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御哥儿就要进宫读书。

       天都没亮,贪睡的御哥儿就被刘诏从床上抓了起来。

       刘诏要上朝,于是主动请缨带御哥儿进宫。

       顾玖心塞得很。

       “你上课比你上朝晚一个时辰,你能让他多睡会吗?大不了我亲自送他进宫。”

       “不用!你好生躺着,多睡会。御哥儿是孩子,哪能睡懒觉。”

       御哥儿睡眼惺忪,坐在床上木呆呆的。

       父母的对话他都听到了。

       他瞥了眼刘诏。

       是亲生的吗?

       你是后爹吧。

       刘诏根本不给御哥儿反对的时间,抓起他去洗漱。

       御哥儿以前很喜欢哭的,尤其是坐月子那个月,整日里哭得惊天动地,整个王府都能听见他的哭声。

       但是满了两周岁后,御哥儿竟然很少哭了。

       摔倒了,自己默默爬起来,拍拍膝盖手掌,该做什么做什么。

       刘诏抓着他教导武艺,他竟然也没哭。

       天啦!

       多懂事啊!

       关键在于懂事得太早了。

       懂事的孩子,便越发惹人疼爱。

       最心疼得非方嬷嬷莫属。

       早早起来,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替御哥儿收拾行李。

       “哥儿这么小,就要像大人一样天天进宫读书。苦了我家哥儿。”

       方嬷嬷放了许多零食在竹篮里面。

       御哥儿不爱哭了,却依旧喜欢吃零食。身上脸上都是肉嘟嘟的,看起来憨厚可爱。

       顾玖坐在床上,有些茫然。

       她是谁?她在哪里?她该干什么?

       好像没什么事情,需要她这个亲娘干。

       那要不躺回去,继续睡觉。

       她就没起过这么早。

       太早了。

       凌晨四五点爬起来,对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太不仁慈。

       顾玖打了个哈欠,她向来都是睡到自然醒,御哥儿也和她一样。

       想到御哥儿肉团子,要像刘诏一样每天早起,她也挺心疼的。

       她披着一件外袍下了床。

       亲儿子第一天读书,她好歹也该送送。

       要不然真成了后娘。

       御哥儿洗漱完毕,换了新衣服,还困着。

       眼睛一睁一闭,头一点一点。

       顾玖抱起他,“很困吗?”

       御哥儿揉揉眼睛,“儿子想睡觉。”

       “一会到马车上睡。明儿我们不起这么早。”

       刘诏:“……”明儿照旧这个点起床。

       御哥儿继续揉着眼睛,“儿子不想读书。”

       “小孩子要读书。”

       这一点,顾玖还是很坚定的。

       御哥儿打了个哈欠,“不想去宫里读书。”

       顾玖揉揉他的小脸颊,“你皇祖父亲自发话,谁都要听。”

       御哥儿睁开一双朦胧的眼睛,“皇祖父不能听儿子的话吗?”

       哈哈哈……

       刘诏龇牙,嘚瑟一笑。

       有志气,不愧是他儿子。

       顾玖白了刘诏一眼,然后同御哥儿说道:“不能!”

       “为什么?”御哥儿一脸无辜地问道。

       顾玖郑重说道:“因为那是皇上,是皇祖父。天下间,皇上最大。”

       御哥儿哦了一声,“儿子还是读书吧。”

       一脸生无可恋。

       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想法。

       顾玖哭笑不得,摸摸他的头,“别担心。读书能学知识,很好玩。”

       御哥儿显然没相信。

       这么早就要爬起来读书,显然读书是件不好玩的事情。

       此刻,唯有奶油大包能抚慰御哥儿受伤的小心灵。

       为了御哥儿,青竹也是一大早就爬起来和面,做奶油大包。

       用油纸包好,放在提篮里面,“哥儿饿了,就拿一个吃。”

       御哥儿奶声奶气地说道:“现在就吃。”

       “到马车上吃,当心灌风到嘴里。”

       “时辰不早,我先带他进宫。”

       四皇子刘诏提起御哥儿,就朝外面走。

       御哥儿伸着手,可怜得很。

       刘议也是天不亮带着儿子进宫读书。

       两兄弟在门口碰面,招呼一声,分别上了马车。

       二月,天气依旧严寒。

       大早上,尤其冷。

       骑马上朝,纯粹有病。

       比如那个病得不轻的三皇子刘言。

       刘诏带着儿子躲进马车,将寒风挡在外面。

       刘诏曲指,在儿子头上弹了一下。

       正吃着香喷喷奶油大包的御哥儿,偷偷白了眼刘诏,继续吃。

       “你娘说你吃得太胖,你还不知道节制?”

       “娘说儿子在长身体,要多吃些。”

       刘诏咧嘴一笑,“好的坏的都是你娘说的。”

       御哥儿咬下一口奶油,真美好啊!不由得露出一脸满足的笑容。

       “真有这么好吃?”

