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禁言已关闭。

       一抹风情:“妈蛋,终于让我们说话了,不是说好了讨论的吗,怎么搞成了访谈节目。

       装腔作势的,不知道还以为你们是哪个台正儿八经搞的一个分析节目!我笑了。”

       红色男爵士:“憋死我了,终于能说话的。其实总结来说,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感情。

       你以为人家给你各种援助,人家就跟你好的穿一条裤子了?别做梦了,那只是暂时的。

       一旦等你不符合人家利益了,一脚踹开你,还得往你身上踩两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要时刻提高警惕。(认真脸)”

       周景微微的顿了一下,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呢,是哪位伟人说的?

       好像是本朝太祖啊!

       那没毛病。

       兰陵小书童:“我说一段我知道的,开罗会议,中英美三国参加。

       美国人面子上过得去,对委员长的态度不错。

       可英国人始终不给面子,即便是三国元首都在场的情况下,英国人也经常让委员长难堪。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种族歧视。

       当时的英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认为:对外国人就应予冷落,如果这个外国人又是非白种人,还应该再踩他一脚。

       是你以为入了美国国籍成美国人了,入了英国国籍就是英国人了?

       错,实际上,除非你把皮扒了,换成白皮,否则你在人家眼里永远是外国人。(狗头保命)”

       呃……有道理,人种歧视即便嘴上不说,也会根植在人的心里。

       在汉人世界鼎盛的唐汉时期,把黑人叫做昆仑奴,白人好像是白番?反正带点歧视的意思。

       而近代工业革命起源于欧洲,那里渐渐的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掌握话语权的成为了白人,谁会遭到歧视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等到哪一天,这片古老的大地崛起一个新的强盛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的中心,荣誉感自豪感又会属于这个更加强盛的民族。  

       周景有幸出生在哪个时代,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所以他跟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不同,面对外国人没有自卑畏惧之类的想法。

       一切都要感谢革命先烈,如果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一个强大富饶的国家,让中国人民都站起来,恐怕到了21世纪,中国人的脊梁骨还是弯着的。

       不言只字:“既然大家都分享了,我也分享一段,关于委员长夫人的事情。

       众所周知,“国母”也是个优秀的女人,信奉基督教,讲的一口流利的英语,政治手腕很厉害。

       42年底,她以治疗皮肤病为由飞往美国,其实是为了劝说美国政府给予更多的帮助。

       在纽约医院住院4个月以后,“国母”接受了白宫罗斯福夫妇的款待,时间为一个星期。

       之后在罗斯福夫妇的安排下,在议院发表了演讲,这次演讲十分重要,取得了卓尔有效的成果。

       动人的外表,在加上她那口流利的英语,和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博得了很多美国人的欢心。

       但是演讲除外,罗斯福还发现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演讲活动结束以后,罗斯福在家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家庭宴会,来为她庆祝。

       就在大家聊的都开心的时候,罗斯福突然向她提出了一个问题:蒋和您是如何对待战时工人的罢工?

       宋听后先是沉默不语,后用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在自己的脖子上比划了一下,意思就是“杀头”。

       周围在场的人看后皆大惊失色,罗斯福也觉得尴尬和恐怖,他没想到这位看上去优雅的女性,内心是那么狠毒。

       后来罗斯福还对人说:宋是一个像铁一样的女人。(请说说你们的感想!)”

       似乎都被“国母”这种冷酷的态度吓到了,群里沉寂了好一会儿。

       还是一抹风情率先发言:“这个女人跟慈禧有的一拼,我们不能否认她的优秀,但绝不会认可她这种行为、态度。这简直是不把人当人看,太可恶了!(愤怒脸)”

       抱抱君也气愤的发言道:“不把人民当人看,还想让弟兄们卖命,做梦。对了,抗战胜利后,周师座可是要明智选择啊!”

       周景:“………”

       考虑的不是太远了吗?还是顾眼前吧!

