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昊的语气变了:

       “夏国,要有自己的骄傲。”

       “小倭子,应该有他们必须要有的谦卑。”

       白昊有这份自信。

       在他重生前,小倭子每年从夏国挣走几万亿倭币。

       小倭子再狂妄,也不敢放弃夏国市场。

       如果他们真的走了,无所谓。

       白昊也很乐意看到这个。

       邬青道却说道:“托西巴,就是小倭子最典型的性格代表。白昊对托西巴作过什么,托西巴现在对白昊什么态度。所以,就这样。”

       于凤清有点心动。

       她在商部作活,一直是负责大的商业合作,以及部分虽然称不上对抗,却也算是竞争事务。

       此时看九厂。

       比她在商部作的工人似乎更有挑战性。

       于凤清又问了:“我听说,夷弯的电器小公司要破产了。”

       “这个,商业秘密。”邬青道又来这一套,就是不说。

       于凤清准备再问的时候,邬青道已经不给她这个机会了,邬青道说道:“这飞回去还有十几个小时呢,不如整理一下那份文件吧,白昊答应了年底前去毛熊国的。”

       这下,于凤清也不好再问了。

       可她心里却是惦记着。

       很快,飞机到了帝都。

       白昊下了飞机,从飞机后面弄出来一辆脱兔,和许正阳两个人直奔某处。

       这地方,没有许正阳带路,白昊一个人想靠近,不容易。

       最终,白昊想见的人拒绝见白昊。

       白昊带那一手提箱药品,有用没用,却是收下了。

       然后有个中年人走出来站在白昊面前,拿出一盒磁带递给了白昊,然后说道:“这位小同志,你可以离开了。”

       “这……”

       白昊想说什么,却被许正阳扯着就往外走。

       回到住的地方,白昊找来一个随身听,戴上耳机。

       先是很长时间的空白,然后是杂音。

       白昊安静的听着。

       终于,白昊听到有人说话。

       声音很低,也很虚弱。

       “心意收到,你不应该这样孩子气,别,别让人把咱们落下太多。”

       就这么多话,然后又是杂音,又是空白。

       白昊取下磁带,抓起随身听重重的砸在地上,然后又开始四处找,找到一个复读机,把磁带装进去。

       一遍。

       两遍。

       三遍。

       ……

       十遍。

       白昊双眼无神,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听着,象一块木头那样坐在那里。

       许正阳,靠在门口,时不时的通过猫眼看一眼外面。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白昊抬起头:“正阳,安排一下,准备好一切之后就去毛熊国。这一次,麻袋要更多。还有,准备备用客机。”

       “恩。”许正阳点了点头。

       白昊又说道:“帮我把薛琳琳找来。”

       许正阳正准备答话,白昊又说道:“等一会,给我十分钟时间。”

       白昊先是将那盒磁带收好,然后去用凉水洗了一把脸。

       从卫生间出来的白昊再一次恢复了平时那略带一丝嚣张,一点张狂的神情。

       正如白昊所说的,十分钟。

       非常准时。

       许正阳把薛琳琳叫了进来。

       薛琳琳并不知道白昊去了那里,她级别不够。

       薛琳琳进来的时候白昊正在伏岸书写。

       见到薛琳琳进来,白昊并没有抬头。

       一边写,一边说道:

       “小薛,坐一下。我起草一份九厂的厂长建议书,我准备给四医大投点钱,然后成立一个保健中心。九厂所有的研究员,平时我们自己的卫生所建立保健中心,有紧急情况下,我希望得到无限的支援。”

       薛琳琳看着白昊写完,然后签字。

       白昊递过来,薛琳琳接下:“我立即发回厂里,这事需要一个负责人,厂长你有什么建议?”

       白昊想了想:“帮我挖个人。”

       “明白了。”

       薛琳琳应下,她明白白昊需要什么样的一个人。

       这事,她办不了。

       周彤却可以,她会回去之后,转告周彤,让周彤去特色一个合适的人。

       薛琳琳拿着白昊写的建议书准备离开。

       建议书。

       这是正式的称呼。

       但白昊轻易不会写这个,写了,如果没有什么离谱的,基本上就是九厂需要执行的。

       白昊又说道:“还有一个事,替我找到赵非,告诉他,无论他在什么地方,让他去安排闽省,因为我要紧急出行,让他们尽最大可能,无限量的给我提供货物。无限量。”

       “明白。”

       赵非。

       学历不高,办事能力还是有一套的。

       他从赵庆国那里弄来一套课本,又请赵庆国帮他写了一套讲义。

       在薛琳琳四处打电话寻找,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许多人上课。

       “我们爲什么要生产这个。”

       “因为,我们穷。”

       赵非抖了抖自己身上的衣服:“我呢,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为吃饭,有些事情咱们还是能干的。”

       “但是。”

       赵非话锋一转:“你们知道这一个包包卖多少钱吗?十几万只鸡蛋换不到高卢国、漂亮国大商场里卖的这一个包。”

       “我们为什么在造这种包,就是在学习,练手。让自己的手艺提高,让咱们成手艺人。”

       马上就有人问了:“那咱们的造的包,能换几个鸡蛋。”

       “换不了几个。但也不少。”

       “但是,咱们往长远点想一想,你家烤了鸡,然后市集上有人买了,回头市集是一传,这八里沟烤的鸡,和你没关系,你们说说,这事什么感觉。”

       许多人喊了起来:“这是我们老茶山的鸡。”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呢,现在咱们没名气,先学,学好了就烤咱自己的鸡,整咱自己的包。大伙说,对不对。”

       “对。”

       赵非讲的不错。

       至少来自各寨、这村的人都听懂他讲的道理了。

       这时,有人过来告诉赵非,让他去给回个电话。

       这里回个电话可不容易,骑上自行车要跑好几里地。

       大约过了半小时,赵非回完电话回来。

       又拿起喇叭开始喊话:“大伙,动员一下,动员一下。一定要保证质量,趁这几天多造一些东西,无论是皮带,包,还什么,各村子、各寨都造自己最拿手的,一定要多。我赵非谢谢大伙了。”

       赵非在这一带影响力是还是有的。

       这么一喊,然后其他地方一跑。

       大伙开始挑灯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