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战舰的船帆上使用了滑轮,**启点了点头。

       这种省力的装置虽然早就发明出来了,但是和新民帝国现在使用的这些定向滑轮或者带停滞紧绳系统的滑轮没法比。

       看着固定船帆用的绳子,**启突然说道:"钢丝绳是不是比现在用的这种绳子要结实的多?"

       宋合虽然不知道**启是什么意思,但还是点头回答道:"如果是现在吊装火炮的龙门吊使用的那种钢丝绳的话,应该可以。"

       **启闻言把这件事记到了心里,准备等回去之后就让锦衣卫给宋合送过来一些。

       他也是看到桅杆旁边堆放着的那些断裂后的绳子才想到了钢丝绳的,后世的帆船上用的应该也是钢丝绳,反正比现在的绳子结实就对了。

       船舱内还在进行改装,所以**启没有下去乱逛,只是在甲板上走马观花的视察了一遍。

       "这个架子是干什么用的?"来到船尾之后,**启看到舰尾炮塔的旁边还有一个十分突兀的支架底座,于是就问了一句。

       "那个是臣发明出来的军舰上使用的火箭发射装置。"

       这时从炮塔中传出来了一个让**启十分熟悉的声音。

       回头一看,发现研究院老李从炮塔中钻了出来。

       看到这个本家老李,**启的脑袋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因为转管迫击炮的实验被**启叫停,所以老李这段时间一直在鼓动他的其它发明。

       比如安装了座椅的大号一次性载人火箭。

       至于为什么说他是一次性...看看那些连尸体都找不回来的黑人'自愿者';下场就知道了。

       经过几次失败之后,就算是老李出再多的钱都没有人来他这报名了。

       即使老李的创意不靠谱,**启还是支持了他的实验。

       老李的大多数研究虽然都属于瞎忙活那种,但也有几样能用上的。

       比如现在**启眼前的这个发射架,可以一次性向指定位置发射三枚一米长的火箭。

       "这个发射器可以让火箭飞行一万多米才**,这次臣要在战舰上实验一下能不能用在海战中。"

       老李十分自豪的给**启介绍了一下这个**启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的所谓火箭发射装置。

       但是老李要实验就让他实验去吧,只要这东西不把战舰炸坏就行。

       "对了,上次给你看过的破甲弹结构你弄懂了没有?"

       看着还想要跟自己介绍那个奇葩武器的老李,**启只能转移话题。

       "万岁爷,那种破甲弹应该可以实现,就是咱们的设备没有办法大批量生产。"

       "不过您给出的英国那种穿甲弹可以大规模制造。"

       听到老李说英国的穿甲弹之后,**启是一脸的问好。

       他丢给皇家研究院的书籍都是些经过他自己抄写下来的诸如《子弹的发展史》、《火葯的发展史》、《火炮的发展史》之类的。

       他抄写的时候只是把将来出现的这些东西给归类到他的展望中,当然了,构造图就是原版书上复印下来的。

       至于具体的东西是什么,**启还真是一问三不知。

       看到万岁爷一时间想不起来,老李只好给**启解释了一下。

       "万岁爷,您的书上不是写着锦衣卫在大嘤帝国那里弄到了他们的穿甲弹制作工艺吗?"

       等老李巴拉巴拉说完,**启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这种穿甲弹就是后世致远舰提到的'填沙弹';。

       这种早期的穿甲弹制造起来非常简单。

       就是用钢水直接浇铸在沙模内形成中空炮弹形状。然后,保留炮弹中心的沙模,整体送到淬火车间,接受淬火。

       淬火冷却时,炮弹前段没有沙模因此冷却很快,钢材内部形成马氏体而变硬。

       后面因为沙模未清除,冷却比较缓慢,所以后端相当于退火,比较坚韧。

       这种穿甲弹对付铁甲舰可以说一炮一个大窟窿,简直就是铁甲舰的天敌。

       不过这种1860年带英发明的穿甲弹在这个时期用用还行,遇到以后的复合装甲就失去效果了。

       **启看着还想要跟他介绍那个奇葩火箭发射架的老李,马上开口打断对方想说的话。

       "穿甲弹的研究还得继续呀,不光是炮弹,以后的子弹也要弄出可以穿甲的类型呢。"

       "好了,今天朕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了,二河,摆驾回宫!"

       说完之后,**启就带着刘二河匆匆忙忙的下了船。

       **启上次因为跟老李多说了几句载人火箭的事情,这个老李就鼓弄出了不少奇怪的实验,要是再不小心说出来点别的,这老李迟早得把自己玩死。

       那种类似大号窜天猴的实验,**启希望越少越好,没学会走呢就想要跑,这不是难为人吗。

       既然战舰的改装还需要一段时间,**启就不着急御驾亲征秘鲁了。

       有这时间还是多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提高采矿的效率吧。

       新明帝国占据的加州处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中间的中央谷地,长达450英里,占加州总面积1/6。

       并且矿产资源丰富,除了非常出名的金矿、银矿、铁矿之外,这里还有铜、钨、硼、硅藻及砂、砾等。

       所以如何开采他们就成了**启头疼的事情,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

       所以**启不得不让巴顿组建了一个新明帝国矿产公司,让那些没有离开的加州矿场主们继续在原地挖矿。

       而新明帝国则用比较'合理';的价格回收这些矿场主们挖掘出来的矿石。

       当然了,金矿不算,因为金、银、铜矿石新明帝国的重要财产,所以那些从事挖掘以上三种矿产的矿场直接被国防军接管。

       矿工们该挖矿挖矿,只不过老板换成了新明帝国,监工换成了明协军而已。

       对于矿产资源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的事情,**启只能号召帝国子民们去当矿场主了。

       只要在皇家银行登记矿场的位置,然后招工挖矿,卖给新明帝国就行。

       当然了,还必须得经过税务局的那些锦衣卫们检查后才可以。

       地盘大了之后,**启对于内政开始感觉到手忙脚乱了。

       于是新明帝国的第一次选才活动就被提上了日程。

       新明帝国准备科举考试的消息立刻就像风一般传遍了帝国上下。

       对于科举,华夏子民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情。

       但对于当官,所有人都十分感兴趣。

       一时间原本还需要锦衣卫挨家挨户通知去上夜校的事情不见了。

       所有人都非常积极的参与进了夜校的学习当中。

       以前不感兴趣是因为新明帝国初立,需要的官员都是从皇家学院中直接选人。

       这就导致帝国子民们的学习热情不太足,因为能上皇家学院学习的都是夜校中表现非常优秀的青年才行。

       现在不一样了,当不了大官可以当小官啊。

       各种帝国的低级官员位置等着子民们去坐呢。

       所以等到**启在广播中刚刚宣布这个消息之后,整个新明帝国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