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上。

       苍老的声音低沉紧张:“小心!”

       “避开些,否则怕是有危险。”

       “知道了。”

       “知道个屁,老林你让开,我来处理这些家伙。”

       “糟糕,是陷阱!”

       伴随着画面一阵抖动,张若素陷入沉默,然后将手里手机默默放下,端起茶盏吹了口气,风轻云淡地道:

       “看来现代的小家伙们还是有点本事的,不错。”

       林守颐叹了口气,看着张若素手机上变成灰色的画面,看着他再度倒下的角色,无可奈何:“你怎么又死了?”

       张若素打了个哈哈道:“没办法,对手比较强啊。”

       林守颐默默道:“你刚刚开的是人机。”

       张若素:“…………”

       上清宗的老人叹了口气,有些跟不上老友的思维,道:“若真想要感受到所谓的刺激,为何不去真枪实弹地试试?”

       张若素笑言道:“真枪实弹,反而没有手机游戏里能刺激人。”

       林守颐哑口无言,想了想对方修为,只好道:“你说的倒也是。”

       “那么,现在你说的放松也已经放松过了,是不是该回去处理那件事情了?若是让人知道,符箓一脉各大传承的高层都在争执,你这天师却跑到这里来,少不得被人暗地里说几句。”

       张若素叹道:“他们说便说去。”

       “不过,老林啊,你也真会给我找麻烦。”

       老天师站起身来,慢慢走向天师府议事殿,林守颐笑了声,双手笼着宽大道袍,跟在老天师身后,道门议事殿当中,此刻气氛凝滞,有身穿不同制式道袍的修士坐于两侧,彼此对视。

       中间桌子上放着太平九节杖。

       此刻是在争论于,这件古代真修至宝,应当存于何处。

       张若素坐于上首,端起旁边茶盏抿了一口,垂眸,神色平和,其余诸修士仍旧彼此之间丝毫不让,而其中争执最盛的,是灵宝宗一脉和天师府另外一位真修。

       前者认为灵宝宗和太平道一直都有渊源。

       太平九节杖理应存放于灵宝宗坛。

       而一者认为,太平部早已经在宋朝失传,到现在更是没有传承。

       那么这一件道门宝物就应该存放在龙虎山天师府。

       其余上清宗,神霄派之类倒是对于这一门宝物并不在意。

       灵宝宗所来者,是一位年约五十余岁,两鬓已白的老人,名为葛岩之,是葛家一脉嫡传,灵宝宗本就是天师葛玄所创的道门宗派,代代相传,以三洞之一《灵宝经》为根本法门,为符箓三山之一。

       阁皂山灵宝宗坛,也是和正一宗坛,上清宗坛并称的三大法坛。

       葛岩之嗓音平和中正,道:

       “诸位同修应当知晓,太平道和我灵宝宗素有渊源,三洞四辅之列,太平部辅弼洞玄,而洞玄部正是我《灵宝经》,《太平经》失传千年,我灵宝宗也再没能出现修为臻至灵宝经最高层次的真修,而今九节杖出世,还请让它归于我派宗坛。”

       天师府之中主管俗务的道人张仲瑄道:“此事还有待商议。”

       “灵宝经唯独修行太平部之法,才能有臻至真修的可能,但是并不意味着,太平九节杖需要被封入灵宝宗坛。”

       “一者我天师府乃道门魁首,太平部既然已断绝传承,九节杖自然应该留在天师府,和雌雄龙虎剑共处于祖师堂,二来,三洞四辅之中,太平部可以辅弼洞玄部,而正一部同样可以辅弼太平部,让太平道更为精湛。”

       “若是从九节杖中悟出太平部,那么在龙虎山上,当有利于太平部,而入了阁皂山,却是有利于洞玄部,一者以己利人,一者以他利己,孰上孰下,自然分明。”

