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延帝都。

       快马加鞭。

       终于。

       百城和千寨的使官收到了来自元城的指令,带着任务,觐见陆晋,想让其撤销对一些‘池鱼’的惩罚。

       理由还十分的充分。

       一、那些人的确冤枉,只是去元城度假。

       二、很多是世袭贵族,一代代皇帝册封,一竿子打死,有点不太合适。

       三、新皇初登基,普天同庆,一点小错,应当宽恕。

       四、为天下表率,体现仁厚。

       五、。。。

       总之。

       百城和千寨列举了十条理由,想要借此说服陆晋,每一条都很有道理,要是一般皇帝,估计会被说服。

       然而,陆晋不在一般之列。

       看着下方众人,呵呵一笑,缓缓开口道:

       “为了想出这些理由,各位也是辛苦了。”

       “。。。”

       使者们心道:没错,的确事挺费脑子的。

       见陆晋脸上的笑意,想来是应该成功了。

       只是,下一秒,他们知道自己想多。

       “此命令,只要本皇在位一天,就不会收回,诸位有一百条说头,帮那些人讲情,但本皇只坚信一点。”

       陆晋顿了顿,看着台下。

       “危难之际,无论以任何理由不与大延同患难,都是一种背叛。”

       “不,可,宽,恕!”

       四个字,表现出坚定的态度。

       闻言。

       朝堂的大臣们当然立即支持。

       “臣附议!”

       声音相当整齐。

       看到君臣一心,百城和千寨的使者苦笑,的确,那些勋贵可以为逃去元城找一百个,甚至一千个理由。

       但事实不可改变,借口,终究站不住脚。

       陆晋这一个理由,就足以击溃所有狡辩。

       勋贵。

       享受帝国的特权,但危难时拍屁股走人,完全是毫无道义的行为,陆晋死咬着这一条不放,谁能说啥?

       “好了,这件事,不可能有回旋的余地。”

       “接下来,还是好好帮助本皇处理真正重要的事。”

       一听。

       使者们精神一震。

       的确。

       还有事情更重要,那群勋贵,看来是真的没救了。

       如今四十万大军已经抵达帝都,驻扎在西面五十里。

       接下来需要做一件事。

       ---监督南庆军的撤退。

       非一下子全面撤。

       而是从帝都开始,一步步来。

       宫防。

       城防。

       外防。

       这些要务,现在还在南庆军手里,放在以前,完全不可想象,一个帝国的首都防御竟然被邻国所控制。

       现在却是真实发生,比话本还邪门!

       这些天,通过收编,陆晋手上也算聚集了一批力量,将会逐步接管帝都防御,同时外派去各个地方上。

       州军。

       府兵。

       县守。

       大延地方上的叁级地方军事体系,还残存有不少。

       有些还没被藩王策反,就被南庆攻下,暂时接管。

       这一股力量,是接下来重组大延军事防务的重点。

       得好好看着,可不能被南庆钻了空子。

       目光看向不远的南庆使者,下巴不由抬高了一些。

       之前手下没人,见到南庆使者,着实腰板不够直。

       现在,咱有四十万大军做后盾,心里顿时有底气,说话都能硬气几分。

       “帝都城防,明日开始移交给中枢军府。”

       “镇东府大将军项良,已经就地上任,其他三大军府的大将军,后日开始,陆续去各地接管当地军务,组建军府。”

       “。。。”

       “每一路随同两万士兵,可行?”陆晋问两方。

       “没问题!”

       百城和千寨使者忙道。

       每一个军府大将军的上任,双方派两万军队护送,可以说,陆晋把对南庆的‘戒备’已经毫无遮掩了。

       很好!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随后。

       又沟通了一些细节,完善了交接的流程。

       这次派来的四十万大军,有二十多万会跟随大延一些新任各地的军、政长官上任,明面说保护其安全。

       事实上,‘大家’都明白,是在防备南宇。

       一场朝会,就此结束。

       。。

       回到使馆。

       书信一封,说明为大延一些旧贵说情的事,绝无转圜余地,接着就是联系赶来的将士,开始分配任务。

       四十万大军在城西优哉游哉。

       几乎没什么戒备,权当旅游。

       由于皇子混战,加上后面藩王加入,整个帝都周围几乎成了修罗场一般,到处都是血迹和破败的痕迹。

       一时间,士兵们不由得心颤。

       百年和平。

       他们真心没见过大型战争场面,只听说书的提起过。

       。。

       朝会结束一小时后,王宫之中。

       正殿内。

       一群皇亲国戚来求职,见陆晋铁了心,他们也不再祈求收回诏令,而是开始谋后路,不然汤都没有了。

       帝国混战。

       他们没跑。

       虽然不是想要共患难,却也留了下来。

       因此,应该不至于被牵连。

       “嗯!”

       “好!”

       “具体职位,有什么要求?”陆晋看着他们,微笑道。

       “陛下做主!”

       一群人把球提了回去。

       如今,几乎朝堂和地方上的重要职位,都有人了,其他的也不知道哪儿还有空,索性让陆晋看着办吧。

       再怎么,咱身份还在,也曾履历过一些职位。

       想来也不会太差。

       “行!”陆晋笑着点头。

       “皇庄缺人,正好各位有这份心,就去那帮忙吧。”

       “。。。”

       闻听此言,集体傻眼。

       皇庄?

       那不是种地的地方嘛?他们上来要官的。

       “陛下.....”

       有的正要说自己能担当更大的重任,放在皇庄,是大材小用。

       陆晋却不想听,摆手道:“行了!”

       “此事就这么决定了,皇族近亲,更要身先士卒,为天下表率,吃,乃是民间最大的事,也最是重要。”

       “怎么,莫非认为此事轻贱?”陆晋语气一冷。

       “。。。”

       下方皇室成员的确是这么认为的,但却不敢说。

       沉默应对。

       “看来,大延皇族的教育,是失败的。”陆晋忽然一叹。

       “既然如此,未来三年,就罚你们在皇庄种地,如果还不尊重供你们吃喝的这份职业,那就继续三年。”

       “不!”

       “陛下,不要啊!”

       “我们知道错了。”

       “。。。”

       一个个直接慌了神。

       本来以为是去皇庄当管事,现在变成了亲自下地,如何能受得了?

       纷纷哀求,但陆晋根本不理会这些。

       一挥手,禁军把他们带走。

       按照陆晋的命令,送去皇庄,没有召见,不得进宫。

       顿时,哭喊一片。

       三年!

       那可是三年。

       早知道就不来求什么官,在家躺着不香吗?现在好了,被限制在皇庄,连皇家别院都不允许回去,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