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府。
解学龙放下一封密信,努力克制却没忍住,破口大骂道:“阉贼可恶!”
幕僚李宗学忍不住问:“抚台为何动怒?”
解学龙把密信递过去,解释说:“铅山税监盘剥过度,有妖人创立密密教,愚夫愚妇信之者众。密密教已传到抚州,抚州知府写信来报,南丰县恐有教众起事!”
赵瀚还是离开费家太早,不晓得铅山县出大事了。
张普薇、马廖洋两个妖道,在铅山暗中创立密密教,不断有失地农民和佃户加入。
太监在铅山县大肆收税,损失被转嫁给农民和工匠,导致密密教信众突然激增。并且,已经出圈传到其他州县,甚至被几个弟子传播至抚州。
江义、周八在南丰县传教,前不久聚义于军峰山下。
封山附近的农村,已被密密教徒占领。二人正在联络的邱纯,这邱纯也是个妖道,占了云石浒一带的村镇。
他们杀死地主,不给朝廷上交赋税,只差没有公然造反,情况跟赵瀚那边差不多。
“抚台,妖人事大,不可小觑,当立即剿灭!”李宗学建议道。
解学龙头疼无比,叹息道:“萍乡县,也闹出民乱了。”
“萍乡也乱了?”李宗学震惊无比。
解学龙说道:“袁州知府田有年,还算一个知兵的,未经朝廷许可,就在黄花桥设立营寨,派遣士卒堵住西出咽喉。田有年写信来,求我赶紧调兵镇压,若被乱民攻破黄花桥,今后想要清剿都困难,乱民随时可以逃去湖广。”
李宗学默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虽然把瑞金的暴民杀败,却有一支逃入大山,估计冬天就会重新出来闹事。
走到半路,庐陵县又是大规模民乱。
解学龙赶紧回驻吉安,正准备谋划平乱呢,铅山、南丰又出现妖道谋反。
萍乡也传来农民起事的消息,那里是真正的咽喉之地,是沟通赣中和湖南的军事、商业要道!
到处都出现民乱,该先剿哪一路?
解学龙其实是个牛人,历史上,他手下没有正规军,却把江西义军全剿了。而且,还不止以上这些,后来鄱阳湖周边也闹民乱,同样是解学龙出面平定的。
可惜呀,遇到南明小朝廷,卷入无休止党争。
罢官闲住,变卖家产,捐助军资。
南京城破,投江殉国。
解学龙耗费一年时间,在南昌慢慢修滕王阁,想要青史留名只是其中之一,更深层次的意图是捋清士绅关系网。
否则他哪来的银子剿匪?
“老爷,外面有个左秀才求见。”
“带他进来!”
一个穿着贵气的秀才,腰悬剑鞘走入,长剑被收走了。他拱手作揖:“晚生左孝成,拜见石帆先生。”
左氏属于江西大族,解学龙不便怠慢,笑迎道:“一表人才,果为栋梁,不愧是左氏弟子。”
左孝成开门见山道:“晚生去了一趟黄家镇,如今被反贼改名叫武兴镇。”
“哦,快坐下说。”解学龙顿时重视起来。
左孝成端正坐下,说道:“暴民遍及半个庐陵县,杀害地主,强分田产。但各乡皆不足惧,跳梁小丑耳。惟那宣化乡的赵言,必须赶紧剿灭,否则定为心腹大患!”
解学龙问道:“那赵言有何奇异之处?”
左孝成解释说:“相传此獠为秀才出身,他在宣化乡创立大同会,取天下大同之意。杀地主,均田地,释奴仆,轻徭赋,练团勇,甚至改‘乡都制’为‘镇村制’。”
“此獠虽为贼寇,却不取钱财为己用。抢来的土地,他捐给武兴镇做公产;抢来的银钱,他捐给大同会做会产。”
“均田地时,亦公平不徇私,愚夫愚妇皆愿为其效死。周边都图佃户,杀了地主之后,也自愿请他去分田地。而今,半个庐陵县的反贼,皆奉所谓的‘赵先生’为主。”
解学龙听完这番话,立即知道事情大条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反贼!
