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大延现在打得火热。

       事实上。

       在南庆境内,并没有大肆宣扬,原因很简单,无论国家战略如何,本国百姓其实对于出兵国外有抵触。

       除非是深仇大恨。

       显然。

       南庆和大延没有你死我活的仇恨。

       因此。

       只有散播,而交通不便,地域交流本就缓慢。

       加上百姓们最近也很忙,很少人去关注大延。

       而且有更大的事情让其在乎。

       ---春耕。

       。。

       三沟镇。

       清晨。

       赵奇一如往常的起床,烧火,做饭,匆匆吃完,便是例行巡视一下村里,作为驻村办事员,这是日常。

       “赵办,早!”

       “早!”

       “......”

       村民们很早就起来,在田间地头忙碌。

       见到赵奇,一个个都很热情的打招呼。

       脸上全是开心的神色。

       经过快一个月的忙碌,整个村里的耕地,已经完全重新规划好了,之前觉得没必要,但规划完后一看。

       嗯,真不错!

       规整。

       整体看上去甚至带着一种美感。

       一家两扇地,不完全是一整块,毕竟有好田与差田之别,但按照一定标准折算,总数依旧是两扇土地。

       非常公平。

       分到田后,不到十日,田契也下来了。

       拿着代表使用权的契约,很多人哭了。

       一块不纳税的耕地,从未有过的好事。

       “新朝简直太好了,像是做梦一样。”

       “。。。”

       “两扇天田,还不用纳税,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

       有了田,就安了心,日子也有了盼头,就差把新朝供起来了,对比之下,前朝简直是腐朽到不堪入目。

       谁要是现在敢说一句前朝的好话,大概率会被打。

       。。

       经过培训,赵奇也算是拥有一定种田的经验,甚至镇上还给驻村组分配了一块耕地,就在活动中心周边。

       可以种种蔬菜水果。

       溜达了一圈。

       见没啥需要处理的,他便回到驻地。

       这里已经按照图纸挖好了地基,就等材料来。

       无奈的是,目前材料紧缺,到处都在搞基建,还没轮到村里面。

       即使是村村通工程,现在也只是弄好了土基。

       按理来说。

       建个木头房子,周围砍树都行。

       然而。

       新朝的建筑标准极高,作为村民活动中心,将不会采用全木结构,而是砖石,理由是可作为临时避难所。

       避难?

       啥难?

       不知!

       但听着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

       只是,整个南庆的村子都这样,成本得高到什么程度?

       估计是一个天文数字。

       好在不用自己去操心,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之前挖地基的钱也体现在上月俸禄中,让人心情十分不错。

       回到住所。

       换了身衣。

       下地干活。

       分配给驻村工作组的耕地,需要他们自己动手,面积有六扇,主要在周围,倒是不求产量,但也不能荒着。

       粮食。

       蔬菜。

       水果。

       甚至搞一点养殖都行。

       自己种,自己吃。

       镇守大人给的理由很简单:基层工作,不能脱离民众,不能五谷不分,不能四体不勤,不能高高在上。

       巴拉一堆。

       总之不能闲着,必须动起来。

       就为了这。

       赵奇就听说一些办事员辞职了,觉得不该读书人做。

       但有些还是坚持了下来,如他自己,觉得这没有啥,读书人就可以坐在那里,整天指挥别人忙东忙西?

       这是什么道理?

       至少,父母早出晚归的摆摊,让赵奇知道,没有勤劳,没有努力,父母哪有钱把自己养大还送去念书?

       因此,和那些读了书,就想指挥人一辈子的观念,格格不入。

       他很喜欢这份工作。

       。。

       此时的驻村工作组,已经不止最初他一个办事员和几个士兵,还多了两个人,都是镇上新分配下来的。

       ---实习办事员!

       事实上,办事员并非一个职位,而是一个级别。

       三个月实习后可以转正,成为正式办事员,又一年后,可升为高级办事员。

       驻村工作组组长必须高级办事员担任,因此,只是正式办事员的赵奇,这个组长之位,还有点点高配。

       主要还是缺人。

       但就如州、府各大机构一样。

       职位可以让你先干,但级别却不是一下授予,很多州府中层管理,名头挺大,但级别却和赵奇一个样。

       职级和职位,在新朝初期,并未完全匹配。

       但相对来说,一开始就任命的中高层人员,职级提升会快一些,但也有限。

       这次派来村里的两个人中。

       一个念过书,一个当过兵。

       前一个属于刚毕业,完成原先学堂的学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参加考试和合格后,被派来村里。

       服从分配,这是基本要求。

       对此。

       其也没啥怨言,无非是条件.....

       额!

       来之前这么想,但抵达之后发现,好像也不是太苦。

       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在预期以上。

       上头说了,基层工作满年限,可以调回城里。

       因此,也就忍了。

       。。

       后一个来自于南庆军,受伤退役,由于扫盲,加上努力学习,倒是认识不少字,退役后直接转业地方。

       实话。

       惊喜!

       没想到有机会当办事员。

       虽然规矩不少,但这等于是有资格走上从政的道路,尽管好像一天挺累的,一点没有特权人士的感觉。

       可也算超出预料,很珍惜。

       十分努力。

       希望尽快成为正式办事员。

       可一想到两个月后的考试,顿时一阵无奈。

       考试,现在几乎成了南庆公务人员体系中的一个小噩梦。

       不仅仅是他。

       赵奇以及其他驻村士兵,也都面临定期考试,主要是一些基本知识和规章制度,不少人晚上都在啃书。

       别说,掌握知识的感觉不错。

       只是一想到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是如此,不禁有点无语。

       真要那样。

       估计还没一个农民过得潇洒自在。

       两扇地。

       一栋房。

       一家人。

       日子估计比当官轻松,至于升官发财之类的固有观念,在了解到新朝整个体系运转极致后,渐渐变淡。

       因为真的没啥漏洞钻。

       监察院的监督机制,比前朝强百倍。

       四大院。

       几乎都是垂直管理,即使是一州牧,也无法决定下面一个县上监察院的人事任命,连建议之权都没有。

       而且任何人都能向监察院去举报。

       遇到不公。

       违法乱纪。

       ......

       全都可以去举报,会有人去调查。

       因此。

       就算当上州牧,也无法为所欲为。

       一时间,对于当官,很多带着希望进来的人,只能长叹一声,之前辞职的不少办事员,多是这个原因。

       觉得升上去也没啥意思。

       新朝的组织原则并非原籍任命,而是十分喜欢异地。

       连光耀乡里都做不到,发财升官,又有多少的意义?

       还不如就近找个活计,日子都比当差好上一些,至少规矩没有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