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系统给了姜沁量子计算机的图纸,可是量子计算机实在是复杂,虽然依照她的能力,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很轻松的攻克。

       可是不想让人发现她的秘密,最好还是做做样子。

       比如说这次,姜沁放手让项目组的成员去负责一部分研究,那边反馈回来说是遇到了一个难以攻关的问题,需要姜沁指导。

       这时,就到了姜沁充分发挥演技的时候。

       姜沁正打算去另外一个项目组那边,刚站起身,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是贺杨山的电话。

       电话里,贺杨山告诉姜沁,地皮已经买好了,也和建筑公司签好了合同,就等着挖地基开始盖楼。

       动工的那天,他让姜沁也一起去,参加奠基仪式。

       “哪一天?”

       姜沁问。

       “就在后天。”

       贺杨山回答。

       姜沁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过去一趟。

       融暖大厦是由她独立设计的,对她来说意义非常,其他活动她可以不参加,但奠基仪式姜沁还是很想去的。

       “行,那天我过去,几点钟?”

       听到姜沁答应过去参加仪式,贺杨山的声音一下子高兴起来。

       “九点钟仪式正式开始,你提前半个小时过来就行。”

       两人说定后,姜沁把这个时间点记录在手机的备忘录中,还定了个闹钟。

       然后她就去了量子计算机的项目组。

       遇到困难的小组成员看见姜沁到来,立马觉得有了主心骨,赶紧把问题和她又详细地说了一遍。

       姜沁听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她不能直接说出来,不然显得一切都太轻松了。

       轻松到会引人怀疑。

       姜沁装作思考模样,想了一会儿,然后和小组成员说:“这个问题确实有些棘手,我要一个人好好想想。实验数据留在我这里,你们先回去吧。这几天无需必要,不要来打扰我。”

       几个人立刻答应下来,大佬都有自己的思考习惯,姜大佬这分明是需要个绝对安静的环境。

       等小组成员走后,姜沁把实验数据拿出来又看了一遍,之后在最后面空白处刷刷地罗列起公式。

       用了一个小时,她已经在后面罗列了好几页的公式。

       其实可以用电脑的,但是姜沁还是选择了用笔写。

       写完,把笔一扔姜沁就躺到了房间里的双人沙发上。

       舒舒服服地靠着扶手,把两条腿搭在沙发上,姜沁摸出手机开始刷电视剧。

       当然,刷电视剧之前她把门锁好了,不然被项目组的学生们看到她在这里不务正业,估计眼珠子都要惊得掉下来。

       姜沁最近追的电视剧里,有一个她很喜欢的小演员,年纪和付昕暖差不多,看起来乖乖巧巧的,饰演女主角女儿的角色。

       很快姜沁就投入到电视剧里。

       到了奠基仪式那天,姜沁八点半准时到达了工地。

       她到的时候,贺杨山也已经到了,正忙的团团转。

       今天的奠基仪式是他精心筹备的,请了市里的领导,又邀请京市各大媒体记者前来。

       可以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这样做,也是想通过这次奠基仪式,为融暖大厦打响一波知名度。

       让所有人都知道,融暖集团即将在京市最繁华的位置上,盖一幢属于自己的大厦。

       贺杨山人逢喜事精神爽,脸上一直笑呵呵的,忙着接待到来的各位领导,时不时地回答一些记者提问。

       姜沁则优哉游哉,根本没往前凑,而是自己找了个位置站着,等待奠基仪式开始。

       很快,记者们发现了姜沁的存在。

       主要是她长相夺目,即便只是闲适地站在角落里,也非常有存在感,难以忽视。

       姜沁曾经上过报纸,又是中科院院士,京市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这一系列名头下来,想不让记者认识也难。

       很快就有记者把姜沁给认出来了,立刻露出兴奋的神色。

       他们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碰上姜院士,要是能采访到她,那可比报道融暖大厦动工还要有意义。

       不过看姜沁面无表情站在那里,浑身强大气场令几个想采访姜沁的记者望而却步。

       最后,有一个记者鼓足勇气走上前去,想采访姜沁。

       然而还没走到,就被融暖集团的一位高层给拦了下来。

       高层表示不要去打扰姜沁,有什么事问他们就可以了。

       其他记者一听,就明白过来是姜沁不想接受采访。

       姜沁不愿被打扰,所有记者就都不敢去打扰她。

       以姜沁的身份,若是非要往她身边挤,估计会立刻从四面八方冒出无数便衣。

       人家的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呢,身边不缺保护的人。

       记者们谁都不敢再动心思去采访姜沁,一个个老老实实地等着采访贺杨山,或者采访集团其他高层。

       在记者们眼里面无表情的姜沁,其实只是在放空自己。

       她刚刚盯着前面那一大片空地,想着一年后那里就会耸立起一桩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高楼,且完全按照她的图纸来设计,姜沁内心就无比澎湃。

       重生到这个世界后,姜沁以为自己再有没有机会设计建筑了,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竟会亲手设计自己公司的大楼。

       这份成就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奠基仪式九点正式开始。

       除了邀请各大新闻媒体外,

       在直播平台上,观看人数已经上升到了十几万。

       而且这个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有人询问为啥这么多人来看一幢大楼的奠基仪式。

       后面有人回复他。

       【我们看的不是奠基仪式,我们在看女神。】

       【啊啊啊啊啊,女神刚刚朝我这里看了一眼,我没了!】

       【前面的请自重,女神明明看的是我,谢谢。】

       ……

       无数类似的弹幕刷过。

       而其实刚才不过是姜沁有些无聊,

       就那么一眼,

       直播这种新媒体形式,本来要再过十几年才会出现。

       但因为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提早出现,

       华国科技井喷式的发展,体现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咱们姜总不过看了直播设备一眼,”

