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很好吃,甜甜的。”

       小男孩满是欣喜的朝高诚递向手中的宝贝,似乎很乐意与人分享喜欢的东西。

       甜甜的?

       高诚一愣,看着这孩子纯真的目光,还有那可爱的笑容,也不禁一笑。

       接过小男孩递来的枯杆,高诚轻轻咬了一口,嚼了两下。

       原本以为,这只是孩子贪吃,随便找来一根没有枯透的草杆嚼着。

       可这一嚼,高诚愣住了。

       嗯,确实有些甜,这是……

       这是,那什么来着?

       一时间,高诚有些想不起来了,上一辈子小时候吃的东西,现在还真~

       '啊,对了,是甜杆!

       怪不得!

       高诚仿佛得获至宝,吐出口中残渣,又咬下一点嚼着。

       “唔~小家伙,是不错,真甜!”

       “对吧,三牙子可不会蒙人!”

       “你叫三牙子?”

       “嗯对啊,阿父阿母,还有阿兄都这样叫我!”

       “不错,那哥哥也可以这样叫你吗?”

       “可以呀~”

       跟小家伙说了几句之后,高诚便起身,看向老丈,问道:“老丈,这孩子父母~”

       “唉!都死了~”

       老丈被高诚一语提起伤心事,感叹一声,继续说道:“都是那些该死的羌狗,杀了我儿夫妇、我妻、还有我那两个半大的孙子。”

       “老丈放心,羌贼活不长了。”

       “是啊,如今听说咱汉阳人出的那个大将军,在关中杀了二十万羌狗。现在回到凉州,岂会放任那些羌狗。”

       说起高诚本人,老丈也是神色一肃。

       高诚点了下头,言道:“老丈,镇西将军,定不望吾等凉州汉人之血仇!”

       “公子~”

       “老丈且先忙活,吾等先告退了!”

       高诚恭敬的低身作揖,毕后又与小家伙说了一句:“三牙子,日后每天都会甜甜的。”

       “嗯嗯,三牙子有甜杆吃,当然会甜呀!”

       看着孩童的笑容,高诚四人无不是默不作声,失神片刻。

       “老丈留步,吾等告退!”

       “几位公子慢走!”

       回到马车,几人一进车厢。

       高诚就冷着脸色,盯着其余三人,说道:“文和,明日汝入吾幕府,行参军之职。吾要杀光羌贼,汝可有绝户计?”

       贾诩一愣,参军之职?

       “君侯,这参军一职?”贾诩略感疑惑,心中虽有猜测,可有些拿捏不准。

       “参镇西将军府军事!”

       参军,以及军事祭酒,都非正规式的官员职务。

       但高诚心中有些打算,打算将这参军以及军事祭酒彻底正规化。

       参军,多是随军出征,行参赞军机之职。感觉如何,是不是贼像后世的师团级参谋长?而军事祭酒,也可以发展成总参。

       不过,这项军改还是非常难的,毕竟全天下能够充任参军、军事祭酒的人不多。想要给十万甚至二三十万,四五十万的大军都备上,简直难如登天。

       “诺,君侯可否稍等至明日,明日诩必献良策。”

       明白了自己的职权后,贾诩沉思了一下,这才回答高诚。

       绝户计,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想到。

       “嗯,杨府君,伯义兄,凉州百姓不能放任不管。战乱、天灾不断,百姓生活本就困苦不堪,吾等官府再无照顾,凉州大地岂不是要饿殍遍野。”

       “三日之内,城内世家八成储粮,必须上交郡守府,没有商量的余地。”

       杨衡眉头一皱,急忙说道:“怕是不妥吧,世家……”

       “没有什么不妥,姜氏会配合府君,杨氏如何做,本将自会记在心中。若有不从者,刀架在脖子上,可就晚了!”

       听着高诚杀气腾腾的话,便是阎忠也咽了口口水,不打算把肚子里的话倒出来了。

       反倒是贾诩,神色异常,似乎对高诚如此做很赞同。

       杀气逼人,仗势凌威,这方才是成大事者的气概。

       “还有一事,尚需府君相助!”

       “君侯尽可吩咐!”

       “冀城姜氏已经没落,唯独杨氏尚盛。本将希望杨氏能与关中诸世家多多联络,货些粮草救济凉州。”

       “哈哈,君侯放心,杨氏不济,亦有囤钱数百万,必结关中民心!”

       此时此刻,杨衡也破罐破摔了。反正现在杨家已经跟高诚绑在一起了,高诚一倒,杨家也必然惨遭屠戮。

       家余钱货,囤之无用,还不如放手一搏。

       “凉州本地官员稀缺,镇西将军府更是佐吏无一,可为一用!”

       旁边贾诩进言。

       高诚点了下头,这些官位就是自己的本钱。只要自己一日不倒,就会有人挤破脑袋想进来。

       先前忙着征战,这幕府一直只有咸鱼三两只,委实有些可怜。现在战事不急,倒也可以好好充实一下将军幕府了。

       “这些事情,本将尽交由杨府君。但凡地方官员,务必实才。将军幕府一些职位,大可与那些虚才之人。”

       “关中世家众多,良才济济,必能使君侯幕府生辉!”

       “那倒是要借伯义兄之言了。骤时,这观人考才,还要仰仗伯义兄啊!”

       “君侯放心,此乃忠之本职。”

       整整一天的时间,高诚就领着杨衡、阎忠、贾诩三人,在冀城周边村下四处暗访。

       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无甚大差别。

       各地贫困潦倒,这是任何人都瞒不住,也无人会去瞒它。

       几人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天天呆在冀城之中,看到的只有城中百姓。

       哪里有这些乡下百姓顽强的生存,来的震撼人心。

       顺路行过军营,高诚没有回去,反倒是随着杨衡等人进入城内。

       向城内世家各族,索要粮草,并非易事。杨衡未必能够压的住,自己不需要出面,可也得坐镇城内。

       进入城中后,高诚当晚下榻于郡守府偏室。

       夜晚,城外军营,一支兵马调入城中,环伺郡守府四周。

       第二天一早。

       杨衡来到郡守府,望着官府大门外,密密麻麻聚集的精锐将士,不禁苦笑了起来。

       这君侯,还当真是雷厉风行啊~

       阎忠面无表情的掠过众多士卒,仿佛未曾放在眼中。

       贾诩饶有兴致的看着一名名精悍士兵,微扬着嘴角,闲散漫步进入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