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镇上时,因为天色已黑,只有寥寥几个店铺里亮着灯,街上就没见有什么人在行走,于是她觉得自己此次不用去镇西南方的那个村子里找衣服换了。

       骑着马行在街上,马蹄的声音在空寂的街上传开去,听起来有些过于明显,于是,还没到镇西北角的那个最北边的巷子,她便先下了马,在镇中心街的一棵树旁边将马匹拴好,然后往那个巷子走去。

       到了那个巷子口,见巷子里空无一人,她便来到父亲所在院子的隔壁院子外面,翻过了墙头后,便先站在两院之间的那个墙前倾听隔壁的动静。

       和那天一样,初始时过不一会儿隔壁院子里便传来脚步声,直到戌时左右时,才很久没再听到有脚步声传来。

       她于是再次借助于墙壁两边的树木,到了那边的院子里。

       到了父亲所在的窗外后,她轻轻敲了敲窗框,顷刻之后,她看到窗户被父亲打开,父亲的面孔出现在了窗口处。

       她看到于其书也站在父亲后面,向她望着。

       她指了指房中桌子上的笔和张,于其书立刻过去将它们拿了过来,并且同时将油灯也端过来了,放在窗口的沿上。

       手里有了笔和纸张以后,她借助灯光写道:

       “太子殿下的部队明日即将出发去璃山了。若是郑杭裴听到了消息也要跟去,你们一定要小心一些。因为太子殿下的巡逻兵会在部队出行时前后巡逻,万一你们被发现,很有可能会被当时郑杭裴的同伙处死。所以,若是太子殿下的巡逻兵抓住郑杭裴时,请千万告诉巡逻兵们,你们不是他们的同伙,并把我的名字告诉他们,他们会看在我的面子上过来请示太子殿下如何处置你们的。”

       写好以后,她将纸张交给父亲。

       就见父亲看了一眼后,在她那些字下面写下:

       “你可放心。”

       见眼下消息已经通知到,她便指了指自己后面,做了个要离开的手势。

       父亲却对她摇了摇头,然后在她刚才写的那几个字下面又写了一行字:

       “你且等上片刻。”

       她有些疑惑,父亲有什么话不在纸上告诉自己,要自己在这儿等上片刻做什么?

       就见父亲先是拿开了油灯,然后关了窗户,将她关在了外面。

       她于是更疑惑了。

       但是,也只好在这儿耐心等待。

       房间内,于其书和孔仲达一起回到了刚才两人坐着的桌前。

       于其书对着空白的纸张,有些无心下笔。

       事实上,在青枝到达之前,他就已经被师傅催着写一封信了,那是一封写给青枝的信。

       但是,他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一个字。

       本来以为师傅会放过自己,没想到青枝此时刚好出现,于是师傅又开始命令他必须将此信写好。

       他不知师傅为何如此急于求成。

       连自己都没这么急。

       那天,因为某个“陆公子”的出现,使他和青枝的交谈被中断以后,他便回到了这个房里。在晚上的时候,他和师傅又用纸张聊天的时候,他曾经写给师傅一行字:

       “有个陆公子出现了,于是见面被中断了,青枝说,她和那陆公子很熟,让我不要担心她。”

       他发现师傅似乎脸色变了变,他在纸张上回给他的是:

       “陆公子?和她很熟?你看到陆公子的人了么?”

       他如实写下:

       “不曾见到。”

       他觉得师傅似乎在他写下陆公子出现的事情以后,眉头便皱紧了,于是在纸上写了一句:

       “怎么,那陆公子不是好人?”

       他师傅摇了摇头。

       他便以为陆公子不是好人,于是焦急写道:“那怎么办?青枝会不会被他怎么样?”

       他有些后悔,不该留下她一个人在屋里,他不知道她是如何逃出去的。

       他师傅在他写的字下面写道:

       “我不是指陆公子不是好人,而是,他是个不能指望的人。”

       于其书拿过来纸张,看了一眼,心道,不能指望是什么意思?

       这样想着他在纸上写道:

       “师傅,不能指望是何意?”

       “此人是个纨绔公子。”他师傅回他的是这么一句。

       “可是,他是纨绔公子,和青枝有何关系?”于其书这样写道。

       他师傅拿过纸张以后在下面写道:

       “纨绔公子最擅长什么,你当真不知?”

       于其书于是恍然大悟,原来师傅是担心青枝和陆公子发生点什么。

       虽然他不知道师傅因何有此担忧,但他想,师傅必然有他的道理,他的担忧,必然是在了解陆公子的基础上。

       他于是又拿过纸张,在纸上写下:

       “陆公子长相如何?”

       他师傅回他的是:

       “会使女子见之神志不清的那种长相。”

       于其书愣了一愣,他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样的相貌。

       正在脑海中勾勒着想象中的陆公子的相貌时,就见师傅又在纸上写了一句:

       “他这种公子见的女子极多,若和青枝相处时间久了自然就能猜得到青枝的女子身份,所以,你得早于他下手了。”

       于其书看了一眼师傅写的最下面那行字,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他。

       现在见也见不着她,他该怎么早于那陆公子下手?

       万一那陆公子早就已经对她下手了呢?

       见他一声不吭,师徒两人当天晚上的纸上交流就那么中断了。

       今天晚上,在青枝来这儿之前,师傅便已经催促他赶紧写一封给青枝的信,为的是万一青枝今晚或是明晚过来,可以将信拿回去看。

       但他本人却颇觉为难,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写信,才能打动青枝,万一自己写的信文辞粗浅,被青枝嫌弃,岂不是起了相反的作用?

       而现在这个时刻,青枝来了却又被关在窗外后,他明白,这信自己是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了。

       不写师傅是不会让青枝离开的。

       师傅虽然平日里颇为和蔼,但和他相处久了,他发现他其实也是一个颇固执的老人。

       一件事情只要他认定了,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想到青枝就在窗外,站久了就怕会被郑杭裴的护卫发觉,于是他抓耳挠腮,左思右想了半天,方才写出了一行渗透了他的别扭心情的字:

       我有二两泽兰想赠于尔,不知尔能不能回赠我以一两半夏?

       这句话是改自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只不过现在他用的是泽兰和半夏两种中药名,他喜欢这两种中药名字,认为它们饱含诗意。

       只要青枝不傻,她一定能猜出这句话的真正的意思。

       写好后,他抬头看了眼师傅,就见师傅在连连点头,似乎对他的这句话颇为满意。

       师傅点了头后,指了指窗户,示意他去开窗,将这张纸条递给青枝。

       真正要把它送出去的时候,他又有些难为情了。

       但是,师傅在这儿,他不送也不行。

       于是,他吁了一口气后,来到窗前,打开了窗户,看到站在窗外的青枝,只看了她那亮晶晶的双目一眼,他就低下头去,将纸条递给了她。

       青枝接过纸张,看了一眼上面的字,便指了指桌上的笔。

       于其书于是转身去拿笔。

       青枝在纸上装傻写道:

       “如果你需要半夏,我现在就去给你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