       两人争执不休。

       因为这毕竟涉及到真传。

       能够参悟其法,自然对于自身道行大有裨益。

       古道藏曾言,宗三洞玄经,谓之大乘之士。

       而现在这个时代,洞真部上清经,洞玄部灵宝经还有传承,分别是上清派和灵宝派,而三洞之一《三皇经》,却已经在唐代时候,卷入一事,为太宗李世民焚烧,而三大道门宗派最早的三皇派也直接没落。

       往事越千年,现在四辅之中,太玄只剩下道德五千言之类‘重玄’,无人领会。

       太清也没有了原本传说中金丹修持之法,算是失传。

       只是丹鼎一系修行者,多少继承其中部分精要,结合武门,儒道养气,禅宗内修之法,三教合一化作了全真体系。

       三洞四辅,流传到如今,只剩下了二洞一辅,化作神州道门符箓三山。

       即茅山,阁皂山,龙虎山。

       可见正统道藏的地位和重要性。

       而今三洞四辅另外一部的传承法宝重现人间,哪怕是惯于修心的修士道人,都会浮现出一览玉书,精纯修为的念头和渴望,反倒在此争执,林守颐等待众人争执不休,再度提出先前已经说过的事情,道:

       “太平部道主,或许已经重现人间。”

       “今次我等一同运九节杖回天师府,他曾经展示过极为深湛的太平道道术,也曾运用九节杖,施展出太平道雷霆要术,而九节杖在他手中极为顺服,并无反抗的行为。”

       “是以我想,或许九节杖本就应该物归原主,归于太平道道主之手。”

       争执之音刹那顿了顿。

       众人对视沉吟。

       灵宝宗葛岩之抚须道:“若真是太平道主,那么九节杖自然应该归属于他,可是林道友,你当真能够认定他就是太平道道主,而非只是因为修行了太平要术之类的太平部真经,所以能够驱使九节杖吗?”

       他脸上有迟疑之色,道:“并不是我故意如此怀疑。”

       “但是如果那位道友也是而今太平道之人,亦或者是某个神州隐蔽修行组织成员,故作苦肉计,要骗九节杖入手,我们这么简单就把九节杖送过去,岂不是为人所趁?”

       和他争执的天师府张仲瑄也在这一点上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担忧且不相信林守颐所说之人真的是太平道道主,担心将九节杖送入敌寇手中,反倒资敌,担忧那人表面上与世无争,实际上暗中和某些存在保持有隐蔽联系来往。

       林守颐本要开口反驳,却又想到,自己所说,有一部分是因为亲眼见到过那人表现而做出的推测,若非亲眼所见,就是他自己都难以相信。

       一时间拿不出什么证据,难以说服两人。

       正当此时,张若素放下茶盏,道:“他是否是这一代的太平道道主,我并不知道,不过如果说他是眼下那冒牌货色,倒是大可不必。”

       他声音微顿,复又摇头道:

       “再来,你们不过是心底不愿九节杖落入旁人手中,自己不能第一时间参悟修行罢了,清修这么多年,断绝外欲心魔,可最后反倒是在这‘清修’本身落下了执念。”

       葛岩之和张仲瑄微怔,皆面色涨红。

       张若素道:“既然你二人都想要此物,林道友又说应物归原主。”

       “不若你三人争一争。”

       “神物有灵,看看着太平九节杖会跟着谁。”

       葛岩之和张仲瑄刚刚都尝试过,未能成功拿起九节杖,心中都知道,如果那所谓太平道道主真的通晓太平要术,那么这九节杖十有八九会更倾向于对方,但是他们旋即皆有其他念想。

       一者是自家宗坛灵宝宗和太平部有千年的缘法,未必不能引动九节杖,另一者这想到四辅之中,正一部可以辅弼其余六部修行,未必无法引动太平部宝物。

       于是都一一同意下来。

       张若素本来打算去取手机,可顿了顿,最后还是停止动作,反而示意林守颐联系他口中的太平道道主,后者不知道前面这老天师也有卫渊联系方式,只是取出手机,寻找到卫渊的联系号码,拨打出去。

       “喂,卫馆主吗?”

