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萧雨刘希一起来到了东居门口,看着东居紧闭着的大门,汤圆圆似乎明白为什么冬瓜会跑出来了。

       “汤师傅竟然不在?那怎么办?”

       一脸的诧异,看着贴门上的告示条,萧雨刘希有些发懵了。

       紧接着就看到汤圆圆熟练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钥匙串,直接对着防盗门的钥匙孔插了进去。

       推门而入,有钥匙,就是这么自信。

       终于回到东居的冬瓜,一瞬间就精神了起来,跑着王八步朝着自己的食盆冲去,一定要把中午饿的那份给吃回来!!

       另一头,汤小康站在火车站台上有些发懵。

       “这里真的是魔都?”

       “是的先生,这是列车的终点站,您应该是坐过站了。”

       一名乘务员站在汤小康的旁边,跟着对方解释起来,原先看到这人还在那里呼呼大睡,以为是不怕坐过站,想不到是直接睡过头了。

       看着手中宁城的车票,在抬头望了望站台上魔都站的三个字,汤小康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萧瑟。

       等到汤小康回到宁城的时候,已经是夜半时分,坐在网约车上,汤小康打开了一天没有观看的手机。

       “一分钱也想收买我!汤师傅我跟你攻啊,冇可能啊!”

       嗯,一看就是李达。

       “谢谢老板,祝老板约泡成功!”

       这是徐山,这货竟然上班时间还能秒抢红包。

       “汤老板,还有盐焗鸡不。”

       当初那对年轻夫妇,应该是叫陈玉堂。

       这点汤小康倒是忘了,当初自己似乎已是没给对方预定盐焗鸡,估计他们都要哭了吧。

       想到这里汤小康有些不好意思,这真不是他故意的,完全给忙完了。

       有些尴尬的关上手机,没多久就到了东居门口。

       现在是夜里,路上没什么堵车,速度快了不少。

       下车之后,汤小康发现东居竟然还亮着灯,皱着眉头走了进去,果然就看到汤圆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小心的走上前去,汤小康看着趴着睡着的小圆圆,思索着要不要叫醒对方。

       同样是趴在汤圆圆旁边的冬瓜已经被汤小康惊醒了,睁开眼睛,望了望发现是自己的铲屎官之后,又一次把头放下了去。

       也不知道这个铲屎官是去哪里鬼混了,现在这个时间点才回来,弄得它都出去找了一天,差点回不了家。

       最终汤小康还是没有叫醒小圆圆,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轻轻的披在了汤圆圆的身上,顺手打开了大厅的空调,把门关上。

       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把空调打开,看着汤圆圆直接趴在桌子上的样子,汤小康心中忍不住念叨了几句。

       小心翼翼的将背包带进了后厨,这个时间段还没有回家,汤圆圆肯定是没吃完饭。

       想到这里,汤小康将背包打开,拿出了放在里面的鸡蛋。

       奶奶养的鸡蛋真不是盖的,光是这样子都十分的干净,颜色很纯正,个头还不错,没有像那种为了追求所谓的土鸡蛋,而变得很小的模样,鸡蛋的大小还挺均匀的。

       多拿出了几个鸡蛋,今天去老爷子那里,就是为了让他指点一下自己这道菜到底做的怎么样。

       这道菜曾经是老爷子做给他吃的一道甜品,以至于他现在都没有忘掉。

       甚至自己的老爸汤清波,都是靠着从老爷子那里学会的这道菜,才把自己老妈追到手的,真的是一道甜品吃遍天下。

       三不沾,一道看名字绝对不像是甜品的菜式,甚至听起来都不像是能吃的食物。

       这是一道豫菜,传统名菜,曾经名字叫做桂花蛋,汤小康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让三不沾这名字风生水起。

       至少桂花蛋还能够听出来这是一道菜。

       三不沾是清代皇宫御膳房名菜,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直到清末的时候才渐渐从宫里面流传出来,最终成为了平民百姓家里的家常小食。

       观其一生,也算是经历过大起大落。

       三不沾起源是豫南阳安,具体的来历其实已经分辨不清了,不过大部分的说话还是因为阳安县令的父亲喜欢吃鸡蛋,每天让厨子制作不同种类的鸡蛋之后,在机缘巧合之下制作出了三不沾这道甜品。

       随后乾隆这个美食就喜欢出来踏青的皇帝,看中了这道菜,从此便成为了宫廷名点。

       这么一想,算不算在研究鸡蛋百做里面的成功范例??

       不过最让汤小康感兴趣的还是另外一件事情,三不沾从宫廷里流传出来,还是因为广和居里的一位厨师师傅,在当时跟宫里的御厨有些关系,才偷学到的这个手艺。

       结果最终将三不沾做的最好,最令人称赞的店,竟然是他的死对头同和居。

       这么一想,整个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汤家的三不沾来自于广和居,大家都知道是广和居的师傅从宫中偷学出来的这道甜品,却不知道那位师傅还有一位世交好友,同样也是一名厨子,他姓汤。

       在汤小康看来,这几乎是当家菜谱里面最有牌面的一件事情了,直接从宫里面偷学的手艺,还没被人逮住。

       果然为了吃,什么事情都能够干得出来。

       三不沾制作最重要的因素是蛋黄,蛋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

       选择了五个鸡蛋,取出其中的蛋黄放在碗中,有人曾经试过用鸭蛋的蛋黄来制作三不沾吗,听说口味也很不错,不过作为一个尊重传统的人,汤小康觉得自己还是按照家里的菜谱来吧。

       毕竟万一要是又做出一个什么黑暗料理,那岂不是很没有牌面。

       拥有无数次前车之鉴的汤小康,对于创新这种事情的处理上,是非常的有经验。

       一道甜品,自然是需要甜味,现在外面的三不沾那几本都只是放上白糖,不过古时并没有如此精细的白糖加工工艺,那时候的白砂糖基本都是叫做糖霜,色白如雪,细腻如霜。

       好看是好看,至于糖的味道嘛……

       听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