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忌开市、行丧、出行。

       鱼龙湾,剑派弟子们列成方阵。

       艾延昌与七位同门师弟对视,七位金丹修士同时出剑。

       “沧元阵!”

       七剑冲天,众弟子随之出剑,一把把飞剑在空中穿行,组成三千丈湛蓝气剑。

       轰——

       艾延昌剑意升起,气剑得其剑意,一剑噼开东海,气荡云霄,直指伏魔崖。

       伏魔崖。

       丹轩子仍与伏衡华纠缠。

       “我手里有朱雀灵炎法、易形阵法、回风返火法……你就不好奇吗?”

       “不好奇。”

       伏衡华拿竹竿戳弄一条剑鱼。

       “前辈,我手中的‘盗天夺运术’和‘大空破禁法’,早发过誓不外传。而且这种禁忌之术你学去干嘛?”

       “那可是偷天盗命的手段,我当然想研究。”

       伏衡华摇头。

       伏丹维请许多友人指点伏衡华。其中有位金丹修士自称“盗仙”,号称盗尽天下之宝,甚至可以盗天机,窃天命。

       伏衡华创《造化会元功》,便借鉴了盗天之法,才能强夺天地之灵机,凝练造化道种。

       “那些前辈传我秘术,除万不得已,我绝不会外传。你还是死心吧。”

       伏衡华继续逗鱼。

       他脑中盘桓一个念头,碍于众人在侧,不好实验:如果我把这些鱼的鱼刺剃掉,在变回人身时,会不会出现骨骼缺失?如果缺失,会缺失哪一部分?

       轰隆——

       气剑自东噼下。

       二人同时起身。

       丹轩子:“别担心。这边能接住。”

       天风荡动,云光霞气徐徐展开,托起百丈高的金色辕门。

       门内星河流转,木火作林、玉书托起日月龙章,大蛇喷吐五色毒烟……

       上空丹凤、云鹏、孔雀等群鸟翱翔,下方百花如锦,群蛇游走。

       当——

       随着钟响,伏魔崖化作一方仙家盛景,楼台宫阁一一幻化。

       “四象八景阵。”

       不知谁喊了一句,四色灵光徐徐从伏魔崖拓展,将沿海百里笼罩在阵法之内。

       剑气落下,被辕门连同阵法轻松化解。

       此时,艾延昌率众而来。

       “哪个是伏衡华!出来见我!”

       伏衡华眉头一挑,看着外面气势汹汹的艾延昌,正要抬脚出去,被丹轩子拦下。

       “你听他叫唤!这事轮不到你,斗剑这种事,我们这些人能应付。

       “你作为演法师,传录那几份剑诀便足够了。”

       伏衡华抄录的东海剑诀只有招式与剑意,没有相应心法。

       但对诸修对战而言,他们所要注意的也仅仅是招式。

       伏衡华给予的剑诀玉简,可以让他们多出二成胜算。

       ……

       伏北斗率一众金丹修士出辕门对话。

       不多时,伏衡华察觉一股神识扫向自己这边。

       他挺胸抬头,暗中祭起金公。

       但那股勃然浩瀚的神识很快退走,只遥遥看了伏衡华一眼,连一丝气息光影都没捕捉。

       丹轩子挥动折扇,老神在在道:“放心,他不敢对你用诅咒法术。风门岛那两位,已经来了。”

       延龙东域,唯一的中等三品灵脉就是风门岛。上面有两位元婴宗师,负责镇守龙王一爪。

       东海剑派侵犯东域,两位元婴宗师被四家请出,赶来伏魔崖坐镇。

       至于风门岛,大长老伏瑞应和阴家家主已经赶去坐镇。

       玄龟与紫鳗游荡在风门岛外,察觉岛上的天风、阴气,默默退走。

       “咱们还是尊陛下吩咐,去找那个红衣少年。炎水龙气蠢动,兴许有陛下脱困的机会。”

       ……

       风音在岛上回荡,伏家人得到最新消息,马上告诉其他三家。

       “双方斗剑七七之数,结剑阵十二座,一较高下。”

       这是与延龙修真家族截然不同的交战方式,更类似世外仙门。

       更加斯文,也更接近单体斗法作战。

       见事情敲定,丹轩子开始撵人。

       “行了,接下来没你的事,赶紧回家去。”

       伏衡华皱眉:“我好歹也是一个筑基修士,怎么也能打赢一场。”

       “你们修真家族,什么时候轮到演法师在外对战斗法?赶紧回去,别让你十七叔待会儿轰你。”

       这时,伏北斗的风音过来。

       “你带宙光神水回家,剩下的事不用操心。”

       “前头可不是这么说的。不是说,我要跟那位见一面?”

       伏衡华叹了口气,连鱼鳖也不收,只把竹篓拿走。和伏迈远、伏桐君一同返还蟠龙岛。

       白光入怀,玉兔在伏衡华身上翻找,没看到灵药仙草,不觉有些失望。

       “我出门救人,又不是去探宝了。你要找药材,找他俩去。”

       伏迈远接过伏衡华扔过来的玉兔,忙道:“我身上也没什么灵草啊。我们这次去东海,除了那瓶宙光神水外,只有妹妹拿了一座阴棺。”

       玉兔嗅着伏迈远,突然察觉伏桐君身上的阴煞,立刻缩回伏衡华怀中。

       伏衡华这时才有所感,仔细打量伏桐君:“万蛊阴棺?”