       ……………………

       卫渊在和女娇联系之后,原本已经整理了思路。

       确认了该要如何和天师府解释虞姬的事情,恰好受到了一封信,是来自于白云观,他怔了下,看到了上面是个道号天辰子,拆开信封后,看到那一对甲马符,这才反应过来,是之前应邀前往白云观的老道。

       之前因为伯奇的事情,通过伯奇先前托梦的道观,以及其所化之人在江南道应天府,基本可以判断出,山君也同样是在应天府范围内的某个道观,卫渊之前已经将此事告知于应天府特别行动组,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什么收获。

       卫渊一边想,一边将马甲符放在旁边。

       准备读信的时候,手机突然响起来。

       是林守颐。

       卫渊讶然,沉吟了下,将信笺放在旁边,拿起手机接通,林守颐语言简练,将大致的事情说了一遍,尤其是关于九节杖归属的问题,当卫渊知道老人提议将九节杖放入他这边保管的时候,倒是稍微诧异了下。

       老人旋即打开了免提。

       即便是卫渊并不在这里,葛岩之仍旧起身,拱手道:

       “卫道友,在下灵宝宗葛岩之。”

       之后又将先前和老天师说过的事情又皆道一遍,那边张仲瑄同样如此,旋即葛岩之道:“往事千年,我灵宝宗只愿得九节杖,参悟其上秘文,以补足我灵宝经所欠缺的那一部分,所求者并非此宝,但是宗门正法所在,不得已要和道友相争。。”

       张仲瑄同样道:“贫道亦是想一参此宝……”

       张若素忍不住吧嗒了下眼皮。

       旁边林守颐听到他似乎咕哝了一句丢人。

       卫渊讶然,旋即轻笑,笑声在众道人耳边响起,葛岩之听到他笑声止住,方才道:“既然是要求太平部法门,又何必要参悟九节杖?那最初也只是登山用的手杖而已。”

       他声音顿了顿,自然而然道:

       “至于太平道,若要学,我教给你们就是了。”

       葛岩之和张仲瑄怔住。

       老道忍不住道:“道友,这可是正法,其中所蕴含大道……”

       卫渊道:“所以呢?”

       葛岩之不知该如何接话,能够听到年轻的声音回答道:“诸位以为,道法所用,在于何处?”

       葛岩之迟疑道:“在于逍遥清净。”

       张仲瑄答道:“在于荡除外魔。”

       年轻嗓音温和回答道:“皆是对的,可于我看来,道法在自度,也在于度人。先度人,后度己。这道法代代真传,可如果藏着掖着在自身,也修不出玉液金丹,藏进五岳山川,也出不了真人,藏着又有什么用?”

       “自然,太平部真法,我只会讲述养气总纲,以他山之石攻玉应以足够,若欲要求神通法门,诸多咒术,就涉及到各家隐秘,诸位当知,那也不是度人之法。”

       葛岩之和张仲瑄怔住,年轻的声音和谈及道术时候的沉静从容,形成极为巨大的冲突感。

       而卫渊想到那少年道人,想到了八百师兄弟,以及百万黄巾军,张角到了最后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了所谓门户之见,再说,堂皇正宗,三洞四辅,又如何会是敝扫自珍的气度?于是敛眸缓声道:

       “此法,盛明治道,证果修因。”

       “足以澄清大乱,功高德正,故号太平。”

       “诸位且静听。”

       天师府议事堂当中,诸多道人皆面色微变,下意识起身,长施一礼后,方才正襟危坐,面色郑重,卫渊这将太平部曾经第一部分养气之法徐徐道出,这也是张角曾经广为传授的部分。

       只是经历漫长岁月,这些部分早已经离散消失在历史洪流。

       这已经是阔别千年第一次有人细致讲述。

       而那议事堂当中诸多道人皆静心倾听。

       唯独老天师见众人听得入神,便取出手机,随意点开,‘TIMI’之音突然响起,他下意识掩住了声音,见得众人皆未曾注意自己,方才悄悄将声音关掉,真经正法在前,却兴致勃勃地去打游戏。