左孝成又拿出几张纸:“这是大同会的会章和《白毛女》的话本。”
左孝成弄来的会章并不全,都是道听途说抄下来的,无非是陈茂生给农民宣传的那一套。
解学龙连忙接过来查看,越看越是心惊肉跳。他叹息道:“此人实乃乡野遗才,可惜不能为朝廷所用。”
左孝成又建言道:“出兵须速。而今,虽半个庐陵县的乱民,都奉那‘赵先生’为主,但赵贼实际只有五都之地。其余乱民皆各行其是,并不听从赵贼的调遣。若再给赵贼半年时间,肯定能将周边反贼全部吞并。到时候,恐怕就得调用外省之兵!”
幕僚李宗学,此刻也把会章和话本看完,他拱手附和道:“抚台,此贼惯会蛊惑人心,务必速速将其剿灭!”
“吾亦作此想。”解学龙深以为然。
于是,江西巡抚放着萍乡反贼不管,放着铅山和南丰妖道不理,开始谋划着如何剿灭赵瀚。
他没有立即出兵,而是联络庐陵县士绅,让士绅出钱出力招募乡勇。
庐陵县士绅大喜,他们早就想募兵了。
可惜朝廷不允许办团练,乡绅募兵形同造反,必须借用官府的名义。
而今,巡抚恩准他们招募乡勇,这些都属于家乡子弟兵,不怕打仗时被外来官兵洗劫。
解学龙很快得到乡勇三千,之前的“三万大军”实在太烂,直接从正兵变成乡勇们的辅兵。
操练月余,乡勇们能列阵了,解学龙立即带兵出征。
他不敢再继续练兵,因为赵瀚发展太快,暴兵速度估计也吓人得很。
……
赵瀚其实很头疼,农民暴动一个接一个。
江西山多地少,加之官绅无数,土地兼并的程度,在大明可谓数一数二。
这里早就是个火药桶,他在武兴镇起事成功,官府还迟迟不来镇压,立即引来周边村镇效仿。
一个村起事,就能传染几个村,旬月间传染了半个庐陵县。
离得近的村落,愿意请赵瀚主持分田,愿意服从赵瀚的统治。
可那些离得远的,一边打着赵瀚的招牌,一边对赵瀚不理不睬,派去的政工干部都被赶回来。
忙活一番,赵瀚的地盘扩张到十二个村,治下人口约7800人(不含孩童),其中有四个属于贫穷山村。
编练子弟兵八百人,共计八个大队。
有十七个读书人投效,但全是学童和童生,暂时还没招到秀才。
“会首,商旅全部断绝了,这几天一条商船都没有。除非把乱子平掉,否则咱们订的货,根本就运不过来。”黄顺甫前来汇报。
赵瀚点头说:“不必着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商船不是被官兵拦截的,而是下游那些暴民,在杀地主分田地之后,竟然还划着小船打劫商贾。
赵瀚订购的玉米和红薯,全被这些水匪给吓回去!
处理一番军政事务,突然又有人来报:“镇长,有个姓左的秀才求见。”
“秀才?”赵瀚大喜,“快请他……我亲自迎接!”
赵瀚快步跑出去,却见一个贫寒秀才,正袖手站在门口等候。
秋凉时节,此人还穿着单衣,脚踩一双稻草鞋。
“可是左秀才?”赵瀚笑道,“我便是赵言,快快请进!”
