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的这段时间我去了些国家,令我惊讶的是在不同的国家我竟三次了解到您的新闻,一次在韩国的街头小报上,一次在n的版面,还有一次是听到的,听人说在古老的中国出了个神奇的人。”李一丹讲述自己的见闻,“那些瞬间拼凑起来形成了我对您的最初印象,并且让我感到好奇。”
搞得温晓光有些不敢相信,“我都全球出名了吗?”
“不必谦虚,全球也找不出几个像您一样的人。”
这么说倒也对,稍微膨胀一下,叉腰。
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全球报道不代表全球出名,可能就是哪个版面提一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也不会有太多老外记得你。
温晓光说:“这些新闻至少让李小姐坐在我面前。”
李一丹眉目一闪,笑道:“那是,后来我也听闻了陈北提到您的公司需要一名投资部的负责人,我很有兴趣加入,和您一起工作。”
互联网金融这种新生业态到哪里去找专家,都是学习能力强的人慢慢在局势的变化中、和别人的交流中慢慢品出来的。
李一丹很诚实,一种建立在自信之上的诚实。
“科技行业我略有涉猎,听的多,做的少,硅谷去了很多次,但大多是公司并购中的资本重组,融资、上市这一类案子,在这过程中只是听人讲的多,当然我会对这个工作感兴趣肯定不会是科技盲的。”
重要的话都在后面。
其实微拓科技这段时间不难招人,这世界聪明人很多,看到这里有一家成长潜力超好的公司自然就愿意来。
好奇温晓光这个原因可能真的存在,但本质上还是……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钱,对于李一丹这样的人来说可能就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以及带来多少成就感的问题。
不管怎样,除非有明显的人品问题,温晓光不好拒绝陈北推荐的这个人,否则作为老板也实在是太膨胀了。
陈北等了一会儿他终于还是问了,“聊完了可以吃饭了么?”
李一丹和温晓光相视而笑。
“边吃边聊吧。”他说道。
企业早期的时候,创业公司的钱不可能拿过来再送给别人。
但这是一般情况,有些特殊情况,需要展开布局就另说了。
这是他比较完整的阐述公司的核心战略,同时也是说给旁边的张旭豪听的,听的这家伙心里一阵后悔和愧疚。
温晓光即使再忽悠人,也不会忽悠自己的高管,那不然最后整个团队都迷茫了,老板您到底要干啥?
张旭豪抬头想插嘴说点什么,却发现温晓光是在认真的解释,而李一丹和陈北是在认真的聆听,他莫名意识到自己在某个细微的层面上自绝于核心圈。
温晓光如此聪明绝顶的人,对于他的犹豫和背后的原因肯定是心知肚明,只是智慧的人都不讲罢了。
“……关键词在于赋能。”温晓光结语。
李一丹听进去了,她略作思考,“所以投资部门也是依附整个战略的产物。”
陈北问道:“赢利模式也是从这边出么?”
他摇头,“肯定会收取一些费用,但利润不能依靠出售流量。”
李一丹眉头一挑,疑惑道:“这是为什么?这是很珍贵的资源。”
“用了一次就有无数次,形成依赖之后会不会形成价高者得的局面?我也不确定,我只能尽量不去挑战人类本能的**。”
价高者得,这就麻烦了,那推给用户的服务就不知道会是什么东西了。而且到时候你想摆脱,可就不容易了,忽然砍掉很多钱,是极为痛苦的决定。
李一丹笑了,发自内心的笑了,“东西方的经营理念真的完全不同,今天之前我从未在别的地方听到这些话。”
尤其是这一份长远的眼光,令她折服。
“都是从百度身上看来了,它的竞价排名是恶因,终有一天会结出恶果。”
张旭豪也是只有赞叹,人与人的差距是能清晰看到的。
“温总,”他想要开口……
温晓光打断了他,大度的说:“我既然给了两个选择当然是都可以选的,不会有不同的。”
张总哽住说不出什么,人家是真的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厉害。
==
感谢盟主~昨天的打赏刚刚才看到,搞的不好意思,谢谢了~!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