       葛岩之听得如痴如醉,那声音虽然年轻,但是对于道法领悟却毫无疑问足够深湛,深入浅出,剖析明白,即便是基础的部分,仍旧引人入胜,显示出足够的道行修为。

       一番讲述,直到卫渊不再讲述,众人才慢慢回过神来。

       旋即有些惊诧于此人身份。

       葛岩之和张仲瑄皆感觉到自身若有所悟,感觉到自身根本修行的功法有所变化,但是却一时间难以形容出这种变化的所在,只是心中感慨,而视线这是下意识都落在了平平放在中间的九节杖上,心中下意识浮现出渴望。

       旋即被自我克制,反倒觉得羞愧。

       真经既得,尤自渴求此宝,不过一贪字。

       张仲瑄道:“这位……道友,可需要将九节杖送还?”

       卫渊喝了口水,今日讲道,一则是顺势而为,二者是为了让太平部回到三洞四辅,重开道统结一个善缘,闻言道:“不必,有劳道友挂心。”

       想了想,又道:“林老,有劳把手机靠近些。”

       林守颐愣了下才意识到他是说把手机靠近九节杖,依言去做。

       葛岩之忍不住正色道:“……前辈可是当代太平道主?”

       卫渊回答道:“当代道主?自然不是。”

       “况且也当不起前辈二字。”

       葛岩之怔住,声音都微微提高了几度,道:

       “前……道友不曾修行养颜驻容之术?!”

       卫渊笑言道:“自然不曾。”

       说话间,手机依言靠近了装着九节杖的盒子。

       众人好奇,不知要用何种道法,亦或法坛驱动此宝。

       九节杖如同一块死木头,毫无反应。

       却只听到那声音顿了顿,叹了口气,温和开口道:

       “罢了罢了,且回来吧。”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让众道思绪略微凝滞,旋即便听到低沉之音,众人回头,看到那原本横放在桌上,像是完全没有半点灵性的九节杖突然跃起浮空,其上秘文一一亮起,旋即皆浮现黄色火焰,携带极强气势,直接撞破了旁边窗户,飞到天穹之上。

       九节杖欢喜鸣啸,仿佛一团黄色烈焰升腾。

       转瞬远去。

       屋中数道人面色看着被撞破的窗户,看着远去的黄色流光,默然无言。

       PS:今日第一更,四千七百字,再一次的挣扎作息开始……

       感谢熊孩子的面具的万赏

       卫渊将手机放下,如果说一开始刚刚复苏的九节杖还不能跨越比较长的距离回到他身边,那么此刻接受了十万黄巾最后祝愿和意志,初步复苏灵性的九节杖,已经能够轻易做到这一点。

       只是放下手机时,心中有些古怪,刚刚似乎听到玻璃碎掉的声音?

       还是错觉?

       想了想,卫渊还是抬手牵引一道流风,打开窗户。

       然后才舒舒服服靠着沙发靠垫坐下,打开了信笺,看到了一封用繁体字写的信,随信附赠的两道甲马符证明了写信者的身份,正是曾经借给他马甲符的老人,卫渊默默将信笺读了一遍,终于恍然,是那位老道长,也就是天辰子,受到天师邀请在周围道观巡查。

       本来是为了拜访老友,前往白云观呆了几日,却有些受不得那里的铜臭气。

       可是先前话说的满了,要等待老友破关而出才离开。

       老道士一辈子看重脸面,实在不好意思就这么食言离开。

       所以信中告知卫渊,收到信之后一月之后,就去白云观一趟,借口有事,快快将他老道从这铜臭窝里捞出去,他老道士千恩万谢,给你小子作揖了。

       卫渊读完之后,对于老人的苦恼,有些忍俊不禁,不过也知道老一辈更看重这些东西,所以取出信笺写了回信,然后网上选择了加急快递给送去,信中答应了老道士的要求,又善意提醒了老人,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下手机之类的现代通讯工具。

       他算算时间,猜测这封信应该是好几天之前就已经到了。

       只是一直没有人收,连续送了好几次。

       不过,涉及到了白云观,卫渊又想到了特别行动组搜查山君可能栖身的地方,想了想,先是在手机软件上,将虞姬之事简练告知于张若素,而后给张浩打了个电话,询问山君之事,可有更多进展。

       “山君?”

