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小稚奴啊!”

       秦王政乐呵呵的将小稚奴捧在手心。

       一开始办案并没有如此顺利。

       若不是小稚奴提醒,廷尉可能还没法破案。

       人的身高约为鞋子的七倍,这条消息,很快就会传入各郡各县,成为官府办案的依据。

       或许,能帮助不少人洗脱嫌疑,能捉获不少畏罪潜逃的罪犯。

       当然,任何事物不能是绝对的。

       这条线索也可能是误导。

       但不管怎样,有总比没有好。

       小稚奴又是大功一件...

       这几日,小稚奴的确非常辛苦。

       从小稚奴到来时,便遭到巨蟒的攻击。

       次日,便遭到文武百官的弹劾。

       前几日,小稚奴还遭人陷害。

       若不是及时给小稚奴吃了增力药丸和增速药丸,后果将不堪设想。

       看着小稚奴憔悴的面庞,秦王政下令道:“来人,为小稚奴准备饭菜!”

       一炷香的时间,小稚奴的面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品。

       这些在宫中,只有秦王政才能吃!

       而今天,却出现在一只青蛙的餐桌上。

       但宦官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他们都知道,小稚奴是神兽。

       小稚奴吃饭倒是没有粗人那般狼吞虎咽,也没有儒家那样吃饭前慢慢的仪式感。

       只是规规矩矩的用筷子夹菜,然后递到自己的嘴里。

       主食,自然是香喷喷的大米饭。

       普通的青蛙还不愿意吃,但小稚奴不普通,一口气吞了一碗。

       而副食除了肉以外,还有麦饭。

       用麦穗做的饭,类似于米饭。

       只是麦子没有经过磨成粉,吃到嘴里异常沙哑。

       小稚奴吃下后,轻咳几声,感觉有些拉嗓子。

       秦王政见状后大怒:“让太官令、太官丞跪着来见我!”

       太官令和太官丞迅速来到宫内,扑通跪拜在地。

       秦王政双眼一凝,眼神中闪过一丝煞气,呵斥道:“小稚奴刚才吃饭时,为何止不住咳嗽?”

       太官令后背汗毛竖起,磕头道:“臣吃麦饭时,也是时不时的咳嗽啊!”

       秦王政眼神中闪过一丝凶狠,道:“哦?”

       秦王政之前并没有吃过麦饭,对此事不闻不问。

       毕竟,大米饭才是主食。

       而麦饭不过是副食。

       这个时代还有开始种小麦,一直到后世千年后,小麦才在北方普及。

       先秦是,北方人种粟,南方人种稻。

       米饭主要是粟米和稻米。

       而麦饭很少人吃,吃了之后拉嗓子,因此北方人几乎不吃。

       因此,秦王政对此也不是很清楚,但阻挡不了秦王政的杀心。

       只见秦王政袖袍一甩,目光冷冷道:“没有的废物!”

       正要将他们呵斥出去斩首,但被小稚奴制止了。

       只见小稚奴摇摇头,似乎在劝谏秦王政不要痛下杀手。

       随后...

       小稚奴拿出一个麦米粒。

       即便是蒸熟了,也略显僵硬。

       而小稚奴将买米粒握在手心中,使劲蹂躏。

       慢慢的,麦米粒变成了麦粉。

       这一幕...

       深深的刻在太官令的脑海中。

       太官令眼睛瞪大,目光炯炯有神,一脸吃惊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太官令还以为自己老眼回花。

       就连自己都没有办法将麦粒磨成粉,为何一只青蛙能做到。

       先秦时,磨粉并不是用手动,而是用石磨,将稻米或是粟米磨成粉。

       但很少人会想到将麦子磨成粉。

       毕竟,磨成粉的只有主食。

       而麦粒如此大,若是将他磨成粉,那岂不是就能当米饭吃了?

       太官令有种恍然大悟的情景。

       将麦粒磨成粉,我怎们没有想到?

       但小稚奴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让他更加惊愕不已。

       只见小稚奴拿起青铜漆器,将麦粉倒入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用筷子搅拌...

       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却使得太官令不得不佩服。

       小稚奴果然是君上的神兽,聪慧过人。

       在小稚奴将水和麦粉泡开后,小稚奴端起青铜漆器,让秦王政品尝。

       秦王政看着黄色的清汤,吞咽了口水。

       天生的一种抵触感,在心中丛生。

       但小稚奴并不会害自己!

       于是...

       秦王政将面前的麦汤喝下去。

       没想到竟然出奇的好喝。

       比用粟米和稻米熬的粥要好喝的多。

       用香甜可口形容也不为过。

       于是,在小稚奴的启发下,麦米粥在先秦时期的秦国诞生了。

       太官令从中受到启发,原来小麦是这样吃喝的!

       接到秦王政的命令,今天晚上就要喝一口甘甜的麦米粥。

       ......

       厨房。

       厨房分为外厨和灶房。

       外厨满是盛满的盆、缸,切菜食物用的刀俎,烹调用的釜、鼎。

       灶房内则是有五六个灶台,每个人都在忙碌着。

       数十名庖厨在忙碌着。

       这些庖厨的一把手便是太官令,二把手便是太官丞。

       厨房内,有庖厨在冲洗食物,有庖厨在用刀俎切菜、肉,有庖厨在煮饭。

       太官令接到秦王政的命令,便在晚上要吃一口香喷喷的麦米粥。

       在太官令来到厨房后,便将数十名庖厨叫出来。

       太官令给庖厨一一下达命令,这次晚饭除了跟往日一样,还有一件不同的东西-麦米粥。

       众人一头雾水,难以想象何为麦米粥?

       难道就是将麦米熬粥?

       但这样的麦粥并不好喝,而且还会刺激咽喉,发出阵阵的咳嗽!

       但太官令却摇摇头。

       这次的麦米要用石磨磨成粉,然后将麦米粉放入水中。

       众人还是一头雾水,但太官令执意如此,只能一脸不情愿的造作。

       甚至还有人低声指责太官令无理取闹。

       在麦米粥做出来后,众人纷纷品尝,顿时觉得好喝。

       一改往日的怠慢,觉得麦米粥的确好喝,太官令的确没有骗他们。

       给秦王做完晚饭后,庖厨们也要回家熬一碗麦米粥。

       毕竟,谁也无法阻挡美味的诱惑。

       傍晚时刻,太官令将美味的麦米粥端上秦王政的餐桌。

       秦王政吃完赞不绝口,觉得麦米粥香甜可口。

       只是...

       麦米比较少。

       毕竟,现在北方人都在种粟,南方人都在种稻。

       而小麦又不喜欢湿,也不喜热...

       这可如何是好?

       终于...

       小稚奴还是出发了。

       【叮,小稚奴要外出旅行,请宿主为他准备行李!】

       整理完一切后,小稚奴背着行囊出发了。

       这一次,他正是为了小麦的问题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