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江东猛虎孙坚,蒋奇还是差上一招。

       在被孙坚一矛挑飞手中硬矛后,蒋奇愣神一息,脑海中想到的却不是自己生死关头,而是士为知己者死。

       数年来,无以相报主公大恩。今日,便用来这无用之躯,来让世人看看。主公麾下,忠烈之士!

       孙坚挺着长矛,没有迟疑,矛尖划破空气,带起一声尖啸,直指蒋奇脖颈。

       “嗖!”

       一支铁箭飞来,正击中孙坚矛尖。

       孙坚一惊,耳边又听到箭矢飞来,急忙收回长矛,扫开即将刺中自己的箭矢。

       好重的箭!

       孙坚不再注意蒋奇,而是望向袁绍身后人群,目光紧紧盯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壮汉。

       “在下沛国夏侯惇!”

       曹操身后蓦然驶出一将,将手中铁胎弓,挂回马鞍,而后提起长矛。

       孙坚自然不敢轻视此人,方才那两箭,谈不上出奇入化。可是劲道十足,看的出来此人可不是简单人物。

       “吴郡孙坚!”

       两人报上名目,快马相向。

       长矛碰撞的瞬间,响起一声刺耳鸣音。

       只一合,二人便直归己方阵营,隔步相望。

       “文台?”

       车撵上的袁术有些不满。

       “主公,此人非等闲之辈。若某与其战,必一死一伤,于主公不利。毕竟,尚不知其军是否还有大将!”

       孙坚回了一句,但并没有让袁术的表情好起来。

       反倒是袁术身旁袁涣道了一句:“夏侯惇,字元让,乃是本朝开国大将夏侯婴之后,亦是曹操族亲兄弟。其人年少时便以勇力名扬,其族弟夏侯渊,亦是猛将。”

       “嗯?”

       袁术眉头一皱,问向袁涣:“曜卿的意思是,这两人……”

       “不错,文台兄武艺不孰,但更加善于战阵。况且主公已经折尽袁绍面子,何必冒险?”

       袁涣的话,袁术还是能听进去的。

       不禁点了点头,朝着孙坚说道:“文台,辛苦了!”

       孙坚抱拳一礼,没有说话。

       如果说袁术先前对待自己,那真是要多苛刻有多苛刻。可自从归附其后,袁术又是百般优待。不得不说,这种收拢人心的手段,还是厉害。

       至少,孙坚此时已经打算先效忠袁术了。日后?日后再说吧~

       夏侯惇回到阵后,曹操只是夸赞了一句,没有多问。

       孙坚武力有多厉害?

       再厉害还能比的上西楚霸王乎?

       一人之勇,安能当万夫之力!

       只有袁绍,心情好上不少,看向曹操的目光中,也充斥着一分感激。

       方才蒋奇上去,自己确实担心,那可是麾下最信任的大将了。担心的同时,也有感动的存在。

       孙坚之名,早已名扬四海。

       今日受辱,蒋奇分而搏击,可以说是将命都没放在心上。

       得忠士如此,夫复何求!

       “主公,末将无能!”

       活的一命的蒋奇,面庞烧的通红。方才,当真是死了才好,被人救下,只会让世人见到主公麾下无人。

       “义渠,好!”

       袁绍只是一个好字,没有再多说,只是欣慰的看着蒋奇。

       “末将无能,折了主公颜面,还请主公责罚!”

       蒋奇却是径直下马,跪于地上,直接请罪!

       袁绍轻叹一声,亦是下马,俯下身形,抬着蒋奇双臂,言道:“绍,今日方知,忠义之士起于乡野。绍待某弟,胜汝百倍。然,吾弟辱某,君敢轻身。得君如此,绍心甚慰!”

       “速速起身!”

       袁绍挽起蒋奇,紧握其腕,回头看向身后诸人,言道:“哈哈哈~今日吾得蒋奇,如高祖得武侯(樊哙谥号)。诸君,且随绍回营聚宴,大庆之!”

       “吾等恭贺大将军,得忠士奇!”

       蒋奇的轻身而出,对比起他们这些常号忠义的人来,不知强了多少倍。

       眼下,亦不知是羞愧作祟,还是恭言附和,皆敬之贺之。

       袁绍脸上浮起一丝笑意,聚拢人心,非一朝一夕之事,全在细节之中。

       随后,又回头与曹操言之:“孟德,绍还要多谢孟德出手相助。稍后,需携诸君一同而来,尤其是那位夏侯壮士,绍定亲自言谢。”

       曹操拱手回道:“大将军放心,操随后便至。”

       “可!”

       袁绍似乎没有看到袁术依旧在场,径直带领麾下众人离去。

       而曹操,在冲着袁术鄙夷一笑后,也相继离去。

       诸人散去,原本大肆迎接的场面没有了,只留下空荡荡的洛阳城门。

       那大开的城门,仿佛是在嘲讽袁术的无知。

       袁术自是恼火,可又无人发泄,只好命大军就地扎营。

       袁涣不禁摇了下头,比起袁本初,袁术还是差上不少啊。

       今日之事,完全是袁术挑衅。若是成功,那自然可以狠狠的削袁绍的面子。可蒋奇一处,以及后面的君臣相知之景。

       世人只会注重蒋奇的忠义,还有袁绍的礼贤下士、宽怀胸襟。

       再者,若是无能之辈,安得蒋奇此等忠士轻身以侍。

       至于袁术?

       唉~

       一句某待吾弟胜汝百倍,然吾弟辱某,君敢轻身。

       袁术,自己坏了自身名望啊!

       ……

       洛阳城外一事,传开后自是如同袁涣所料一般。不过,更多的却是袁氏二子,兄弟不睦,隔而仇之。

       这对于袁氏所累积的四世三公之名望,打击太重了,重到任何人都不敢想象。

       尤其是与袁氏有着牵扯的人,更加难以抉择。以前选一人吧,即便是失败了,还有另外一人可投。

       现在,呵~

       两弟兄势同水火,效忠一人,只会恶了另一人。

       因此,有着不少的人,都选择了观望,而非择而投之。

       不提这些,话说高诚等人在函谷关停留了不过一日,着重安排了一下防务后,直去长安。

       时至今日,几天行进,才抵达长安。

       长安,依旧如同离去时一样雄伟。可惜,当初三万精兵出崤函,却只得百人归。

       高诚的回归,长安城内的钟繇自是携带众多官吏出迎。

       大军损失殆尽的消息,也早已传遍整个征西将军府。

       但没有人会感觉绝望,现在的征西将军府可不是两年前的了。

       坐拥关中王霸之基,又有凉州为翼,生民二百万,随时可以征召十万关中健儿。

       此外,将近一年的和平,让关中恢复了不少的战争的创伤。秋天的丰收,也让百姓、官府心中底气很足。

       更多的是,他们对这位年轻的君主,有着很大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