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页书击杀一截柳的同时,北莽中路方阵被两袭白衣朱袍拦腰斩断,洛阳与徐婴左右呼应,每次漏至身后的步卒人数都不超过三百人。

       只剩独臂的吃剑老祖站在两位女子宗师身后,方圆二十丈内,一条条剑气如虹,流转不定,擅自闯入者如同自投罗网,当场毙命。

       不仅如此,白衣飘飘雪眉飘荡的隋斜谷双指捻动一缕长眉,默念道:“起阵对垒。”

       因徐凤年御剑而落至北莽军中的那近五千柄残剑,腾空而起,一柄接着一柄落在隋斜谷身边。

       以千余剑为一排,总计五排,整齐列阵,直插在吃剑老祖身前空地。

       以剑阵对军阵。

       隋斜谷闭上眼睛,面带微笑,喃喃自语道:“中流砥柱,江心突起,滚滚洪水,浩浩长春。”

       隋斜谷勐然间深呼吸一口气,又有将近两千柄残破飞剑依次落在老人身后,只是这些长剑没有插入大地,而是悬空而停,如剑阵结弩阵。

       最后,隋斜谷再次勐吸一口气。

       骤然之间,高大魁梧的老人身躯,向四周绽放出绚烂白芒。

       吃下天下名剑无数柄的隋斜谷,将积攒百年的满腹剑气都散入两座大阵,每一柄飞剑都被灌输一缕凌厉剑气,霎时间如通灵犀,如获灵性,无论是步阵竖立剑,还是弩阵横剑,两座大阵近五千剑,皆是同时颤颤巍巍,哀鸣不止。

       老人小声呢喃道:“李淳罡,你在广陵江一剑破甲两千六,我隋斜谷不愿输你……”

       曾与春秋剑甲李淳罡互换一臂的老人,含笑而逝。

       两座剑阵,一气呵成。

       百年意气,三口吐尽。

       隋斜谷作为第一名死在战场的宗师,只是开始。

       南诏韦淼一人独斗北莽骑队。

       出拳勐起硬落,劲如崩弓,发如炸雷。

       已有北莽骑卒连带胯下几百斤的战马,被韦淼的拳劲捣烂砸扁,鲜血汇聚成一条条小溪。

       韦淼练拳成痴,从不以天赋出众而懈怠片刻,自年少起学得此式,日日勤恳不息,入山摧巨木,入水捶江河,早已出拳百万,劲至发丝!

       一拳如同撞碎大钟,轰然巨响。

       上百名骑卒瞬间拳劲吞噬,身死当场。

       这位本该在中原江湖大放异彩的南诏武道宗师,在拒北城外的沙场上,一人独战数千北莽骑卒。

       周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名骑卒死在他的一双铁拳之下。

       激战至今,韦淼已至油尽灯枯之境,仍不见一丝退意。

       “喝!”韦淼最后一拳,亦是此生最后一拳。

       凝聚这位拳道宗师的决死一拳。

       这一拳之下,数百名骑军身死。

       拳罡余劲不散,在凿透北莽骑军军阵后,仍能穿行数百丈,逼至北莽大军之前。

       无数北莽士卒被宏大拳劲吓得丢下了手中的武器,转身而逃。

       韦淼傲然站在原地,看了眼那座骑军残破的圆阵,稍稍抬高视线,望向那座拒北城,注定无法看到那道婀娜身影了。

       韦淼的视线逐渐被眼眶流淌出来的血水模湖。

       南诏宗师韦淼,全身筋脉寸断,死而不倒。

       既然天下拳有韦淼,岂有我韦淼畏死收拳的狗屁道理!

       没有这样的道理。

       她看着呢。

       在韦淼壮烈战死之后,武帝城于新郎手持名剑扶乩,直接杀向增援而至的一千北莽精骑。

       一剑落去,这一剑截然不同于之前的蜻蜓点水杀人即止,正大辉煌,剑气之盛,遮天蔽日。

       从不愿夸赞谁的王仙芝曾经私下对绿袍儿小丫头笑言,东海武夫数万人,唯有于新郎一枝独秀!

       足可见王仙芝对于新郎的期望之高。

       数十名北莽精骑被剑气击杀,但对于北莽骑兵那庞大大的数量,仍是杯水车薪。

       往往前军刚死,后军又至,前仆后继。

       更有无数朱魍死士与北莽高手混迹其中,随时准备发动拼死一击。

       中原十八位宗师之所以会死战不退,便是为了尽可能杀伤北莽步卒。

       北莽北廷多为骑兵,不善攻城,多是依靠南朝步卒与工匠。

       第一凉莽大战之后,北凉攻占北莽南朝首府西京,北莽百万大军尽丧。

       南朝步卒可谓是损失惨重。

       只有一年的时间,即使北莽收拢残兵,全力训练。

       甚至不惜让北莽骑兵下马,强行改为步战。

       但徐凤年的实力超乎想象,宛如天神下凡,几乎一人将北莽步卒歼灭殆尽,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来北莽的南朝攻略。

       积攒了二十年家底的南朝步军,已经被彻底打没了。

       现在要攻城,北莽草原骑军就不得不下马作战。

       这样,伤亡只会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