       电话里的张浩怔了一下,旋即恍然道:“啊,是我疏忽了。”

       他语含抱歉道:“因为这件事情,这几日忙得厉害,都没有来得及和馆主你说,山君之所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并且于前日发动了攻势,调动了特殊材质的狙击枪,以及上百名具备一定道行的修士,发动了总攻。”

       “最后断掉一整片街区的电路,高人以五雷法连续轰杀。”

       “最后成功将山君击毙于道观之内。”

       卫渊怔住:“……被击毙了?!”

       他想到之前山君借助锦羽鸟,假死脱身之事,心中仍旧不敢置信,那极为棘手的古代地祇就这样被击杀,忍不住问道:“确认真的是山君吗?”

       张浩答道:“是的,我们寻到了其遗留物,馆主你之前曾经将一副怪力乱神图卷拓本交给我们,这是以真灵作为遵循痕迹的宝物。以其进行确认,遗留物中具备有山君极浓烈的真灵,而且,道门长辈也在那个道观里找到了一个神像。”

       “里面具备有地祇根本之灵,神像已经被打碎,其中的灵也尽数溃散了。”

       “真灵和地祇之身皆在这里,应该确实是他无疑。”

       卫渊不得不承认张浩的话。

       肉身,真灵,以及高于真灵的地祇之身。

       如果确凿无误都在的话,那基本代表着山君已经魂飞魄散,化作齑粉。

       想到那样狡诈的敌人会是以这样的方式被击杀,卫渊心中众鬼有些异样之感,有种对于敌人已经消失的恍惚和不敢置信,那边张浩又道:

       “因为这山君似乎曾经是龙虎山的祖天师所封印的,所以按照流程,要将这些遗留物送到山上,和典籍进行对比,一切结束之后,封存档案,馆主你如果想要看的话,我可以给你送过去。”

       卫渊回过神来,道:“那么,有劳了。”

       “对了,先前山君是藏匿于哪一出道观?”

       张浩答道:“赤霞观。”

       ………………

       结束和张浩的通话许久。

       卫渊沉吟许久,却未曾思索出不对之处。

       因为山君死之前自己不在,山君也并非死在自己手中。

       作为考核卧虎功绩之一的怪力乱神图录不曾有反应,也很正常。

       而山君先前抛弃肉身,自身处于魂魄灵体状态。

       这种状态本身极为弱小,尤其受到雷法这样刚正神通的克制,死于五雷法下也很正常。

       他也只好暂且将山君的事情放下,顺势掏出几个一元硬币,抛接在手中,在桌子上一抖,三个硬币滴溜溜打转,这个时候他就有些遗憾,太平道真传不擅长这一类卜算天机的手段,否则倒是可以算上一卦。

       医卜巫武这几门里,太平道尤其精擅于医。

       既然想不到山君之死的问题,卫渊只好决定等到山君遗物从正一道带回来时候,再亲自去看,将手中的信笺收好,寄出,打算在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就去白云观转转,顺便将那困于面子里出不来的老道士救出来。

       ………………

       龙虎山,天师府。

       张若素看到卫渊发来的消息,陷入沉默。

       又有一个故人,阔别人间常世已久,短暂要居住在那一条街道,希望能够由天师府安置。

       想到淮水之神,想到了那敢于调侃淮涡水君的女子。

       老天师很想要仰天长叹,问上一问。

       你这个故人,她是不是他所想的那一种?

