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江南省医疗科研总部官网上,置顶了一条新公告。

       “我团队在‘全结肠型巨结肠’治疗上,已经通过了理论阶段的论证,和实验室模拟手术的验证。”

       “预计目标为取消二期手术制,改为一次性根治手术制,且取消患儿的6个月以上限龄,改为患儿出生15天后,即可接受手术……“

       理论阶段通过!

       模拟手术阶段通过!

       最底年龄15天的患儿,就能接受手术!

       这条消息一公布,立即在舆论场中炸锅了!

       “号称最棘手的结肠难题,江南省竟然都已经攻克完模拟手术部分了?”

       “而且还是一次性根治手术,拉低到15天的患儿就能做。这……这个提升,太巨大了!”

       “这岂不是说,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再也不用苦苦等到6个月时接受一期手术,然后再等到9个月时接受二期手术,在此等待过程中,还有许多患儿等不及而死亡……以后岂不是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整个医学界,都为之震动。

       尤其是消化科,结肠领域的医生们,在听到这消息后,都是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从医学院毕业,再到工作后,“全结肠型巨结肠”是最棘手的问题,是最难攀登的珠穆朗玛峰,就如同“定理”一样,深入每个人的心底。

       他们都觉得,这个东西是高不可攀的,是终其一身都达不到的。

       可现在,一支江南省的团队,突然告诉他们,这座高山,未必不能被登上。

       众多结肠领域的医生,瞬间振奋了。

       “给江南省团队加油打气!如果这个项目真能成功,那咱结肠领域里,就少了一座巍峨高山,以后的这类患儿家长,就再也不用在痛苦绝望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衰亡,最终死亡了。”

       “是啊,这是造福于先天病孩子的伟大事迹啊。”

       无数人,对此都佩服不已。

       “要是真能成功,那就太伟大了,把两期手术合并为一期,让患儿在最虚弱的出生初期,就能得到救治而不至于夭折,一个字,牛!”

       京都医疗科研所。

       不少团队成员,在听到这则消息后,都怔住了。

       复杂的情绪,在每个人心中蔓延。

       他们既佩服江南省团队的进度和成绩,同时又很是着急和焦虑。

       他们自己选的课题方向,远没有江南省的那么难,可进度缓慢,推进速度堪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负责人郑世新,也是愁眉苦脸。

       “这支江南省团队,不可小觑啊,即便是我们和他们同时完成项目,以我们课题的成果份量,也比不过他们。”

       “更别他们的进度,还可能比我们更快。”

       副组长常凯通,凝眉道:“郑主任,我们可能得进一步加快进度才行了。如果真让江南省团队提前把项目完成,那咱们恐怕是一点获胜的机会都没了。”

       郑世新重重的点头。

       江南省的课题项目,难度更高,完成的还更快。到时候,四个一批国家基金不给他们,给谁?

       没办法,他们只能增加加班时间,继续压榨每个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多的推动课题进度。

       “好像……自从江南省团队加入参选竞争之后,我们变得更卷了啊。”

       这江南省团队,简直是内卷驱动机。

       ……

       海市旭日医院。

       同样焦虑、着急的情绪,也蔓延在海市团队中。

       负责人孙墨龄,和副组长梁斌斌,这几天同样在高度关注这江南省团队的进度。

       甚至还专门托熟人,去线下打听江新医院西院区发生的事儿。

       当他们得知,赵培儒所选患儿的身体状况时,更是惊呆了!

       这赵培儒,胆子真大啊!

       患儿还剩一两周的生命了,竟然还敢接收收治?!

       而且还要纳入如此重要的竞争课题项目中来,他就不怕自己失败吗?他就不怕孩子突然发生什么意外,而导致提前离世吗?那样一来,江南省团队针对这例孩子做的种种工作,将会化作乌有,一切都得重头再来。

       这赵培儒,就不担心这些吗?就不怕因此而丢掉优势,而被迫重头再来吗?

       或者说,这赵培儒,怎么会拥有如此的自信?

       无论如何,摆在他们海市团队面前的,就只有一个问题。

       如果江南省团队真成功了,他们怎么办?

