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口茶,静一静。

       打开电脑。

       班主任赶紧上网查了一下,搜索舒甫,百度的首页瞬间被同类型标题占满,全都是胡润和首富的字眼。

       事实上。

       以前办公室只有一台公用电脑。

       然而。

       今年开学学校每个老师配一台,相当奢侈,听说是捐教学楼的时候配套捐的,也听说是舒甫拉的投资。

       现在才知道。

       哪里是拉的,完全就是舒甫捐的。

       点开第一个索引。

       “唉!”

       “谁能想到......”

       “两千多亿,这也太......”

       “。。。”

       看着新闻内容,班主任久久收不回目光,即使到现在,也有点难以相信舒甫一跃成为了华夏最富的人。

       尽管只是身价,不是现金。

       但。

       依旧令人震撼。

       富豪榜上,哪个是靠现金排上去的?还不是企业价值。

       领航的五百亿美元,是已经被各路投资者认可的价值。

       别的不说,就说领航今年的利润,媒体估计至少四百亿人民币,甚至更多。

       想到这。

       班主任就是一阵感慨,太优秀了!

       “看啥呢?”

       这时,一个同事上完课回来,不由一问。

       班主任:“新闻。”

       “什么新闻?我看看。”

       凑过去一看。

       “首富?两千三百亿人民币?这谁啊,好厉害,去年第一我记得才三百五十亿,只是今年第一的零头。”

       那位老师惊讶地说道。

       三百五十亿,他记得很清楚,关注去年新闻的那天,他正好丢了三百五十块钱。

       当时心疼坏了!

       闻言。

       舒甫的班主任苦笑,就是这么厉害。

       鼠标滑动。

       页面上翻。

       刷!

       出现榜单。

       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舒甫?竟然同名。”男老师惊讶道。

       然而下一秒,眼睛瞪圆,因为榜单表上有年龄和籍贯等信息。

       十九岁。

       明山市。

       这.....

       他瞪大眼睛看着屏幕,再看看舒甫的班主任。

       “没错。”

       “舒甫!”

       “今年的高考状元,考上清华的那个。”

       “。。。”

       很快,一声尖叫在办公室响起,吓了陆续下课回来的老师们一跳,不一会儿,又是一阵阵惊讶声响起。

       。。

       记者离去,廖方在办公室来回走动,拿出手机,又放下了。

       本想给舒甫打电话,但一想人家估计很忙。

       以前舒甫说忙,他撇嘴。

       忙?

       咸鱼还差不多,是借口。

       而现在。

       已经没有了怀疑,开玩笑,领航科技那么大的公司要管理,人家能抽出时间来考试,已经是很不错了。

       至于开店,那是真正的爱好。

       否则。

       领航一天挣上亿,木刻店才能赚多少?

       。。

       离开学校。

       记者们赶往舒甫的家。

       嗯?

       来到地方的时候,见到处是废墟,这才想起来这一片在拆迁,不过还是有些没有被拆掉,一看门牌号。

       咦!

       还有的房子没拆。

       看来和舒甫是邻居,到门前时,可以看到门口有人,见到记者,其瞬间警惕了起来。

       “你们来干什么?”

       直接质问他们。

       记者赶紧道,“你是这里的住户?”

       “对。”

       “你旁边这个是舒家吗?”

       “啊?”

       以为是问他,怎么问舒家了。

       一想到舒甫,他就有点气闷。

       当初想要忽悠舒甫加入自己的发财大计。

       不料当天就被一个‘受害者’找上门,当着街坊邻居的面,一顿暴打,脸都扇肿了,简直是颜面扫地。

       发财计划只能破产,后来还听说舒甫的作品卖了大钱。

       想借来花花,竟然不给。

       可恶!

       一点邻里的情谊都不讲。

       心里怨气十足。

       “请问,那以前是住的舒家吗?”记者指着旁边的废墟,又问了一遍。

       “是的!”

       “。。。”

       “对舒甫,你怎么看?”记者又问。

       “小气!”

       “吝啬!”

       “有了钱,也不知道帮一下邻里。”

       “。。。”

       面对眼前之人的吐槽,女记者翻着白眼,先不说人家有没有义务,即使帮,你这样的,也根本不值当。

       只知道在背后嚼舌根,太没品了。

       越说越起劲。

       “总之,舒甫这人不行,格局太小,上次我还找他合伙做生意,那么好的项目,竟然直接就给拒绝了。”

       “眼光浅薄。”

       “一辈子只能当个木匠。”

       “。。。”

       吐槽起来,没完没了。

       “好了,再见。”

       听到这里。

       记者摆手,让摄像大哥关机,已经完全听不下去了。

       眼光浅薄?

       格局太小?

       你确定咱说的是同一个人。

       眼光浅,能做到华夏首富?

       抹黑也不是这么个抹黑法,满嘴胡扯。

       正在这时。

       一队人来。

       还以为记者是暗访钉子户。

       “不是,我们只是......”记者解释了一下,对方松了口气,那就好,这种事,记者参与进来会很麻烦的。

       在记者的询问下,他们告知了周围搬走邻居的住处。

       “舒甫平时和哪家关系较好?”记者问舒甫那邻居。

       “对门的程家。”

       有点不满,我还没说完呢。

       “谢谢!”

       在名单上一找,发现了一个烧烤店,女记者赶紧离开。

       时间不早,晚上就得上新闻,加上制作也需要时间,不能浪费在这。

       没空听这人哔哔。

       不久。

       来到程家的烧烤店,现在是上午,刚开业,但没有生意,夫妇俩在准备食材,心里高兴,近来赚不少。

       比以前那个修自行车的摊位好太多。

       而且儿子的婚事也算有着落,一番商量,女方远嫁过来。

       两边各办一次酒席。

       时间就在十二月份。

       “你好!”

       看到记者和摄像进来,夫妇俩一愣,顿时有点紧张起来。

       不会来曝光什么的吧,但店里没什么问题啊!

       食材新鲜。

       卫生达标。

       证件齐全。

       “请问是程先生吗?”

       “对。”

       “您和舒甫认识吧。”

       “认识。”

       程父心里咯噔一声,不会是舒甫犯事了吧?

       “别紧张,就是简单问些问题。”

       接下来的采访,让两人微微松了口气,当然是可劲的夸。

       懂事。

       善良。

       坚强。

       独立。

       学习好。

       手艺好。

       做饭也是一绝,就连烧烤店的作料,都是舒甫给的,可以说,整个人差点夸上天,这也是记者想要的。

       很满意,这才是好邻居,也是上头要的。

       越听,女记者也是两眼放光,太优秀了!

       关键是......好看!

       在目前华夏的大企业家里,舒甫的颜值,没有对手,估计,光是这张脸,就能让国内无数女孩子惦记。

       成为粉丝。

       有钱。

       有貌。

       有才。

       简直不要太完美,那些作品曝出,估计要圈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