       老道士年纪大了,有点受不住折腾了。

       但是卫渊既然不曾开口道出姓名,自然是有其隐含考虑,也或许是那一位前辈不喜欢暴露自身,不喜欢和太多人接触,所以才会交由卫渊来沟通此事,而负责安置神州上那些寿数较长,脱离人世太久的修士,本身也是天师府的职责。

       于是他叹息之后,也很快回答。

       卫渊讶异看着手机上猫猫头比划了OK的表情包。

       这么痛快的吗?

       他原本还以为,这位张道友会询问究竟是哪一位前辈,然后他再顺势回答虞姬,这样会让双方之间有所交流,有缓冲,不至于一开口直接提出要求那么干巴巴的,没有余地。

       没想到他这么干脆利落……

       根据张若素的风格,卫渊回了个一黑一白两只猫猫爪子握住的表情包。

       他动作微顿,察觉到气机的变化,站起身来,远空中隐隐有一道黄色火焰气息,很快,就有一道流光直接从打开的窗户里飞回来,是九节杖,此物悬浮卫渊身边,微微震颤,发出低沉声音,卫渊神色温和,伸出手按住九节杖。

       在这一刹那,他再度感受到了隐隐的呼唤。

       不只是施展特定法术的时候会祈求祖师敕令加持,道门一般在早课晚课,修行炼气之前,都要给祖师爷敬香祷告,这会直接指向祖师真灵,在通过符箓起咒施法的时候,可以更快些完成。

       而卫渊已经收回那一世的部分真灵。

       本身道行虽然不足,但是在九节杖加持下,也能隐隐感知到弟子祷文。

       他主动松开手。

       这种状态对于眼下的他而言,弊远大于利。

       思绪微顿,复又想到,有朝一日和那太平道道主对敌的时候,倒是可以想办法用一用九节杖,在对方起咒施法的时候,以太平道次天师的身份,在关键时刻将其打断,运用恰当,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你祈求祖师加持。

       祖师把你的符箓丢了下去,并且表达了嫌弃。

       卫渊思绪微顿,他伸手轻拂九节杖,叹道:

       “终于又回到我手里了啊,老伙计。”

       “算一算,快两千年了。”

       九节杖低声震颤,如在回应。

       ………………

       张若素给自己负责泉市事务的师侄打了个电话。

       将卫渊所说的事情交给师侄处理。

       看上去远远比张若素年纪大许多的老道人讶异,对于安置前辈的事情,他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但是当他看到去往的目的地是那家博物馆的时候,还是思绪微顿,忍不住回忆起了之前的经历。

       先前和自己几位晚辈前去,为门下弟子冒昧冲撞天女之事赔礼。

       却反倒在那博物馆馆主潜层梦境当中,看到了他和霸王交战的一幕。

       老道人对这一经历的感觉,多少有些负责。

       他记得自己年幼时,有穿着红裙的客人负匣上山,自己当时因偷偷看了客人所带的霸王枪而害了一场重病,一朝被蛇咬,数十年过去,老道人此刻对那霸王枪仍旧有些忌惮,心中本不欲去,但是师叔吩咐,他也不好推辞,只好叹息着安慰自己,只是去记录一下暂居的修士。

       本欲顺手卜算一次,却又忍不住哂笑自己,年纪越长越是胆怯。

       不去入梦,自然也和霸王枪牵扯不上关系。

       老道人留下一个字条,带着沈寄风一同前往。

       ……………………

       卫渊认真清理出了一个干净的柜台,然后双手托着,将手中九节杖轻轻放在上面。

       一如过往,找到了纸笔,用碳素笔随意写了一会儿,轻轻放下,压在九节杖底,自顾自忙着将珏带来的花摆放在更为恰当的地方,那一张纸上有几行字,商王青铜爵竭尽全力,方才隐隐看得清楚,旋即失神——

       博物馆藏品。

       太平九节杖。

       吾师年少时手制。

       为杖,行道。

       弟子渊,谨奉行之。

       编号——003。

       PS:今日第二更……缓冲章节,作息啊,赶紧睡觉,赶紧睡觉~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