       到时,他们毫无疑问,会直接丢掉“四个一批”国家基金的名额资格。

       “理论阶段完成,模拟手术阶段完成,这江南省团队的胜率,大大增加了啊。”

       副组长梁斌斌神色复杂道:“我听说,他们刚刚引进了最先进的模拟设备,和东方医院那套是同型号的。“

       那可是连他们团队,都没有的设备。

       极其昂贵。

       “据说,那套模拟设备,能最真实的模拟出实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如果能在模拟手术中取得成功,在实例手术中的成功率就会变得很大。”

       “这支江南省团队,有点势不可挡的意思了啊。”

       两人都沉默下来,这次江南省给的压力,太大了!

       ……

       牧思思和孟祥来到病房,告知家属最新消息。

       牧思思笑道:“我们在实验室,模拟了孩子的手术,成功了。”

       孟祥也笑道:“这意味着,治疗方案是行得通的。我们会在明天上午九点,安排孩子的手术。“

       母女两的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

       她们期盼这个消息,期盼的太久了。

       当之前的所有医生,都告诉他们,孩子的生命已经没多久了很可能无法等到第二期手术,甚至生命很可能只剩下一周时间时,她们内心无比绝望。

       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辗转千里,来到江南省,竟然听到如此天籁。

       这是救命的声音,是希望的光芒!

       “孩子有救了,妈,你听到了吗?孩子有救了!”

       两个人抱头痛哭,把孩子都给吵醒了,大哭了起来。

       这次,母女俩喜极而泣。

       ……

       与此同时,赵培儒正在办公室中,给“全国医学会”的理事成员邓长兵打电话。

       “邓理事,我赵培儒。”

       “是赵院长啊。”邓长兵笑呵呵的,“好久没听到你的声音了,还有点想念你啊。”

       邓长兵的态度,非常友善。

       赵培儒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水平实力,几乎快要媲美陈永铭、秦明辉这个级别的院士了,虽说还没有得到正式的院士身份认证,但邓长兵对待赵培儒的态度,已经全然不同了。

       赵培儒道:“邓理事,”

       “哦?”邓长兵一下子站了起来:“详细说说。”

       他知道赵培儒最近在做什么项目课题,也更深知这个项目课题,对全国结肠领域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可不是小事。

       赵培儒:“我明天要做一台全结肠型巨结肠手术,这是结肠领域内公认的,史诗级的难题手术。”

       邓长兵深深点头,对“史诗级难题”这个词,颇有同感。

       这种手术,在全国的结肠领域都属于大难题,每年因此而死亡的先天病新生儿,每一例都令人心痛。

       甚至全国的成功案例,都不多。很多医生碰到这种患儿时,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毕竟每一例成功案例,都是极其珍惜可贵,可提供的参考性太小了。

       赵培儒:“所以,我想给其他的同僚打个样,为全国同僚提供一些对比,为罕见的全结肠型巨结肠领域,提供一台参考案例。”

       邓长兵郑重道:“你想好啊,之前专家们评估,这被称为‘成功率只有10%’的手术,你要是失败了,那可就是在全国医生面前失败了。”

       赵培儒笑道:“不是10%,那是老方案了。”

       “我的新方案,按照我们团队的评估,手术成功率能达到60%。如果我本人亲自来做的话,能提升到75%。”

       邓长兵脑子里,顿时轰隆一下!

       从10%,提升到75%?

       你这新方案,这么牛?

       邓长兵记得,秦明辉院士团队里的郑远、路瑶瑶,也都在赵培儒的团队里。而这两个人,虽说技术水平没赵培儒高,但参与项目更多,评估经验更为丰富,对手术成功率的评估更准。

       邓长兵问道:“赵院长,这评估成功率,有郑远和路瑶瑶参与吗?”

       赵培儒笑道:“郑远就是我团队中,评估组的组长。”

       邓长兵心里,顿时一定!

       75%的成功率,有极大的可信度。

       他嗓子倒吸一口凉气,这么恐怖的巨幅提升,看来赵培儒这次,是真拿出了了不得的技术了!