       ……

       ……

       其实,训练部队修身养息并不代表没有战争,在1943年的春天,野人山的战争早就打响了。

       驻印度远征军的先头部队,是新编38师的114团。

       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消灭盘踞在野人山,及胡康河谷之敌。掩护独立工兵第10、第11团,美国工兵两个团,及独立工兵三个营,完成修筑中印公路首段的任务。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和弹药,携带了齐全的通讯设施,但是仍然不足以应对丛林中的状况。

       他们在丛林里时常迷路,需要美军飞机不时从空中指点路线。

       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行军,114团才抵达柏察海,在卡拉卡一带修建防御阵地,等待后续部队的抵达。

       当时,日军第18师团正盘踞在缅甸北部。说起来日军第18师团,很多人都有印象,因为这是个臭名昭著的师团。

       我之仇寇,彼之英雄。

       日军第18师团,先后参加了进攻上海,南京,香港的作战。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攻陷印度支那,马来亚,新加坡,泰国。

       这支师团在日本国内赞誉极高,被奉为常胜师团,牛逼哄哄的不得了。

       师团长是日本田中新一中将,他得知中国驻印军抵达的消息后,立即命令麾下的114联队拼命抵抗,企图再次将中国军队逼退到野人山当中。

       抱抱君又问:“作战的重要性我们已经了解,那您能否为我们讲讲这次作战的难度呢?跟一般的战斗有什么区别。”

       当然没有问题,跟群里面这帮书友吹牛打屁之前,周景还真跟龙文章搞过一次兵棋推演。

       野人山的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在这里作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周景站在日军方面,指挥114联队,龙文章则指挥114团。

       周景一上来就来了个当头棒喝。

       这个时候,日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开战之初的劲头没有了,飞机大炮坦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不过驻印远征军。

       不过,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野人山这里打仗,日本人是占了地利的便宜了。

       由于森林的特殊限制,飞机、坦克、大炮等机械化部队和重型武器完全失去威力,常常是小规模的接触战。

       双方均分为若干战斗小组,如同林中小溪,蜿蜒前进,以搜索对方据点,然后寻觅攻守得宜之地势,构筑工事,各个击破。

       这便是令军事家极其头痛的森林战术。

       拿着红色小旗的龙文章直接傻眼了,气得想骂娘。

       攻打龙陵县城的时候,他可是体会到了有飞机支援是个什么感觉。

       那简直爽得没边儿了。

       要是动一动身子,飞机大炮坦克一拥而上,直接一路碾压过去,简直不要太爽。

       可现在,突然告诉他,你这些优势都用不着,那绝对让人痛苦的要死。

       小规模渗透就渗透呗!龙文章也没辙,只能继续用这种苦逼的方式推进。

       周景轻蔑一笑,第二招来了!

       茂密的树叶遮天蔽日,四处一片黑暗,常常是敌我搜索部队遭遇,但闻其声,不见其人。

       只能靠听觉和直觉作战,靠双方对地形熟悉程度,和个人作战素质决定生死存亡。

       在这一方面,率先抵达的日军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小赚一点便宜。

       龙文章:怒气积攒中……

       周景正思索着抛出下一个难题,龙文章的怒气爆发了,大喝一声:“粮食!”

       这场战斗不是一天两天能结束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而且人要打仗的,没有闲时间去捕猎摘果子吃,那也不够。

       盟军的部队可以依靠飞机空投,日军已经丧失了制空权,吃土吧!

       老实讲,周景一开始还被难住了,不过谁让他能去重庆那边听详细的战况汇报,龙文章却无法得知呢!

       提前知道了答案,还有什么难的呢!

       周景随意的扔下一只太阳旗,“哼,我们陆军的马鹿,吃草也能打仗。

       没错,制空权是没有的,意味着基本没有空投。但是你们的空头就能轻易到手吗?

       白日做梦!

       空投常常受到天气限制,弹药、粮食,你别妄想能及时到达。

       而且,不是说你们的飞机投下来物资就归你们,那玩意儿得看谁能抢得到,谁能抢到就是谁的。

       大不了就派兵打呗,争夺粮食打出狗脑子,反正他们都要为天皇献身,早一点晚一点无所谓。”

       龙文章被周景的无耻气得说不出话了,这也太无赖了吧!竟然还能这样?

       细想开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以小日本的疯狂,忍耐力,绝逼是能撑住的。而且指望飞机把物资能直接投到你脚底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把物资空投到敌人阵地上的事情,那是常有的事儿。重要的是别把炸弹投到自己人头上,那就阿弥陀佛了。

       这一次,龙文章算是略占优势,小胜一点。

       可周景马上又抛出了4个老k,饮水问题。

       日军率先抵达,而且是在向后撤退,保障饮水问题是有一定优势的。

       而孙立人他们作为进攻的一方,常常是占领一个山头或一片树林,却没水源,吃水也靠空投。

       吃水都得靠空投,这是不是问题呢!