       伏桐君点头。

       那是蛊道之中的魔器。可将万蛊纳入阴棺进行祭炼升级,同时也可将死去的蛊尸封入阴棺温养复活。

       “别让老爷子知道,不然……”

       伏丹维交友广阔,三教九流之人皆有。但因为儿媳妇偷学蛊术,导致伏桐君失去血脉天赋,对此道深厌之。

       “我明白。”

       伏桐君小心藏着阴棺,三人赶去百草园。

       院内有一处太阴苑,种着三颗太阴丹桂,树下有一水潭,潭边设一兔窝。

       这里就是玉兔的家了。

       玉兔回家检查储备粮,小心把自己从琅环馆偷出来的草药往里推一推。

       然后出来看伏衡华三人施法培养天月灵蕈。

       伏迈远:“我对养花培植了解不多,你俩谁来?”

       伏桐君虽然也会圃术,但宙光神水培养千年灵蕈,关乎祖父生死安危,她不敢妄来,转头看向伏衡华。

       “你们稍等。”

       伏衡华坐下,拿出天玄宝镜。

       对于宙光神水滋养天月灵蕈,他都没尝试过,只能求教他人增加信心。

       金鳌(天枢子)、周潇、宋春秋、金蜺子(方东源)、大灵通(颜羽源)、东方芸琪、段四景一一传讯。

       可关于宙光神水,众人也未见过,不好帮忙打主意。

       还是劫仙段四景下棋之余回了一句:

       “不用那些花哨东西,把宙光神水倒入植物根处,小心避免神水逸散即可。”

       说完,他继续下棋。

       在他对面,有一匹白龙马。

       龙马拿前蹄瘙痒,慢悠悠召唤一枚棋子,切断段四景的小龙。

       段四景顿时一乐:“道友,你上当了!”

       ……

       衡华得段四景指点,让伏迈远取出宙光神水,洒在天月灵蕈上。

       神水乃时光所成,银光烁烁。每一滴水象征一年四时之运转,内有昼夜交替,四时流转。

       生灵沾之,立长一岁。

       修士祭炼,增长一岁的同时会增加一年道行法力。当然,也会消耗一年寿元。

       伏迈远小心将水滴在灵蕈上。

       白色菌头逐渐长大,月纹徐徐裂开,出现一抹绿意。

       这时,大灵通对衡华传来一份资料。

       那是千年之前,他师尊得到一瓶宙光神水后,实验培植灵草的相关记录。

       伏衡华看过记录,暗暗感激这位前辈的大方。

       末了看到大灵通的一个问题:“我曾尝试用普通野草进化灵芝。但实验十万次,却无法完成‘灵芝木箓’,道友有何见解?”

       后面还有一个失败的木箓图纹。

       伏衡华看罢,顿时无语,回了一句:“进化灵芝需要菌种,你拿野草算怎么回事?”

       大灵通在对面守着,迅速恢复:“杂草,地皮山缝所生,与芝草相类。有何不可?”

       “木箓与金箓不同,对物种要求极高。越接近的植物属性,用木箓进化越容易。野草进化芝草,跨越太大。”

       随后,伏衡华讲解菌丝、灵芝、菌种等等区别。

       末了,他还拿金石做对比。

       “金石,沐浴天地之气者,为灵金。”

       “草木,沐浴天地之气者,为灵植。”

       “灵植与凡类树木花草本为同源。想要进化高等灵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即通过同源凡木进行点化。”

       随后,伏衡华简单概略地讲述,有关花草树木的分门别类。

       颜羽源得到伏衡华消息,沉默了许久。

       等天月灵蕈长成,菌盖脱落,蕈树宽叶出现时。他才再度传讯:“关于草木类别,能否详细说一说?”

       伏衡华一怔,随后恍然大悟。

       是啊,在这个世界上可没什么界门纲目科属种。

       等等……

       伏衡华蓦然想到胎化易形之术。

       他创造的变化之术,变化猿猴、牛羊等十分轻松。鱼虾之流勉强可以变化,但飞鸟等生物却比较麻烦,植物一系更是抓瞎。

       莫非,问题就在这里?

       “格物致知,唯有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完成‘变化’。大灵通前辈因为不了解百草属性,所以无法用普通野草点化为芝草。因为我不了解各种飞禽的本质,所以难以变化。”

       一念动,伏衡华立刻有了主意。

       他又在天玄宝镜写下一篇有关“胎化易形术”的见解。

       虽然丹轩子嘴上说,不肯教他关于“胎化易形阵法”的妙用。但把阵法直接刻录在池子上,伏衡华自然可以摸索体悟。

       总结二人心得后,伏衡华又拿木箓举例。

       最后写下一行字:“在下不才,欲与各位道友编撰《博物图鉴》,为天下万物分门别类,以便于后辈对木箓、变化之术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