倒履相迎的把戏,让这秀才非常受用,他拱手道:“左孝良,字大善,拜见赵先生。”
赵瀚拉着左孝良往里走,说道:“我这地方,童生不少,秀才也有,就是躲着不肯见我。”
左孝良意有所指道:“我家若是地多,也不会来见先生。”
“哈哈,让大善笑话了。”赵瀚不正面接话。
左孝良说道:“不瞒先生,吾与族兄,已在武兴镇观察多日,对先生的手段略有了解。”
“你那族兄呢?”赵瀚问道。
左孝良回答:“投奔巡抚去了,他家里的地多。”
赵瀚摇头好笑:“情理之中。”
穿过回廊,左孝良并不进屋,而是站在门口说:“吾献一策,若先生能采纳,孝良愿为驱驰。若先生不采纳,孝良立即就走,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说无妨,我就喜欢快言快语。”赵瀚觉得这人很有意思:
左孝良评价道:“先生的宗旨,本是极好,吾亦苦求天下大同。可行事未免太过粗暴,不可为长久之计。”
“你说不能直接杀地主分田?”赵瀚听明白了。
左孝良解释说:“田肯定要分,但不必直接杀地主。地主里面,也有乐善好施的,并非全都是坏人。”
赵瀚点头道:“确实如此。你觉得该怎么做?”
左孝良突然低声说:“吾观先生之大同会,颇能调动百姓。每到一地,先驻军队,再令百姓抗租抗息。到地主无法承受之时,再由官府出面,低价赎买土地分给百姓。”
赵瀚反问道:“哪有恁多钱买地?”
左孝良拱手说:“不必官府出钱赎买,只需重新给佃户分配田皮,让他们每年交些粮食给地主,算是分期支付购地银子。佃耕十年八年,便把土地给买了。”
这个方法,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把真刀子架在地主脖子上,再用软刀子慢慢割肉放血。
赵瀚仔细思索一番,说道:“可以试试看,效果不好再改正。但是,穷凶极恶的地主,必须杀之而后快!每到一个都(约几个村),至少杀一个最坏的地主,否则老百姓不会愿意跟我。”
左孝良就怕一刀切,此刻突然笑起来,拱手作揖道:“愿为主公效劳!”
左孝良来投奔赵瀚,并非什么两面下注。
黄氏与左氏,皆为吉安大族。
黄家镇的黄氏,簧坝村的左氏,只是大族分出来的偏远小支。
左孝良的老家在簧坝村,位于武兴镇的河对岸,村民自发暴动分田地。此时已经被赵瀚接管,左孝良穷得只剩几亩地,反而因此逃过了一劫。
至于投奔巡抚的左孝成,老家则在永阳镇。
那里属于最前线,西边、北边和南边,都已被暴民占领。永阳镇因为商业繁荣,土地也比较肥沃,农民暂时还过得下去,因此没有出现杀地主的事情。
可士绅们还是害怕,悄悄召集族人和家奴练兵,时刻提防着农民揭竿而起。
左孝成、左孝良本来互不认识,直到两人都考上秀才,看名字就知道是族兄弟,于是关系迅速变得亲近。
宣化乡接连暴乱时,他们两个正在南昌乡试。
考举人双双落榜,结伴回乡时得知情况,又相约前往武兴村探查虚实。
一番探听,左孝成惊骇莫名,连忙前往吉安,跑去求见巡抚解学龙。
左孝良却喜忧参半,继续观察赵瀚的施政,居然渐渐的为之折服。
他家里已经很穷困了,乡试期间都吃不饱,还是左孝成送他几个肉饼。他十六岁中秀才,却次次乡试落第,朝廷还取消优免,这让左孝良失望透顶。
左孝良觉得,赵瀚可能会成事!
“嗙!”
费如鹤把刀拍在桌上,一屁股坐下说:“是不是要打仗了?”
“不晓得,”赵瀚头疼道,“下游的暴民劫掠船只,已经没有商船敢过来,消息自然也传不到。我已经派船前往府城,希望别被暴民给抢了,否则咱们的探子都回不来。”
“应该要打了,”左孝良突然开口,“我的族兄,已经前去投奔巡抚,他知道武兴镇是甚样子。巡抚只要不傻,必定发兵来攻,不过肯定先打下游的暴民。”
费如鹤觑了左孝良一眼:“这又是哪个?”