       电话中,

       “我打算,这次手术,”

       “第一次,我准备说一说患儿病情状况,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我方案中的亮点、考量过程。”

       “第二次,”

       “第三次,由路瑶瑶和牧思思,之后,我再对评论进行疑难解答,。”

       邓长兵听了眉头一挑,看来赵培儒已经考虑的很充分了。估计,必然也已经充分备好课了。

       “这赵院长,为了给全国结肠界的从业者们‘打个样’,提供一个参考思路,着实是用心良苦啊。”

       如果赵培儒手术成功,那就是一次值得参考借鉴的案例。如果赵培儒手术失败,也能被其他人吸收为经验教学。

       邓长兵这一刻,有点佩服赵培儒。

       这是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医学界,正是需要这样有奉献精神,同时也需要有教学能力,本身还有过硬的水平实力的医生,这是真正伟大的医学从业者。

       邓长兵对着电话里道:“好,我批准了。”

       明面上,邓长兵是升职了。

       但实际上,上面领导并没有加大对手术直播的重视,

       所以自从上次直播后,至今,

       实在是这种方式,太直接,影响太重大,同时伴随风险也太大了。

       搞好了正面影响巨大,搞不好负面影响巨大。令邓长兵这个一力推动者,都不得不一而再的谨慎、慎重。

       “希望这次,让这直播方式,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吧。”

       ……

       “明日上午八点,进行一台‘全结肠型巨结肠‘手术直播,主刀为江南省赵培儒。第一部分,上午八点到九点……”

       这条消息一出,举国的医生,都关注到了。

       上次直播后,但一直处于灰色状态,不能点击,

       终于,而且,竟然又是那位赵培儒。给众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说那手术思路,单说手术操作的细腻程度,就让每一位手术医生,叹为观止。

       很多人在督促自己提高时,翻开之前赵培儒的手术录像,再次欣赏。同时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只有操作水平达到这个地步,才能放松,才能休息。

       只是,另人疑惑的是……

       上次,这位赵培儒院长,不是“肝胆胰”领域么?

       这次,

       这位涉猎,跨度这么大的么?

       虽说,都是同属外科范畴,也同属消化领域范畴,但谁都知道,能做到全国顶尖级别,只有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某一细分领域才行。

       这位赵培儒院长,时间和精力,竟然能支撑他,同时涉猎两个细分领域,这太难得了

       中部某省,市级医院,消化科。幸福啊!“

       一群消化科的人,激动的都有点热泪盈眶!

       他们最近几天,关注最多的,就是“四个一批”国家基金中,巨结肠领域的竞争。

       他们每天津津乐道的,就是江南省、京都、海市团队,做出了什么课题,又有什么突破了。

       尤其是江南省团队,很喜欢公布项目进度,他们更是看的眼热。

       恨不能自己也加入到那支团队当中去,为巨结肠的尖端技术突破,贡献自己一份力。让那张代表着行业巅峰的团队名单上,能有自己的名字。

       而“全结肠型巨结肠”,这个史诗级难题的项目,被江南省团队一公布出来,就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毕竟,这是属于行业难题之首的存在。好兴奋!”

       “是啊,本以为,这种全国顶尖团队的竞争,和咱没关系,就好像多了种参与感,这是怎么回事这种胆量,是真牛啊

       “这就要……实例手术了?”

       “这进度,是坐了火箭吗?”

       一群团队成员,羞愧的无地自容。

       自己团队做一个中等难度的课题,进度极其缓慢。而人家团队,做一个难度爆表的“史诗级”难度课题,进展却像是飞起来似地!

       理论阶段完成、模拟手术阶段完成,这马上,竟又要实例手术阶段了!

       不仅仅是效率快,更让他们震惊的,还是江南省团队,

       这是多大的信心啊?

       京都团队的负责人,郑世新道:“明天上午,我给大家放个假,一是最近大家一直加班,也挺累的,稍微缓一缓。二是可以了解对手。对我们都有重大意义。”

       众人心想,可不是意义重大么手术成功了,那“四个一批”国家基金,是必然要花落江南省了,他们也不用再内卷的加班加点的忙碌了。

       只有明天江南省失败了,他们才有机会。

       ……

       第二天。等待黑色亮起。

       终于,到八点左右,

       画面上,赵培儒似乎坐在观摩室中,背景中,隐约还能看到,手术室中,器械护士和几名医生,正在忙碌的准备着手术器械、耗材、药品等物。

       一个小时后,手术会准时开始。

       赵培儒指着身旁电子显示屏,上面是患儿的影像学片子结果。

       他一边指,一边补充患儿的临床表现:

       “患儿有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肛管排气腹胀不易缓解。泛影造影显示结肠袋不清晰,结肠壁僵硬,蠕动少……”

       随着赵培儒一条条介绍下来。

       “嘶!这个患儿,生命体征好弱。这随时有可能不行吧?”

