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市刚回来,姜沁就接到了大哥姜德亮从京市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姜德亮的声音比平时要沉稳些。

       “最近有没有好好学习?上次你二哥过去可是带着任务的。”

       “好好学了,天天看书呢。”

       姜沁答道。

       “那就好。之前我只是听到了小道消息,不过现在已经明确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公布。这段时间不要松懈,估计公布之后很快会考试。明白了吗?”

       “嗯,我知道了。放心吧大哥,不会松懈的。我会一直努力到考试的时候。”

       啥时候考试,姜沁心里清楚得很。

       正式公布后一个多月就要考试,时间上特别紧。

       当然,对她来说时间紧张是不存在的。

       都复习一年多了,已经学得相当扎实。

       “你……算了,就算学得不好也没关系,大哥这边帮你做做工作,要是上不了本科,去读个专科也行。京市医专还可以,读完进医院工作也挺好。”

       自家小妹几把刷子,姜德亮太清楚了。

       是家里最不爱学习的一个。

       对她参加高考,姜德亮一点信心都没有。

       不过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管怎样也要让小妹去读一个大学。

       至少上完学,能有个正式工作,总比一直在农场待着要好。

       姜沁这边听完姜德亮的打算,眉梢扬了扬。

       “大哥,别为我操心了。我不去医专,这次高考我要考就考京市最好的大学。”

       电话那头,姜德亮半天没有声音。

       过了半晌才语重心长道:“小沁啊,有理想是好的,大哥坚决支持你。你想考哪儿尽管去考,不过,填志愿的时候,不管前面填的什么学校,后面一定要填京市医专,千万记住了。”

       姜沁:“……”

       后面,姜德亮又提起付绍铎。

       “你万一考走了,小付怎么办?你俩商量过这个事吗?”

       姜沁想都没想道:“我俩当然是一起考大学呀,我跟二哥说过的,他没告诉你?”

       “这个老二,这么重要的事竟然没跟我说。”

       姜德亮不悦道,但很快语气一转,轻松了些。

       “小付和你一块考试,这样我就放心了。不然你们两个到时要两地分居,那可不行。夫妻两个不能分开太久。”

       若是去年这时候,姜德亮肯定会强势让姜沁考回京市,跟付绍铎离婚。

       那时候他一心认为付绍铎配不上姜沁,小妹是掉进了火坑里。

       但现在,经过春节的几次相处,他对付绍铎已经改观,这个妹夫算是过了他这关。

       再说,小两口已经有了孩子,这种情况姜德亮当然更加希望他们好好的。

       “不过,小付能考上京市的大学吗?”

       听到电话对面大哥质疑的声音,姜沁十分想翻白眼。

       大哥,要不要这么双标。

       刚才还说她要是考不上,做做工作弄到医专去。

       咋地,现在轮到妹夫就没这待遇了?

       然而姜沁半分压力都没有,付绍铎学到什么水平,她心里最清楚。

       两人同时考到京市大学的机会很大。

       退一步说,即便没考到京市大学,考到京市其他的大学也行。

       京市作为首都,大学数目可谓是全国最多的。

       姜沁调侃道:“大哥,咋地,这会儿念不了医专了?”

       姜德亮:“……”

       过了半晌,他缓缓道:“等考完再说。”

       他这句话,明显又要帮付绍铎托底的意思了。

       姜沁当然不会让他真的去违反原则,做走后门的事。

       凭她对姜德亮的了解,要不是为了自己,姜德亮决计不会做出这种事了的。

       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为了她什么都可以放下。

       这一刻,姜沁有些感动了。

       她郑重道:“大哥,不需要,你什么都不用做。刚刚我是在和你开玩笑,我和付绍铎复习的都很好,我们能靠自己的实力考回京市。”

       姜德亮没再说什么,姜沁估计他还在以为她说大话。

       末了,姜德亮说了句,“你只管好好复习,其他什么都不用想,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不管考什么样,都还有我在。”

       “大哥……”

       姜沁心底涌起一阵感动。

       有人永远站在身后支撑着你,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

       “我一定,会给咱们老姜家争光的。”

       姜沁铿锵有力地答。

       打完电话,姜沁放下话筒的时候,心底充满了力量。

       身后有家人支撑,身边有爱人陪伴。

       这一刻,她信心十足。

       1977年10月12日,上面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10月21日,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

       华国各地都沸腾了,东安农场这会儿也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中。

       这里年轻人多,有学历的人也多。

       大家过去不是不想上大学,而是没有机会。

       过去十年间,取消了高考,所有大学都要靠推荐去上,这些被推荐去的大学生即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想上大学成为非常难的一件事。

       而今,突然宣布恢复高考,恢复了凭考试成绩上大学,所有人都有了重新去念大学的机会。

       大家怎么能够不振奋。

       东安农场的年轻人们,此刻已经没有了干活的心思,互相谈论最多的就是报名参加高考。

       “你要不要报名呀?”

       “我打算报,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试一试。”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听说好多人都报了名,这次高考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真是没什么信心。”

       “别灰心,大家都没信心,毕竟这么多年没摸过书本了,再捡起来可不容易。”

       “对了,你们有没有复习资料呀,借给我看看行吗?”

       最后这句话一出,说话的几个人顿时都没了声音。

       不是不想借,而是手里真没有。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各大城市的新华书店里,所有跟高考有关的资料都被抢购一空。

       有点印刷厂印刷出来的资料,还没等运到书店,就被等在外面的人买走了。

       这时候,最珍贵的就是学习资料,好些人实在没资料,就跟其他人借,然后一字一字地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