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什么?”刘氏紧张问道。

       了得大师沉吟片刻:“只不过老衲有一言劝解。命数自有天定,施主好自为之。”

       刘氏神情一滞,一时讷讷无言。

       了得大师起身拉开了门,双手合十:“老衲言尽于此,施主请回。”

       刘氏不甘心地站起来,想了想道:“敢问大师,如若顺应天命,可会……”

       了得大师却不再言语,低声‘阿弥陀佛’。

       刘氏无奈,只得离去。

       福元圆轻轻将瓦片盖了回去,转身欲走。

       耳边忽然传来了得大师的一句低语:“今夜子时,还请施主来此一叙。”

       说完,了得大师翩然离去。

       留下福元圆在屋顶摸摸鼻子,看看空无一人的四周,敢情这老神棍是在约她?

       他莫非老早就知道她在屋顶偷听?

       卧槽!

       刘氏神思不定地回了客院,径直去了福元青住的厢房。

       福元青与福元华同住一室,她并没有睡下,而是拿着书倚在窗前静静矗立。

       见刘氏来了,忙迎了上去:“母亲。”

       刘氏低声问:“元华呢?”

       “妹妹睡下了。”

       刘氏颔首,招招手道:“你随母亲过隔壁一趟。”

       两人相携出了去。

       躺在床上的福元华悄悄地睁开眼,压抑住尾随过去偷听的冲动,她转过身,面色阴沉地闭上了眼。

       刘氏与福元青进了隔壁厢房,刘氏将门掩紧,小声地把了得大师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完了后,忧虑道:“元青,你说这了得大师究竟是什么意思?”

       福元青拧起秀眉,想了片刻又吁了口气:“娘,元青倒不觉得有太大问题。”

       刘氏凝神看向女儿,这几年来,对这个大女儿的聪慧她是愈发信服了。

       “了得大师虽然话说得不多,但表达了三重意思。”福元青边沉吟边道,“首先,他说‘平国公府确实有双凤命。’”

       “这就意味着,我与二妹两人依然身具凤命。”她的唇角勾起浅浅的弧度,脑海里浮现福元圆的模样,嘴边闪过一抹不屑。

       刘氏想了想,觉得福元青说的颇为在理,心下稍安。

       又听得福元青继续道:“第二重意思,了得大师说‘因为前尘因缘,老衲已经无法看清。’”

       “出家人不打诳语。女儿猜想,双凤命之相恐怕有改变之可能,所以了得大师才会不愿多说。“

       她见刘氏默默颔首,微笑道:”最后一重意思便是‘命数自有天定’。说这句话怕是安抚娘亲莫要过于在意命数,随缘即可。”

       刘氏蹙眉,她亦是感受到了得大师语气中让她莫要多琢磨的意思。

       只是不知道便罢了,明知道了自家女儿有凤命之说,怎可能不思量不争取?

       福元青淡笑:“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想法,而我们凡尘俗世中人,亦有我们的处事原则。”

       “我命由我不由天。”福元青冷冷地扯了唇角,目光坚定中带着决然,“娘亲,了得大师的话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接下来就看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刘氏怔忡地看着福元青,被她散发出的气势震慑了片刻。

       “好。”

       有此女儿,何愁门楣不耀?

       “元青,你有什么想法?”

       福元青冲着刘氏笑笑:“娘,女儿知道该怎么做,您无需忧心。倒是明日清晨听了得大师讲经时,最好莫要让了得大师见到二妹。”

       刘氏眼珠一转,瞬间就明白了福元青的意思:“这事交给娘。”

       护国寺在城郊的半山之上,周围景色宜人,雅静清幽。

       午歇后,平国公府的女眷相携在后山散步赏景,回寺后又听了僧人诵读晚课。

       晚膳时分,刘氏提起了护国寺最有名的的‘头啖水’。

       “后山有一处泉眼叫做清泠泉,”刘刘氏接过婢女递过来的绢帕擦了擦嘴角,慢条斯理地说道,“清泠泉的泉水清甜甘香,远近闻名,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

       吴氏笑着接了话:“听说清泠泉的泉水泡出来的茶风味绝佳,能为茶水增添三分佛香呢。”

       福元兰急于表现,脆生生地说道:“元兰听说若是能打上清泠泉的‘头啖水’,那才是真正的佛香满溢,闻之便觉出尘,尝之更感超然物外。”

       “元兰说的极是。”刘氏赞赏地看了眼福元兰,对她的助攻颇为满意,“既然我们在护国寺住上一晚,明日不如打上一壶‘头啖水’回国公府,也好让你们祖父祖母尝尝。”

       众人皆应是。

       刘氏看向福元圆:“元圆,你刚从扬州城回来,不如明日就由你亲自去取那‘头啖水’,你可愿意?”

       福元圆回视着刘氏殷切的目光,甜甜一笑:“大伯娘,元圆自是乐意的。”

       刘氏闻言,当下夸了福元圆两句,与福元青对视一眼,心下暗喜。

       福元圆没错过母女俩的眼神,却故作无视。

       御书房。

       庆元帝通常在晚膳过后,会批一些不那么重要紧急的奏折。

       待看得差不多了,又会从梁公公那里听听当天有没有什么新鲜八卦消息。

       按着庆元帝自己的话,这叫做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要不然做皇帝做得也特么累人了!

       每天被困在皇宫不说,还得打起精神应对多如浮云的奏折,不自行找些乐子怎么行!

       “皇上,”梁公公见庆元帝嘬了口茶,神色颇佳,忙将新打听到的消息禀告,“奴才听说福二姑娘今天随平国公府女眷去了护国寺上香,据说还要住上一晚,好明日一早听了得大师讲经。”

       “哦?”庆元帝声音微扬,饶有兴致地问道,“阿泽那小子有没有跟去?”

       撮合儿子和福丫头是他近日的一个小目标啊!

       这大好的机会是必须要把握的。

       梁公公:“太子殿下近日在户部忙着西宁地区赈灾之事,并没有去护国寺。”

       庆元帝扬眉:“早朝时西宁地区赈灾的事情已经商议妥定,阿泽这次做的不错。”

       他沉吟稍许,又道:“梁进忠,去传朕的旨意,让太子殿下明日一早到护国寺取上一壶‘头啖水’回来,孝敬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