋看着他惊诧的样子问道。

       温晓光说:“没有,是真的很意外,也很欢迎,先坐吧。”

       宋一秋的穿着性感暴露,大概是在国外养成的习惯。

       “早知道,你想来北金就和我们一起回来好了。”温晓光讲。

       “是准备一起的,但是晨姐不让我跟你回来,我就只能自己过来了。”宋一秋带着些心思得逞的快意。

       现在就算知道了,也没办法了,成年人的腿哪会被控制住。

       温晓光自然明白褚秋晨的意思,“她是想多了,你来就来吧,来了在我这里干一份工作,我们缺人。”

       他还记得宋一秋会五国语言的事儿。

       “好。”她一口答应下来,眼珠子里透含着笑意,不过随后又问:“你们这个公司需要我这样的人吗?”

       “我是老板,老板是不会花一分冤枉钱去付薪水的。你是高材生,做我的助理不觉得委屈就好了。”

       这是客气的说法,如果是小老板的助理可能委屈,因为没有子公司的负责人这种职位预留,大老板就不会了。

       温晓光好好几家公司,但没人说过一辈子就是现在这些人管。

       还有一点。

       宋一秋说:“不会委屈,我想看看你所看到的,我看不到的世界。”

       温晓光笑了笑,桌子上的手机忽然响了。

       “等一下,”他接了起来,“喂,你好。”

       “哎,你好,我是中海大学校友会办公室,请问是温晓光先生吗?”

       中海大学这个电话略显突然。

       “是我,校友会……我还没毕业呢。”

       电话里说:“没毕业也是校友嘛,我们的北金校友会举办了很多届了,今年的话希望可以邀请到你。”

       校友会也是一帮子拉人脉关系的平台。

       对于别人来说,他是资源,对于他来说,别人也是资源。

       “好,你可以把邀请函发到我邮箱,具体时间和我的助理确认,可以吗?”

       “电话号码。”温晓光示意宋一秋。

       她一听明白,拿了纸笔快速的写了下来。

       好家伙,刚来,就给用上了。

       电话挂掉之后,她问道:“你是哪个大学的?”

       “中海大学,不过不用去中海,在北金。”

       “以前去过校友会吗?都做什么?”

       “没有,我也不知道。”温晓光摇头,“不过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我的母校挺会办事的,那人提了一句是在10月份,所以时间不急。”

       “怎么那么早?”宋一秋诧异道。

       温晓光说:“因为都是不好请的所谓成功人士,人多、差异大,各种情况都有,为了稳妥自然就要留够充足的时间。”

       类似这种事情,就需要助理,不然脑子里的事情越来越多,迟早要忘记。

       宋一秋眉头微皱,“为什么都是成功人士……不成功的人就不请了?”

       温晓光站起来,他若有趣味的笑了笑。

       “回到中国之后呢,首要的事情就是理解我们的文化,不要迷信你在美国的那一套,不管用。”他把西服套在自己身上,“至于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不是人家不邀请,是那些人自己不会来,来了徒然丢人,有什么意思。跟我来,我带你认识一下我的同事。”

       温晓光还要事后告知他们,陈北被留在硅谷了。

       至于对于宋一秋的到来,大家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就是多了一位新同事而已,这是美国来的高材生,碰巧长的惹火而已。

       这个下午,宋一秋便参加了会议,温晓光急于了解进度,并确认发布时间表。

       想一个id其实是挺麻烦的事。

       “使用手机号码之后,让用户选择同意或不同意抓取联系人,并激励每个人进行分享。”

       黎文博问道:“怎么激励?”

       “能做到吗?”温晓光先问开发组的人。

       “可以,这都不难。”

       开发一款软件从来都不是最难,难的是‘怎么激励’、

       互联互通的世界中,偷偷摸摸的做这种事不让腾迅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只要一经发布,最内圈如李科阳这些人就会知道。

       投资界对温晓光关注的人,马上就会知道。

       科技界的人是试下载,尝试使用。

       这之后很快就会有人私下讨论,很快就能直接和小马哥说上话的人知道。

       因为他身份特殊,重新开始创业,怎么可能不被人知道?

       当小马哥瞎,还是以为人家是弱智。

       也因为这件事有些特殊,挑战一个帝国,很有话题性,怎么可能不被报道?

       19岁的创业富豪重新出发,开发一款挑战帝国的软件,正式发布,媒体记者能不写?

       你当天天有明星出轨这种大新闻给他呀。

       温晓光在开会中确定下几件事,第一,继续招募研发人员,安卓版本也不能不管。

       第二,确定最终发布时间为8月22号。

       第三,温晓光否决了pc端的版本开发。

       第四,接触运营商。

       接触运营商为的不是短信免费对人家造成的冲击,那群官老爷要能从眼下看到一年后就牛了。

       接触运营商是为了流量。

       流量不够,是3g、4g时代我们的痛,可还记得到哪儿都问无线网密码的日子?

       可还记得那些流量监控功能给你通报这个月流量没剩多少的日子?

       可还记得,省内流量跨省不给用的日子么?

       外地读书的大学生们,是否忘了那个叫暑期加油包的东西?

       没有错,早期的流量,不够用。

       所以黎文博问温晓光怎么激励用户分享并下载。

       答案很简单,下载送流量。

       要说有没有用……

       请回忆自己是否在看视频的过程中看到过这条弹幕:您已切换至3g/4g网络。

       是谁最早想出这条弹幕的?真想弄死他啊!

       温晓光说出来了。

       但黎文博……否定了。

       “这个办法太绝了!”他嘶出了一声,“而且前期烧钱的速度会过快。”

       早期东西没那么好,宣传的太狠就是让人卸载你而已,跟电影又不一样,电影拍不好,骂的狠,反正你钱我赚到了。

       另外,如果这时候发展过快,搞的腾迅不敢出那个昏招,发那一封‘要么卸载360要么卸载qq’的告知信可就亏了。

       这封信会是他们最大的机会。

       当时出了这封信,360连夜搞了一款绿色版的即时通讯软件,开发又没那么难,结果上线三天的下载量高达两千万,你就知道多少人对当时这封信感到恶心了。

       黎文博大致同意了,“我研究一下送流量这个事,要把这个事做好,就得融资了。”

       资本不一定相信温晓光能干得翻一个大的帝国。

       但没事。

       “钱你不必太担心,我带头投资。”

       中央军不上,地方军总想着保存实力。

       =====

       推荐一本即将上架的重生文,《我真没想重生啊》,老作者写的,成绩似乎有点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