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

       厉斌花了半小时将手头未完成的一个历史课project搞定,随即兴冲冲直奔地下室练习投球。

       今天的比赛没有上场投球,他的体力消耗不大。

       所以,

       厉斌决定如常进行投球练习。

       地下室。

       厉言已经架好摄影机和手机,旁边还摆了张桌子,上面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他这番操作,而是想以此帮助厉斌训练。

       具体做法很简单,

       先用摄像机摄录,再将录像传输到笔记本上。

       然后,

       厉斌可以马上很方便的通过观看视频,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老爸,准备好了吗?”

       厉斌问道。

       也直到这时,他才后知后觉,发现老爸摆出的阵仗与往日有些不同。

       “老爸,你这是在干什么

       厉斌好奇发问。

       “不是,这是帮助你练习的,等下你就明白了。”

       厉言简单解释。

       “哦。”

       厉斌点头,不再追问。

       他用右手拿起一个白球,走向投球位置。

       接下来进行的投球练习,厉斌打算先用右手试投。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检验一下最近右手甩毛巾的训练成果。

       话说为了训练右手灵活度,厉斌最近连吃饭都是坚持用右手握筷。

       这一段时间下来,他感觉右手的操控越发得心应手。

       按照系统所说,他可以开始真枪实弹地操练。

       厉斌心中有一个小目标。

       在高中毕业参加mlb业余选秀之前,无论如何一定要将右投练得完全具备实战水平。

       相信到了那时,右打自然也没有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刻苦训练,当然还要借力系统。

       不过,

       现在粉丝力入不敷出,远远无法满足左投左打之需,自然也不太可能花费太多用于提升右手实力。

       “斌,我在墙壁护垫上固定了一张硬纸板,你可以当作是好球带。”

       厉言指着对面墙上一张画成九宫格的长方形白纸板,有些得意道。

       这是他为了帮助儿子练习投球,前几天特地跑去商店买了十几块硬纸板回来,将其按照一定尺寸裁剪成好球带大小,最后画上九宫格并标上数字而成。

       纸板的宽度,

       就是本垒板的宽度,这没有什么可选的。

       纸板的长度,

       则是参考了厉斌摆出打击姿势时胸部至膝盖的大概值。

       之所以选择厉斌作为参考模板,是因为15u级别的球员,约有半数人的身高与厉斌接近,所以这一长度比较有代表性。

       “好球带?”

       厉斌凝神细看。

       果然。

       “老爸,麻烦你了,谢谢!”

       厉斌赶紧道谢。

       虽然有系统协助,他并不需要如此,但......

       老爸的这一番心意,好暖心。

       “斌,我来协助你。”

       厉斌拿出一个本子,又道。

       “协助我?”

       厉斌一怔。

       “没错!等会你按照我说的球种和进垒位置投球,好吗?”

       厉斌解释道。

       “哦......好!”

       厉斌恍然大悟。

       “分两组练习,每组投10球,明白吗?”

       厉斌继续解释。

       “明白!老爸,我今天打算左右手都要练习,先从右手开始。”

       厉斌点头,又道。

       “右手?好。”

       厉斌诧异地看了一眼儿子的右手,并未多说,很干脆地点头道。

       ***

       试投进行中.......

       按照厉斌的要求,首先测试四缝快速球。

       “内角偏高。”

       咻!

       砰!

       “外角偏低。”

       咻!

       砰!

       “内角偏低。”

       咻!

       砰!

       “外角偏低。”

       咻!

       砰!

       ......

       右手投完1组球后,

       厉斌脑海一闪,光屏出现......

       四缝快速球

       球速:58迈

       控球:30

       球威:46

       变化:49

       坦白说,

       这组数值算是相当感人了。

       “嗯,刚刚开始能有这个表现,也算不错。”

       厉斌心中挺乐观。

       “斌,投得真好!真的让我很吃惊呢。如果再坚持训练一段时间,恐怕还真的让你如愿以偿。”

       厉言笑咪咪地鼓励。

       这句话,

       亦真亦假。

       在厉言看来,厉斌右手的表现,距离实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能否坚持下来是一个未知数。

       关键是,

       越往后,学业越来越重。

       而如果不是要往职业方向发展,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在棒球和学业之间做出明智地选择。

       届时,厉斌恐怕也会发现自己面临抉择。

       不过,

       这些话,厉言藏在心中并未说出口。

       他尊重儿子的选择。

       无论相信还是质疑,厉言一如既往地选择了站在儿子身后默默支持。

       而这一点,

       大概率是儿子的年纪进入叛逆期后,父子关系依旧十分融洽的关键因素吧。

       “谢谢老爸。”

       厉斌很开心。

       厉言走到放置笔记本电脑的小桌前,看了一眼图像传输进度,抬头招呼儿子。

       “斌,过来看视频吧。”

       ......

       “斌,这个内角偏高的快速球,你投进了4号格,如果再高一些投进1号格内就好了。”

       “嗯。”

       “你看,这个外角低球处在8、9号格之间,干得不错!下一次如果能进入9号格右下角那就更棒了。”

       “明白了。”

       ......

       一番回顾总结后,第二组试投开始。

       这一次,

       厉斌提出测试滑球。

       这段时间,

       为了训练手感,他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右手总是球不离手。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手指适应不同的握球姿势。

       这其中,

       四缝快速球和滑球就是厉斌重点练习的两个握球动作。

       “内角高球。”

       咻!

       砰!

       白球失控,并未击中作为好球带的白纸板。

       “外角低球。”

       咻!

       砰!

       白球过低,还是未能击中白纸板。

       ......

       结束1住试投,厉斌脑海光屏一闪,一组数值显现在光屏中。

       滑球

       球速:56迈

       控球:<30

       球威:41

       变化:42

       “系统,控球为什么没有具体数值?”

       厉斌有些困惑。

       “低于30,也就是说你这个球种的掌握程度还没踏入初学者门槛,没有实际意义。”

       系统立即回应。

       “滑球果然不好控制,看来还要加紧练习才行。”

       厉斌耸耸肩,并未气馁。

       按照规划,他打算让右手先掌握四缝快速球,然后是滑球,再往后是曲球......

       “斌,第一次能有这个水平,真的不错,别太在意。”

       厉言看见厉斌似乎有些走神,以为儿子受挫,赶紧出言安慰。

       “同感,老爸。”

       厉斌抬起头,笑咪咪道。

       顿了顿,他接着又说:“老爸,不用看视频了,我接着练习左手吧。”

       “好!”

       厉言笑着点头。

       “老爸,进垒位置你可以用具体数字吗?”

       厉斌提出请求。

       尝试指哪打哪么?

       以儿子左手控球能力......

       没毛病。

       厉言若有所思,点头道:“好!”

       接下来......

       “1号位,快速球。”

       咻!

       砰!

       正中目标。

       “9号位,快速球。”

       咻!

       砰!

       击中6号位下部,差一点点。

       “7号位,变速球。”

       咻!

       砰!

       击中7号位左下角。

       ......

       地下室内,

       撞击声和吆喝声不绝于耳。

       父子两人干劲越来越足,厉言的声音逐渐透出一股兴奋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