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北线突破
成群的斯图卡和梅塞斯密特、福克沃尔夫飞机如蔽rì的乌云一样涌过荷比法三国与德国的边境,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了一场教科书式的闪电战前奏轰炸,数以百计的桥梁道路铁路崩毁垮塌,车站和物资集散被吞没在浓烈的弹药殉爆烟雾中。
双方总数达到数千架的空军部队在绵延400公里的边境空域上衔尾追杀奋力撕咬,拖着尾烟坠落的战机犹如两条激斗恶龙崩落的鳞甲,散布着整个空间。
不过得益于英法军队抢占了第一时间进入荷兰比利时的先手之利,所以英法空军在德军的第一波轰炸中损失不大——因为北线大多数的作战飞机在德军越境之前都已经起飞了,所以在德军轰炸法国前沿机场的时候更多只是摧毁了地面设施和油库,超过70座位于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法军机场被摧毁,而飞机大多没有被干掉在地面上。
相反因为英法战斗机的严阵以待,德军在首轮的强行轰炸中还损失了几十架斯图卡轰炸机——虽然联军一方只有英军的喷火III型和法国人的D.520这两款战斗机可以和德军的BF-109G勉强抗衡,其他占总数将近70%的英法旧型号战斗机的xìng能根本不值得一看,更妄论面对德军新锐的F的小口径速shè炮把远在数公里外的大桥打得坑坑洼洼,却无法摧毁它。
下午两点,在空军的人使用“伪集束炸弹”清场了要塞西面陆地通路的地雷带、铁丝网区和机枪支撑点后,德军伞兵开始对埃本埃马尔要塞发动进攻,受限于残余火力点的shè击死角,比利时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仅仅耗费了数十人的伤亡就灵巧的接近到了距离要塞本体不足500米的地方。
这时候,德国人的新式弹药发挥威力的时刻到了——那些cāo作RPG无后坐力炮的德军伞兵把特制的塑形装药战斗部——也就是后世昙花一现的,但是在二战时期却妙用无穷的碎甲弹——装填进发shè筒,然后对着比利时军队那些封闭的火力点发动近距离shè击,随后冲锋,往往一发碎甲弹炸在碉堡或者炮塔工事的正面后,表面上明明没什么伤痕,架设的机枪和火炮却哑了,然后德国人就很轻易地利用这个间隙的时间空档交替掩护快速前进。
碎甲弹是一种原本在大战期间会被英国人发明出来的的反工事弹药,用来破坏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由于它具有一定的反装甲作用,而又可以有效的杀伤人员,后来被作为一种多用途弹装备坦克。其特点是采用塑xìng装药、软金属弹头外壳,用低出膛初速的火炮发shè。发shè后只要弹丸命中坦克或者水泥墙壁,薄薄的弹壳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变形或破碎,里面的塑xìng炸药像膏药一样紧紧粘贴在装甲表面,既不破碎,也不飞散。在延时引信的作用下,粘贴在装甲外面的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以几百亿帕压力作用在装甲上,巨大的应力波传递到装甲内,犹如用锤子敲打墙壁,墙壁未穿透,背面的墙皮却一块快剥落一样,致使内壁落一块几千克重的的蝶形碎片和数十块小碎片。这些碎片在坦克里四处飞溅,将乘员杀伤,设备击坏,外形完好的坦克就此失去战斗力。如果击中的是水泥工事,也可以让外墙不破裂的情况下在内壁崩裂出无数细碎的碎石,把机枪手和炮手打成筛子。
如果要形象一点描述,这种武器的杀伤效用就像是隔山打牛,山是打不坏的,但是山背后的牛就难说了。此刻用来让比利时人的火力支撑点因为人员杀伤而短时间失效,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通过碎甲弹的帮助,德军很快缩短了距离,进入了最后近乎肉搏的接战,德国人最终在控制了几处主要坑道入口的工事后,把火焰喷shè兵运了上来,当喷火器的烈焰随着地底坑道无尽蔓延,烧尽躲藏在里面负隅顽抗的士兵时,比利时人终于崩溃了,残余的人马受不了烈焰的恐怖威胁,失魂落魄地举旗投降。
德军大部队顺利度过了艾伯特运河,突破了列rì防线,并于当rì夜间猛攻烈rì城,在二十年前阻挡了德军十几天的列rì坚城在半夜的猛攻中沦陷了。
(兄弟们,今天画了一天图做了一天报表啊,还是做到了rì更万字,明天那是真没时间了,最多一更。)
女生小说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