       龙文章笑了,十分冷静的说:“师座,这和粮食是一样的问题。你们部署在一线的部队,储存的那点水总不能无限用吧!

       他们也得收集水资源,大不了还是打。取水时,为争夺一捅水,打得你死我活。

       桶那玩意儿也扛不住子弹,说不定最后是桶破水流一场空。

       而且据我所知,蚂蚁穴地下可以掘得泉水,饮水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周景微微一怔,还真被龙文章给说中了。可那是战争打了俩个月才有的事情,远征军士兵们发现,在蚂蚁穴地下可掘得泉水,饮水问题才稍有好转。

       是可龙文章怎么想到的呢?

       周景忽然发现龙文章嘴角那丝微不可察的笑容,沙盘一侧收拾旗帜的孟烦了偷偷的低下了头。

       “嘶,原来是出内鬼了!”周景自语道。

       孟烦了跟他去过一次重庆,那次谈论这件事情的沙龙聚会他也在。

       好吧,该扔一个王炸,展示一下实力了。

       孙子兵法地利篇有言:………有利地形先到先得。

       日军先抵达战场,作为防守的一方,自然选择防守有利的地势。

       野人山那里多山地,守军居高临下,只需用少量配置,便可控制远近。

       周景得意洋洋的说:“天门山你也守过,知道山头有多难攻,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没有办法,那就认输好了,我告诉你答案。”

       这个情报孟烦了应该不知道,因为关于这个情报的汇报,是之前的很早的一次集团军军事会议透露的。

       周景也从未跟其他人讲过。

       孟烦了注视着低头沉思的龙文章,其实他也想不明白,怎样才能避免这一劣势呢?

       这里不是战场,没有战场的环境,对于许多细节就没有把握,光靠空想是很难想得出来的。

       如果周景不说最后那句嘲讽的话,龙文章兴许还会认输。可是周景都那样说了,龙文章代表着中国军队来推演,他是绝对不会轻言放弃的,更不会认输的。

       三个人一直在房间里呆着,周景那杯茶都添了5次水了,他正要拿起来喝,龙文章一拍大腿,“我知道了!”

       周景差点没一口水喷出去,咽了茶水好奇的问:“大惊小怪的,你知道什么了?”

       “我知道是怎么解决的了。”龙文章身上冒着一种劲头,是兴奋的劲头。

       他说:“野人山的丛林里,白天虽然视线不佳,但还有些视野,对于进攻的一方是大大的不利。

       可是在夜间,谁还能看不着谁呀?小日本恐怕也只能用听觉守卫,视觉无能为力了。

       所以我们只需要采取白天警卫,夜里攻击之战术。小日本儿的地形优势也基本等于没有了。”

       龙文章的推断让周景心生佩服,因为他当时是直接得到答案,所以他无从估计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想出来。

       但他知道,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进攻战术。

       在这一点上龙文章是合格的,要比那些死板平庸的指挥官强出不止一筹。

       周景放下茶碗,走到龙文章身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答对了,你赢了,这也是孙立人将军的应对策略。”

