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过来见我,发生什么事情了?

       林昭连忙唤他进来。

       不一会儿,李隆大踏步走了进来,一见林昭,立刻躬身行礼,大声叫道:“属下参见都堂大人。”

       林昭道:“李隆,你我自家兄弟,不用这么客气,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连夜赶来?”

       李隆拱手道:“今日下午,陛下派太监赶到锦衣卫衙门下口谕,让大人明日一早入畅春园觐见。”

       “明日一早入畅春园觐见?”

       林昭点点头,便让李隆坐下吃肉。

       李隆拱手谢过,口中却不由得说道:“大人,皇命在身……”

       林昭摆摆手,道:“毕竟是明早觐见,再着急,也缺不了一顿饭。何况天色已晚,你来回奔波,也需要好好休息。”

       说完对孙绍宗和冯紫英拱手道:“我今晚赶回京城,这几个兄弟和姑娘们,就由孙兄和冯兄明日护着大家回城了。”

       孙绍宗笑道:“这也是应有之意。”

       冯紫英也道:“陛下相召,乃是天大的事情,林兄只管忙去,县主和几位姑娘,还有薛大脑袋、宝玉,我保证安安全全的送到府上。”

       宝玉没说话,薛蟠不乐意了:“老冯,我也是有胳膊有腿的,何须你们送。”

       冯紫英笑了笑,便和薛蟠打闹起来。

       不过他和孙绍宗的眼神之中,却透着羡慕。

       能在休沐的时候,被皇帝下诏觐见,这可是天大的恩典。

       又有传闻林如海进京之后,这林昭便会外放。

       但这召见之意,也显圣眷正浓。

       于是众人吃喝一顿,又通知了梅园的姑娘,当即黛玉便和安排聆歌前去收拾。

       等半个时辰收拾利索之后,这边李隆也休息的差不多了。

       两人便告别众人,纵马回京。

       二十二的夜里,已经是下弦月,加上昨日下雪的缘故气极冷。林昭骑在马上慢跑,只觉得寒风是利刃一般,方才觉得李隆连夜纵马赶来是多么的辛苦。

       不过李隆是有内功的,内功流转,全身生暖,还是挡得住寒风的。

       不过毕竟是晚上,哪怕马头去前面挂着灯笼,前面的道路也是稀少。

       他和李隆先回京,按理说让大家在温泉山庄随便玩耍,不过大家玩了两天了,泡了温泉,行了酒令,还吃了烧烤,已经尽兴,便都决定也明日返程。

       终南山温泉庄子,到畅春园有上百里,纵然是快马加鞭,赶到那里也到了下半夜,只能就近住下。

       毕竟皇家庄园,哪怕皇帝在猫冬,也要时常接见群臣的鄂,因此周围有的是各大衙门的住处。

       第二日一早,林昭便进了畅春园。

       虽然这园子和满清帝王的园子同名,但是里面的构造却大大不一样。

       在皇帝办公的景仁堂外,林昭和几个臣子站在在宫墙夹道的背风处,勉强抵挡着穿堂风。

       不过和其他几个文官缩着身子不一样,林昭如标枪一般挺立,似乎寒风根本影响不到他似的。

       因是冬日天寒,文武再有隔阂,哪怕往日总要含沙射影的说上几句,现在也没那心情。

       几个文官都是缩着身子,和虾米似的,竭力抵挡天寒,谁有心情说一个粗坯武夫?

       何况这个武夫圣眷正浓。

       林昭更是懒得搭理他们。

       他心中微微奇怪。

       孝德帝是不是帝王心术耍的多了?召自己过来,又把自己晾在外面,搞什么明堂?

       是因为《松江开埠》的奏疏,还是休沐之后自己取玩耍了?

       亦或是铁网山之战过后,孝德帝心气没除干净,不打算这么和风细雨的过去,打算起大狱了?

       要是起大狱,林昭可不想让自己和锦衣卫牵扯进去。

       最好推到龙禁卫和刑部。

       杀人株连的勾当,大多数都是罪不至死的妇孺,林昭可不愿意这么久挥刀砍下去。

       毕竟人头不是韭菜,割了还能长出来。

       锦衣卫是天子的一把钢刀不假,但是这把钢刀也不能沾染太多的鲜血。

       否则,自己何必再整顿锦衣卫?

       林昭想到这里,又摇摇头。

       孝德帝是有雄才大略的,却不是一个弑杀的。

       再说他已经彻底把控了皇宫和朝政,根本不需要杀人立威。

       这个之前想了许久,一直也不得要领,在皇帝揭开谜底之前,还是别想了吧。

       堂堂锦衣卫都指挥使,皇帝愿意敲打,那就敲打吧。

       反正天气再寒,也冻不着自己。

       风再凌厉,也冷不着自己。

       自己要是乐意,让风从自己身边绕个圈,难不成风伯敢不听?

       者你要是想搞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一套,林昭还真懒得伺候。

       他想起了文殊菩萨那头被阉割的狮子做的好事。

       若是自己去找文殊菩萨,借用一下这头狮子,轻车熟路之下,这皇帝岂不是成了自己的傀儡?

       就在此时,总管太监戴权自里面走了出来,眼睛扫了一圈,径自向林昭笑道:“林都堂等急了吧?几位阁老正在里面同万岁爷商量军国大事,这一时半会儿怕还轮不着你要么……”

       说着,把手往里一让:“你先进来暖和暖和?”

       “多谢公公美意。”

       林昭拱手施礼道:“下官实不敢坏了规矩,再说下官本是武人,这点儿冷又算得什么?”

       心里却明白。

       看来皇帝终究不敢过分打压自己。

       大概铁网山上的那一夜,林昭展现出的恐怖的战斗力,让孝德帝印象深刻吧。

       否则也。皇帝的这个心腹太监,不会主动向自己示好。

       也罢,只要皇帝不瞎搞,自己就懒得收拾他吧。

       自己是来历练的。

       等等,为什么自己心里总是要提醒自己,是来历练的?

       难道道心还不圆满?

       正想到这里,景仁堂帘子又掀开了,戴权的身影重新出现,高声唱到:“宣锦衣卫都指挥使林昭觐见。”

       ……

       一个时辰之后,林昭离开景仁堂,同情的看了一眼那几个依旧在受风的文官,大踏步离开了。

       看来皇帝果然是个雄才大略,一心治国的。

       根本没有兴大狱的想法。

       倒是自己这个锦衣卫头子想多了。

       只是自己没有想到,皇帝对于“松江开埠”竟然这么重视。

       竟然搞了一场大阵仗。

       自首辅张廷玉以下,几位阁臣悉数到场不说,六部尚书也来了三个,还有一位已经退休致仕的阁老贺英仁,因是关中人,被皇帝召来。

       这七位大佬轮番发难起来,那问题是一个比一个尖锐。

       尤其是张廷玉、贺英仁两个,一个绵里藏针、一个直指要害,所言尽是奏疏中不详、未尽之处,当真把林昭问了个里焦外嫩。

       自己虽然是个神仙,历经风云,却没想到区区一个大周朝,就有这么多人杰。

       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果然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国度啊。

       林昭心里对这个几个朝臣的能力,大大的点了几个赞。

       却全然不在乎,松江开埠的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