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征和四年,汉武帝刘彻颁布一道王命诏书:“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大意为:当务之急是禁止苛刻残暴现象的出现,制止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努力恢复农业生产活动。

       随着此道诏书的颁布,汉廷开始逐渐抛弃以往单纯的穷兵黩武的政策,转而开始逐渐重视农业生产。

       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古国,上古时期,“禹之王天下也,

       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舜、禹等部落首领们就知道只有教导百姓尽心尽力的搞好农业生产,

       百姓们才能衣食无忧。

       可以这么说,

       自中国有了文明开始,先人们就明白“重农固本,乃是安民之基”,他们知道若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要重视农业发展。

       而对于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时代而言,农业兴盛与否,更是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所谓“农业兴,则国盛;农业衰,则国亡”。

       王命诏书下达以后,搜粟都尉赵过主动上书:“农业为治国之本,穷兵黩武消耗了五十年积攒的国力,眼下休养生息尤为重要。”

       “臣有一新型耕种法,可以适应北方旱作地区,达到保湿,防风,

       抗旱的作用!”

       “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畎。岁代处,故曰代田。”

       这便是日后风靡天下的代田法。

       .......

       章台宫。

       秦王政端坐在帝塌上,脑海中先后浮现畎亩法、圳田法、翻耕平作法、三圃制。

       一系列耕种措施体现了国人的智慧,但帝国仍缺少一个新型耕种方法充分利用土地。

       这时,秦王政的脑海中传来一阵机械声。

       [叮,小稚奴寄来邮件,请宿主查收]

       秦王政脸上泛起一丝笑容,淡淡道:“小稚奴的邮件来的正是时候!”

       点开系统面板查看后,一张照片一览无余,正中央是小稚奴的大脸照,令秦王政甚是欣慰。

       小稚奴身后是广袤无垠的田地,只是土地内沟垄相间。

       秦王政不禁感叹:“这种耕种方式还是头一次见到。”

       点开录音后,秦王政从中得知这种耕种方式称为“代田法”。

       大致方式为在土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将作物种在沟里,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养作物,第二年沟垄交换位置,

       第一年的垄,作第二年的沟,按照原方式耕种。

       秦王政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正好可以将北方的土地合理利用,而且有三大优势可以提高生产力。

       “第一,沟深一尺,宽一尺,在垄的作用下可以防止作物倒伏。”

       “第二,沟垄互换充分利用土地的水分,防旱。”

       “第三,将垄中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养作物,可防止杂草蔓延。”

       三种优势下,配合西周沿用至今的三圃制轮流耕种的方式,大秦的土地便得到妥善利用。

       秦王政平息内心的喜悦后,欢快道:“宣治粟内史入殿!”

       一刻钟后,治粟内史徐徐踏入殿内,跪拜地上道:“臣拜见陛下!”

       得到秦王政默许后,治粟内史缓缓起身。

       秦王政放下纸笔,缓缓开口道:“朕以为西周沿用的三圃制已经不足以满意生产需求,眼下需要新型耕种方式,利用土地。”

       “朕最近专研出一种新的耕种方式,名为代田法!”

       秦王政徐徐摊开一张竹帘纸,将代田法的草图递给治粟内史,解释道:“代田就是说将农作物种子播种在垄沟之中,待农作物发芽后,通过多次的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和杂草给铲到垄沟中。”

       竹帘纸上展示就是代田法具体流程,把耕地分为沟和垄相间的田块,均深1尺,每1亩田地的面积定制均宽6尺,可容三沟三垄。

       秦王政还在在竹帘纸上注解,在每个生产周期中,都会实行沟垄互换,继续在甽底播种,故此名曰“代田”。

       治粟内史负责缴纳农耕赋税,知晓民间耕种,一眼便能看出代田法的优势,徐徐道:“将其掩埋在作物根部,以附苗根,让幼苗的根部得到更好的发育。”

       “等到盛夏时,农作物逐渐长成,垄上的土也被消耗殆尽,成为一块平地,这时垄沟中的作物根部就已被深土所掩埋,牢牢的扎根在泥土中,不被旱灾、风灾所影响。”

       “作物在沟垄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秋收时,粮草便可提高一倍。”

       秦王政重重顿首,称赞道:“治粟内史不愧为朕的左膀右臂,代田法推行一事便交给你了!”

       治粟内史弓着身子,颔首道:“臣遵旨!”

       秦王政面容不再收敛,竟放声大笑起来,又一项惠及百姓的政策出台了。

       在曲辕犁,龙骨水车的配合下,大秦的耕种,灌溉以及播种都得到妥善发展,农业几乎出于时代巅峰,粮草更是比以前多数倍。

       源源不断的作物丰收,大秦的粮仓也扩增了一倍,秦王政也不必为粮草辎重而发愁。

       “粮草的问题不足为虑,中原和匈奴各自休战,不出三年,在代田法作用下,粮草便足够支持前线将士浴血奋战!”

       “军队训练指挥的重任自然交到蒙恬将军手中,而朕需要帮他们解决马匹问题!”

       战马是骑兵作战的关键,大规模作战所需马匹更是需求量巨大。

       茫茫草原的战马已经被匈奴征收,乌氏倮想要去游牧民族去购买马匹已经难上加难。

       而从匈奴引进的战马已经被阉割,无法繁殖后代。

       倘若用中原的公马和匈奴的母马交配,难免血统不纯正,无法用于战争。

       倘若用中原的战马去对抗匈奴的精锐铁骑,胜负难料。

       虽然匈奴的装备战甲不及大秦,更没有马镫、马鞍维持士卒平衡,但他们的战马壮硕,奔跑速度堪比战车,弥补了技术上的劣势。

       而且匈奴士卒长年在草原生活,从小便开始骑射,即便没有马镫、马鞍依旧可以在战场上如履平地。

       因此,解决战马问题迫在眉睫。

       突然,秦王政脑海中传来一阵机械声。

       [叮,小稚奴旅行回归,带来特产,请宿主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