       “我看到了,刚才还没几个人说话,这会儿弹幕都疯了。”

       “那可不,咱们姜总可是被网友评选为华国十大女神级科学家第一名,好多人都嚷着让姜总出道呢。”

       “就咱们姜总这颜值,不出道完全是不想砸其他女明星的饭碗。”

       “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一定要靠才华,说的就是姜总。”

       这几乎是所有见过姜沁的融暖集团员工的心声。

       这天的奠基仪式进行的很顺利。

       姜沁全程都很低调,只是在台下待着,需要讲话的部分都由贺杨山来。

       付珊这天也过来了,不过她来的晚,来了以后直接就找到姜沁这边,和她待在一起。

       等仪式一结束,姜沁就和付珊一块离开了现场。

       贺杨山说结束大家一块吃个饭,庆祝一下。

       于是姜沁和付珊都没走,两个人上了同一辆车,先去了饭店那边等贺杨山。

       中午吃饭的人不过,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四个是融暖集团的高层,都是陪伴融暖成长起来的老员工了,在融暖工作了十年以上。

       大家都很熟,在一起吃饭比较自在随意。

       饭桌上,贺杨山又畅想了一下未来融暖的发展方向,以及要攻克的领域。

       他举杯对着姜沁,笑道:“嫂子,咱们融暖集团下一个方向准备进军人工智能行业,首先就是智能汽车,我很看好这个研发方向。我知道你现在带团队研究这个项目,到时候咱们融暖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可全都看你了。”

       平时在公司的正式场合,贺杨山都会称呼姜沁‘姜总’,只有私下里都是熟人的情况下才会直接称呼‘嫂子’。

       姜沁一听就知道这人是在打什么主意。

       她道:“我们团队研究的可不光是智能汽车,这只是人工智能一个很小的分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和部队合作,处于保密阶段。”

       只能透漏这么多,再多不能说了。

       贺杨山知道姜沁所说的和部队合作,就是和付绍铎合作。

       如今付绍铎在部队的地位举重若轻,不光级别高,研究的课题都是重量级的。

       贺杨山懂得他们的保密制度,多的他也不敢问。

       “大头我们可不敢参合,智能汽车这方面带带咱们公司就成。”

       姜沁道:“光是一个智能汽车不是什么太难的技术,到时候我派个人过来,带着咱们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起做,顶多半年,我保证咱们能生产出第一代智能汽车。”

       贺杨山眼睛顿时亮了。

       不光他的眼神亮了,其他高层也都是一样的表情。

       要知道在全球汽车领域中,融暖集团是第一个提出智能汽车概念的,如果成功了,融暖集团将弯道超车,超过一众老牌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汽车领域的引领者。

       到时候带来的利润将是难以想象的。

       贺杨山提出这一概念的时候,其他几个高层包括付珊在内,都惊讶的不行,觉得他是不是在异想天开。

       不说别的,光是自动驾驶这一项就很难实现。

       而现在听姜沁轻松的口气,这竟然不是什么有难度的技术。

       姜沁通常都是一言九鼎的,她说能做到的,到最后必定能做到。

       因此几个高层都眼里冒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小钱钱向公司飞来。

       吃完饭,贺杨山就跟着姜沁去她的实验室了。

       姜沁领着他去了人工智能项目组那边。

       到了实验室,贺杨山没有进去的权限,只能在外面的会客区等待。

       姜沁进了实验室,去找负责智能汽车这块的研究员。

       她才往里走了没两步,就听到姜航叫她的声音。

       “小姑!”

       姜航的声音很是兴奋,一个健步朝她走过来。

       姜沁看看他,含笑地问:“怎么了?这么高兴是有啥好事发生了?”

       “小姑你等一下。”

       说完姜航一溜烟跑了,不大一会儿回来,他手上已经多了一张证书。

       “你看,我上次参与的飞机发动机项目已经结题了,还获得了国家科技项目二等奖,这是获奖证书。因为我也是项目参与成员,项目负责人给我寄来了一份证书。”

       姜沁接过证书看,项目组成员不少,姜航排在后面的位置,不过按照他的学历和经验,也确实不会给太重要的任务。

       可即便如此,能参与到这种大项目当中,首先就是一种肯定。

       不管参与多少,对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经历。

       姜沁拍了拍姜航的肩膀,“不错,晚上小姑请你吃饭,去最好的酒店。对了,叫上曾晴一起。”

       “好,我知道了。小姑,我还有工作,先走了。”

       姜航兴冲冲地收好证书,麻溜地回了实验室。

       等姜航走后,姜沁从怀里拿出手机,给姜德伟打了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他。

       又说晚上她要请姜航吃饭,让姜德伟和于凤佳也一起过来。

       姜德伟晚上有事,实在推脱不开,便说让于凤佳过去和他们一起吃,他那边忙完了尽快赶过去。

       挂断电话,姜沁又给自己的助理打了个电话,让她帮着在皇城酒店订一个包间。

       这个助理是姜沁在融暖集团的助理,通常她不方便出面时,集团事务都是助理出面代理的,业务能力相当强,做事特别和姜沁的心意,从来没有出过错。

       跟助理通完电话,姜沁把研究智能汽车的研究员带到会客室,去跟贺杨山碰个面。

       另外一边,姜航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曾晴正坐在一边操作着电脑,听到动静匆匆回过头来看了一眼。

       “你上哪儿去了,我到处都没找到你。”

       曾晴问。

       姜航道:“我出去了一趟,正好看到我小姑了。”

       他边说,边走过来坐在曾晴旁边。

       “姜老师回来了?”

       “嗯。对了,她说晚上要请咱们吃饭。”

       “啊?”

       曾晴这次终于放下鼠标,转过头来看向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