       其后,远征军其实还有一个难题,野人山区毒蛇猛兽成群,那也是很令人头痛的。

       先头部队一面与日军周旋,一面还得应付各种野兽的袭击。

       周景听人说过一些,最初进入野人山时,一只大象深夜闻入营地,被哨兵用枪打死。

       一天深夜,有个二等兵在站岗时,忽听附近芦草丛林中有声音,以为是敌人,开枪后才发现是一只老虎。

       虽然也给远征军造成了不少麻烦,但是对于勤劳刻苦的中国人来说,那都能克服。

       兵棋推演告一段落,而现实中的战斗自然没有推演那么简单。战争总是充满残酷和意外的。

       当时,在野人山担任防务的是帕恩塞上校,率领的英军约1000余人,驻扎在唐卡家。

       日军因屡袭驻印军未得遥,便改变目标出击唐卡家的英军。

       殖民地的英军还是一如既往的拖后腿,没怎么打就又被围困了,急向孙立人将军求援。

       114团团长李鸿上校,奉命率部增援,战士们英勇进攻,一连夺回几个山头。

       而敌人连病带伤,死了一半多,承受不住退却了,此后便改为小股骚扰。

       第114团掩护英军撤退到百察海,接替了英军在百察海和唐卡家的防务。

       与此同时,日军还对野人山入印的门户塔家铺,发动过一次猛烈的攻击。

       驻印军由于运输困难,以少量弹药与日军连战数昼夜,终于击退敌人。

       经过这次沉重打击后,日军再也不敢进窥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了。

       3月下旬,中国军队进入野人山。

       敌人常是3人为一组,在大树顶上布置机枪阵地,将弹药给养悬挂在树枝上,并利用树枝条搭成吊铺,可连续几日不着地。

       树与树之间架设系有警铃的拉绳,使战斗小组连成一片,互递情报。

       如遇第114团摸索部队摸进火网时,双方战斗打响,敌人则沿着事先架好的绳索桥转移到另一棵树上,以扰乱对方的射击目标。

       有时敌人利用合抱之树干中间的空洞,身披伪装,隐于树后,枪口朝路口或河流渡头,寻机向第114团尖兵队射击。

       有时利用自然草丛,埋伏若干小组。虽然主力撤退,仍按兵不动,伺机向前进部队射击。

       往往先头部队已前进几十里,后面的部队仍须严密搜索日军残存的战斗小组。

       真是人一入山林处处为战场。

       从1943年的3月,到10月份,第114团官兵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经过8个月黑暗和泥沼中的生活,抵抗着疟蚊,蚂蟥和敌人的袭击,

       终于赶走了山中的日军,开辟出一条路基,完成了掩护工兵和开山机注入的艰巨任务。

       当时,孙立人带着114团出发时,有一位英国少校曾打赌:“你们部队想从野人山打出去,还要掩护中国和美国工兵修筑一条中印公路?

       我想,不要说这条公路没法子修成,恐怕连你们部队也没法子爬过这一做野人山啊!”

       打赌的这位英国少校做梦也没有想到,仅8个月不到的时间,第114团官兵竟然凭着一支枪,一条毛毯和两条腿。

       跨过人烟绝迹,毒蛇、猛兽横行的荒区,胜利的越过野人山。

       一条坦荡的公路也奇迹般的穿过了丛林,爬过了山头,向东延伸,一直通到胡康河谷的瓦拉渣,创造了军事史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

       一个团规模的争夺战,只是整个战役的开头,胡康河谷才是这场战役的争夺点。

       胡康河谷也是也野人山的一部分,它是一个东西宽20~7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的山间盆地。

       河谷中河流纵横,其中坐落着于邦家,太白家,孟关和瓦鲁班等几个村镇。

       这里是日军主要据点,和修建中的中印公路的必经地点。

       整个盆地一到雨季便成为一片汪洋,到了旱季又瘴疠流行。

       胡康河谷的缅甸语名字,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

       孙立人将军的38师,和廖建楚的新22师分左右两路,向着胡康河谷的行政中心孟关挺进。

       然而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差错,差点让一个团的兵力万劫不复。

       抱抱君:“我猜,又要乳英了是不是?”

       “没错,猜的真准。”

       周景都想替他鼓掌了。

       驻印军的总指挥部,根据英方提供的错误情报,认为胡康河谷一带只有少数的日军。

       38师112团没有多加确认,就采用了英方的情报。在向胡康河谷的日军发动进攻后,112团才发现敌人的火力很猛,恐怕情报有误。

       于是不得不请求总指挥部调兵增援,但是总指挥部参谋长波德诺将军,认为英国的情报没有问题,是112团夸大其词,日军的兵力不多,不同意调兵增援。

       抱抱君:“那么敌人到底有多少兵力呢?是真的如英方情报所说兵力很少吗?”

       “扯淡,实际上112团一个团,是在跟日军第18师团的主力,第55、56两个联队交战。

       这是主力联队,在抗战之初,一个联队打垮中央军几个师,撵着几万人跑。

       虽说112团是美械装备团,与开战之初的中央军不可同日而语。

       可让他们1对2,进攻配备了山炮重炮,还有坚固的工事可以作为凭借的,两个主力联队。

       开无双也打不赢啊!”

       如果周景是孙立人,他都想往提供情报的英国人脸上吐唾沫了,拔枪决斗都不为过。

       抱抱君捧哏做的不错,继续问:“那后来呢?”

       PS:6000字。

       完成了(8/1)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