       “据说收治的这例患儿,已经辗转过国内很多家医院,听说不少医生都下过诊断,最多只能活两周时间了。”

       “现在看来,这生命体征,确实是只有一周左右了。”

       “要是按照以前的两期手术制,这个孩子,肯定是等不到第二期手术了。幸好遇上了赵老师。”

       无数评论,在评论区飞快划过。

       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例患儿的情况。

       最终讨论下来,所有人都达成一个共识:如果这例病人是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是肯定不敢收治的,只会劝说家属,带孩子回家,准备后事。

       此时,道:

       “接下来,我说一下我的核心思路。”

       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心中升起极度的好奇心。

       就听赵培儒道:“简单来说,是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将回肠和部分乙状结肠、直肠侧侧吻合。”

       众人一下子懵了,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这种吻合器,和全结肠型巨结肠有关联吗?

       而一些水平高的,实力强的,脑子转的快,见多识广的,听到这话,则已经产生了些触动,脑子里隐隐感觉抓住了什么,开始疯狂的转动脑子思索。

       就听赵培儒继续道:“用这种方式来保留一部分乙状结肠,可以有利于术后水电解质稳定……”

       赵培儒把他方桉的流程和思路、考量,给众人解说了一遍。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众人在待会儿看手术时,不至于两眼一抹黑,而能做到有目的性的去看,去分析,去学到一些东西。

       此时的赵培儒,已经不只是在做系统任务了。

       而是在做任务的同时……他要提高全国医学界的水平。

       他的系统,最开始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但逐渐的,赵培儒已经开始用于提升全国的医学界能力水平了。

       这样等到某一天,赵培儒能带着这群国内医师,在每一个医学细分领域,去一个个的占据全球最高的主导权。

       这术前一个小时的时间,赵培儒的嘴就没停下来过。

       评论区中,已经有很多人,能逐渐跟地上赵培儒的思路了。

       “原来,这就是新思路。虽然还不是理解的特别透彻,但光是简单推演下来,感觉确实比之前的两期手术制,要更加贴合医学医理。”

       “终于解渴了!最近一直在好奇这热度最高的项目,终于知道核心思路了。”

       京都、海市两支团队,负责人郑世新和孙墨龄,也分别在京都、海市两地,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

       海市,孙墨龄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好独特的视角,好巧妙的构思。”

       “难怪这个最棘手的项目难题,一直没人能攻克,原来需要如此巧妙构思才行。”

       孙墨龄此刻,突然有些羡慕赵培儒。

       光是这一个思路,就足以展现此人的惊世才华了。那不仅是对医学医理的深刻掌握就行的,更是得有个人独特的构思理念才行。

       他有种感觉,即便是今天,赵培儒因为手术意外而失败,那拥有如此深厚理论支撑的赵培儒,同样能快速再次开展一次实例手术。

       照样能快速完成项目。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他们海市团队的希望都不大了。

       孙墨龄此刻,心中突然多了几分无力,和颓然。

       那彷佛,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

       他是以初中尖子班的身份,考入高中尖子班的。可到了高中尖子班,里面的同学学习更加厉害,很多人明明上课睡觉,下课打篮球,可考试就是比能他考的厉害。

       那时的他,感觉无论如何努力,也追赶不上最前面的那批人。

       那种无力感,曾经伴随他整整高中叁年。

       此时,同样的无力感,再次从记忆深处,泛上心头,让他颇为难受。

       ……

       京都团队,负责人郑世新的目光也极为凝重。

       最终,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治疗方桉……难怪啊。”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赵培儒敢收治如此生命垂危的患儿了。

       艺高人胆大。

       拥有这么厉害的治疗技术,赵培儒在今天上午,就能让患儿彻底被根除全结肠型巨结肠。从手术后开始,患儿就能完全脱离令他“生命垂危”的各种负面BUFF,转而开始恢复元气,一天比一天好。