赵瀚说道:“左孝良,字大善,秀才相公。”
“呵,总算有秀才投奔了,”费如鹤笑了笑,问左孝良,“会不会带兵打仗?”
左孝良摇头:“不会。”
费如鹤嘴上毫不客气:“那就是文官,跟咱不是一路的。”
左孝良报以微笑,不与这厮计较。
赵瀚对众人说:“李家拐必须拿下,明日立即出兵,相关人员也跟着,你们各自回去做准备!”
李家拐是一个大村,甚至发展出集镇,地处禾水的几字湾处,土地非常平整肥沃。那里北边是山峦,河对岸还是山峦,是巡抚出兵的必攻之地。
如今被一群暴民占据,杀死地主之后,摇身变成新地主,还拉帮结派镇压佃户。
更可恶的是,这些家伙打着赵瀚的招牌,口口声声遵“赵先生”为主,却又拒绝政工人员进驻宣传。
如果解学龙带兵来攻,那些霸占李家拐的蠢货,很可能直接投靠巡抚,帮着官军跑来打赵瀚。
翌日,出兵。
八百子弟兵顺河步行前进,粮草则用小船运输——赵瀚太穷,买不起运兵的大船,只能自己造一些运粮小船。
左孝良跟在赵瀚身边,看着后面的叫花子军队,内心涌出非常古怪的情绪。
毛竹、黄竹、锅盖、菜刀、镰刀、剪刀……这样的队伍,能跟官兵作战?
偏偏精气神又很足,比左孝良见过的官兵好上百倍!
那个叫陈茂生的,听说以前是戏子。此刻走在队伍前方,带着大家一起唱小曲,士兵们不时发出欢笑声。
行军不是该庄严肃杀吗?
左孝良不知兵,有些搞不懂状况,他还需要慢慢融入集体。
赵瀚的主帅大旗,由一个叫刘柱的扛着。
那面大旗啥图案都没有,就一块靛蓝色的棉布。这是平民服装之色,因为靛蓝染色便宜,贩夫走卒都穿得起,可以用来代表老百姓。
传令官更有意思,腰插几面令旗还算正常,挂着一面铜锣也正常,居然还背着一只唢呐。
这传令官以前是民间乐手,专门给人婚丧嫁娶吹唢呐的。
听说,唢呐一吹,全军冲锋。
这是给自家吹喜呢?
还是要给敌人吹丧?
黄顺德已经走得脚疼,他是军中主簿,不敢叫苦停歇,只能一瘸一拐往前蹦。
“这才走几里路,就把腿都累折了?”赵瀚笑着打趣,忽悠变得严肃,“今后跟士卒一起训练!”
“遵令!”黄顺德连忙说。
他一个好端端的童生,被迫与泥腿子为伍,也算是逼良为娼了。
不过改造得还算可以,不再抵触赵瀚的政策,只是招安的心思还没彻底抹去。
“大善兄,”黄顺德挪到左孝良身边,“你一个秀才,以前还做过廪生,怎也跑来投靠赵先生了?”
左孝良反问:“你呢?”
黄顺德立即说:“我当然是仰慕赵先生风采,佩服赵先生的德行威严,认定了赵先生能够成事。”
左孝良说道:“我也是。”
“呃……”黄顺德没法接,话已经被聊死了。
终于来到李家拐地界,传令官掏出喇叭吹小曲,用来吸引本村百姓的注意。
等来的村民多了,陈茂生立即上前,带着手下男男女女,高喊着大同社的口号,无非人人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那一套。
“赵先生来了,咱们有救了!”
无数村民欢欣鼓舞,主动跟在队伍后面,还有人跑来给赵瀚带路。
左孝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脑海中浮现出四个字:喜迎王师!
