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整合斯柯达
自从捷克被并入帝国以后,当年的奥匈帝国和捷克第一大军工企业,也是出了克虏伯以外欧洲第二大军工企业,捷克斯柯达兵工厂也就落入了帝国的手中,受到了帝国技术情报局的直接监管。
最初的半年以来,这里本身的自主研发工作几乎陷入瘫痪,克虏伯、莱茵金属和战争造船厂的工程师和负责人们纷至沓来,如饥似渴地拼命吸收这个企业的一切成果互通有无,德国在上一场战斗后受到的压制让克虏伯和莱茵金属都有很多技术盲点需要补完。
历史上德国1938年底才吞并的捷克,1939年就全面开战了,因此没有机会把斯柯达为代表的奥系rì耳曼人的工业jīng华完全吸收,只能把斯柯达当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军工生产厂家——后来大范围生产的“捷克造轻机枪”、“38T坦克”、“追猎者驱逐战车”和种类繁多的捷克规格火炮都是斯柯达兵工厂的产品。
但是现在,这套庞大的军工产业体系被提前三年纳入了帝国的控制——在帝国的军备还处在研发积累而不是大规模生产的阶段。那么彻底深挖吃透斯柯达体系的研发实力使其融入帝国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维勒安是第一个想到全面整合斯柯达的,不过不是唯一一个,从1935年开始,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少将、以及克虏伯、莱茵金属、戴姆勒奔驰、BM的高膛压反坦克炮的事情,难道我还要告诉你么?”维勒安威严地转过头去,一句冷冰冰的威慑就让质疑者乖乖的闭嘴了,“记住,在将来给元首的报告中,要记得把刚才我说的那句关于俄国坦克的情报原原本本写上去——就说是我说的。还有什么疑问么?”
“呃,没有了,阁下您继续。”
“LT-38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我看过大家之前预估的3号坦克和4号坦克的设计,我认为他么的重复xìng实在是太高了——也许是从帝国手中抢订单的需要让大家这么规划了,但是我不认为一种21~22吨的坦克与一种25吨以上的坦克有必要开发两套完全不同的底盘——帝国情报局也许会建议元首将3号坦克的定位进行修改,让其整体吨位降低到12~15吨。否则必然导致坦克底盘研发力量的浪费。”
“可是,帝国对3号坦克的定位是反坦克作战,4号坦克的定位是步兵支援,如果3号的规格被缩减的话,帝国就会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谁说4号坦克就不可以改装成反坦克型号呢?对于坦克来说,只要底盘有足够的空间,引擎有足够的动力,更换主炮是最容易的事情了吧。大家可以看一下技术情报局整理出来的新的设计要求吧,这份材料我会作为建议呈递给元首的。我想强调一点,在装甲领域,通用xìng与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也许过去我们没有这种认识,但是未来必须有。能够用一种底盘完成的工作绝不使用两种底盘。”
在一群企业家的惴惴不安中,他们展开了维勒安为他们设计的那幅伟大蓝图,他们知道自己只能去迎合维勒安的标准化了,没有别的选择。
女生小说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