       他能预感得到,赵培儒这次,多半是要成功了。

       ……

       时间很快到了九点。切换到了手术室。

       与此同时,几块分屏幕,

       观众可以手动切换屏幕,可以专门看腹腔镜的视角,也能看术野视角,或是监护仪视角。

       不仅是屏幕视角可以随意切换,连评论区,都能按照“同省、同市、同区、只看名医、只看高权限、只看好友圈子”等等方式来切换,毕竟上百万医生同在一个评论区中,那评论飞的太快了,根本看不清。

       手术室中,看着时间一点点临近……

       作为助手的杜荣、舒云教授两人,都不免有些紧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

       进入手术室后,但两人能猜到,现在的观看人数,即便是没有破百万,也差不多了。

       被这么多人看着,即便心态再好,也不免会有些紧张。

       可两人看赵培儒时,发现赵培儒就如同平常一样,根本不当回事,自顾自的做着最后检查。

       “这就叫专业啊。”杜荣心里佩服的不行。

       舒云教授低声道:”咱赵院长,已经见识过太多这种大场面了,也是他的主刀。”

       杜荣点点头,知道自己在心态调整方面,还得多向赵培儒学习。

       观摩室中,郑远、小孟,带着一群年轻精英们,也是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的声音太大,或是影响了手术,

       在这场全国直播盛宴中,一切细节都会被放大,所有人都得小心再小心。

       手术室外面。

       肝胆胰外科的同事,马林、柴宝荣等人,也都看向了墙壁上电视,为赵培儒、舒云等人,捏了把汗。

       联席组委会,蔺劲松等医学会领导,同样目光汇聚在屏幕上,神色中带有几分紧张。

       全国医学会,理事邓长兵,也深吸了口气,

       他手边有个对讲机,信息科的同事们,在不停的向他汇报着最新情况。

       仅和手术室隔着两道门的外面楼道中,家属母女则双手合十。

       各路神仙,中外的仙神,她们都祈祷过了。

       不管有没有用,先祈祷了再说。

       无数人的目光,汇聚在这台手术上。

       ……

       手术台上,赵培儒一声令下,手术开始。

       这次的一助和二助,分别是杜荣和舒云教授。

       这两位,已经在模拟手术中都分别主刀成功过,所以对这台手术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刻。

       赵培儒和这两人搭配起来,也就特别顺手。

       术中,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肠都各取一段组织,快速活检,确定病变肠段。

       随后,在回肠末端正常和病变处进行切断,保留回盲瓣后,用4号丝线缝合。

       接着,分离直肠,切开直肠后壁,将回肠逆时针方向拖出,在体外进行修建吻合口,重新进行侧侧吻合。

       整个过程,完全按照模拟手术的流程来。再加上舒云和杜荣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整个游离和吻合过程,都没出什么意外。

       观众看的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原来直线型切割吻合器,是这么用的。”

       “用如此巧妙的方法,来直接对回肠、结肠和直肠进行侧侧吻合。依次来达到无需等待患儿发育结肠,就能直接手术的目的。”

       众人看的恍然大悟。

       赵培儒这是用了一种极其讨巧的术式,跳过了先前技术的硬性要求,来让患儿在如此小的年龄就能接受手术。

       这种构思,太精巧了!

       如果说,之前的治疗方桉,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把木锁的话,那赵培儒的治疗方桉,就是一把构思精巧的孔明锁。

       正这时。

       “滴滴滴!”急促刺耳的报警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连忙一看,是生命监护仪在报警。

       作为二助的舒云教授快速道:“心跳速率加快,血氧饱和度在降低!“

       杜荣脑子嗡的一下,连忙查看术野。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都是造成了内出血。难道他什么地方操作的力度过大,戳破患儿的血管了?

       这么小的患儿,血管壁极薄,和成人根本不一样,力度稍稍大上一点,成人没事,可小孩子却可能血管破裂,或是造成动脉栓塞。

       可杜荣仔仔细细查看了一遍,却是什么都没发现:“没有血管破裂,没有内出血。”

       可越是如此,众人心头越是愁云笼罩,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可是一台,全国消化科医生都在看的手术啊,这出了术中意外,太糟糕了!

       赵培儒却突然道:“不是术中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