霸占李家拐的那群暴民,被八百大军给吓住,多数躲进地主的大宅子里,个别机灵的直接逃进山中。
赵瀚将八百士卒分为四股,把大宅子给团团围住。
正琢磨怎么攻打呢,本村百姓突然抬来梯子,还主动帮他们靠墙搭好。
于是,狼筅兵举着带枝丫的毛竹,干扰墙内敌人的视线和动作。藤牌兵一手拿着锅盖,一手拿着镰刀或菜刀,飞快的爬梯子翻墙,坐在墙上掩护长枪手上来。
张铁牛可不管那么多,三两下爬到墙头,拎着斧子就跳下去。
费如鹤见不得有人比他强,也提刀往下跳。
这两个杀坯以寡敌众,竟撵得敌人满院子乱窜。我军顿时士气高涨,也不管什么作战计划,纷纷跟着往院子里跳。
一炷香功夫,战斗结束。
张铁牛提着一颗脑袋过来,笑呵呵看向赵瀚,似乎等着被夸奖。
赵瀚怒目而视,咬牙切齿道:“你这个月的军饷没了,记大过处分!”
行军打仗期间,是有军饷可拿的。
张铁牛一头雾水,委屈道:“打赢了啊。”
“军法官,你跟他讲!”赵瀚懒得跟这二货瞎扯。
学童出身的李显贵,瞬间跑过来说:“张铁牛队长,你这次犯了两个错误!”
张铁牛愁得直挠头,迷糊道:“我犯错了,还犯了两个?”
江良逐条讲述:“第一,此次作战,以练兵为主,训练士卒的实战配合,这是出发之前就下达的军令。你破坏了实战练兵!第二,军规有令,不得砍人头论功,你手里就拎着一颗人头!”
张铁牛目瞪口呆,瞬间无话可说。
赵瀚看着他手臂和肋部的伤口,再次鄙视道:“对付一群村霸恶棍,你居然受伤了,还受了两处伤,真是威猛神勇!”
张铁牛解释说:“都是小伤。”
费如鹤突然现身,笑道:“我全须全脚的,一处伤都没有。”
“你也记大过!”
赵瀚非常生气,直接爆粗口道:“你他娘的是一大队队长,指挥着老子的标兵,居然扔下自己的兵,一个人跳进院里乱砍。砍到最后,人都见不着了,你的兵都找不到主官在哪!若是上了战场,你也这样丢下兵不管?就你这样,莫要干大事了,回老家当土匪去吧!”
费如鹤欲言又止,终究是自己理亏,叹气道:“是我错了,脑子一热,忘了手下的兵。”
乌合之众啊,赵瀚心里着急。
别看平时练得中规中矩,这还没遇到官兵呢,只打一群村霸而已,一个个就原形毕露!
赵瀚不再管这两人,对左孝良说:“你跟着陈茂生、费纯、黄绯、黄翡,学习怎么做事。先开仓放粮,吸引村民登记造册,不登记的就领不到粮食。户册造好,再按户口去清田分地,注意分田时有人偷奸耍滑。等分好了地,再演《白毛女》,公审这些恶霸,召开诉苦大会,宣讲咱们的大同思想。”
“先生放心,我一定好生学着做事。”左孝良非常谦虚,虽然他知道这个套路,但还是没表现出半分不耐烦。
赵瀚又说道:“等把李家拐的政务搞完,我亲自做介绍人邀你入大同会。”
左孝良抱拳说:“必竭力而为!”
就在此时,被派往府城的探子,半路划着船回来,疯狂跑来报信:“先生,官兵打来了,足有六万大军。前面好多村镇的头领,都请你去主持大局,说要合兵对付官府的清剿。”
“屁的六万大军,”赵瀚忍不住吐槽道,“巡抚、知府、知县,一起把屁股卖了,都凑不齐六万大军的粮草!”
“哈哈哈哈哈!”
众人欢声大笑,本来还很紧张,被赵瀚一句话逗乐了。
历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