       刘诏不喜甜,尝过一次奶油后,就没了第二次。

       御哥儿翻着自己的提篮,里面除了文房四宝,换洗衣物,钱袋,就是吃的。

       他从一堆零食里面拿出第二个奶油大包,递给刘诏,“你吃!”

       刘诏敲了御哥儿的头一下,“叫爹。”

       “爹,你吃。”

       御哥儿伸着手,眼神很舍不得。要将自己的零食分享出来,多肉痛啊。

       如果眼前的人不是他爹,他都懒得搭理。

       嘤嘤嘤!

       瞧着御哥儿一脸舍不得的样子,刘诏笑了起来,“你娘真没说错,你就是个吃货。”

       御哥儿一本正经地说道:“吃乃天性。”

       “小子不错啊,这么小就知道天性。”

       “娘教的。娘说,人生下来,第,第一欲望就是吃。吃是终生追求。”

       刘诏揉揉眉心,“你娘都教了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娘教得好。”

       御哥儿反驳,不容置疑。

       臭小子,小小年纪,主意不小。

       四皇子的马车内,则是另外一番情况。

       四皇子刘议正在耳提面命他儿子刘征。

       “……进宫之后,凡事记得要有眼色,别给老子闯祸。好好读书,不得对夫子无礼。记得每天去未央宫,慈宁宫请安。”

       刘征问道:“要带着御哥儿吗?”

       四皇子刘议迟疑了一下,“带上他吧。你是做哥哥的,要做表率。总之别给老子丢脸。”

       刘征动了动小屁股,坐不住。

       他是怕他老子的。

       他老子平日里看着温和,动起手来,半点不曾手软。

       刘征这两年,可没少挨打。

       这年头,可没有不能打孩子的说法。

       相反,所有人都对棍棒出孝子深信不疑。

       不打不成器。

       好也打,坏也打。

       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打孩子吧。

       无论小门小户,还是高门大户,亦或是皇室,都信奉这套教育理念。

       生在皇室,甚至打得更厉害。

       自刘诏以下,几个兄弟,就没有一个没挨过文德帝的鞭子。

       谁都没能幸免。

       如今刘诏和刘议两兄弟都做了父亲,自然而然要将棍棒出孝子的传统发扬光大。

       刘征刘御这对难兄难弟,都没少挨打。

       快到皇宫。

       御哥儿吃完了一个奶油大包,从提篮里面拿出保温杯,喝了一口水。

       保温杯是陶瓷做的,长长的,可以装一大杯水。

       外面套着大小刚好合适的竹编外壳,结实,不用担心摔坏。

       还特意做了尺寸合适的木塞,往杯子上面一塞,就不用担心杯子里的水漏出来。

       为了御哥儿读书,顾玖可谓是大费周折,做了这个时代第一个粗糙版保温杯。

       其实并没有多保温,却也比传统的水囊美观方便还卫生。

       最主要还是卫生。

       眼看要进宫了,刘诏终于想起身为父亲的责任,出声叮嘱御哥儿,“老子不求你事事争第一,却也别做最后一个。好好读书,要是整天都被夫子斥责不学无术,读书不用功,回去就收拾你。”

       御哥儿小小年纪,轻蹙眉头,显得很愁苦。

       “做最后一个,很丢人吗?”

       “你说呢?”

       御哥儿抓抓头,“那儿子试着努力努力。”

       刘诏嘿嘿一笑,“好好读书。”

       “哦!”

       御哥儿生无可恋,下了马车,就被宫人接着前往学堂。

       从今天开始,御哥儿苦逼的学习生涯就开始了。

       ……

       顾玖一整天都没心思做事。

       儿子第一天读书,总担心他适应不了,被人欺负了,被夫子责骂了。甚至担心他没中午饭吃。

       方嬷嬷比顾玖更甚,跑去佛堂念经,替御哥儿祈福。

       顾玖翻着账本,完全看不进去。

       这可是她最爱的账本啊。

       当了娘才知道,养孩子这条路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

       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替孩子操心一天。

       顾玖干脆将账本丢在一边,打算用话本小说打发时间。

       “夫人要不要出门?”青梅伺候在一旁,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问道。

       顾玖摇头,“冷得很,不出去。”

       二月风大。

       风呜呜的吹,冷飕飕的。

       “夫人别担心御哥儿,他那么聪明,又有伴读在旁边,肯定能应付。”

       御哥儿两个伴读,一个来自裴家,一个来自侯府顾家。

       当初顾玖还心有犹豫,担心伴读这事,引起侯府二房大房不和。

       却没想到,她派人上侯府提了一句,侯府爽快答应送孩子做伴读。并不担心大房二房闹矛盾。

       既然侯府都不担心,顾玖自然也就不操心。

       两个伴读就这么定下来了。

       小翠的脸都被寒风吹皱了,却不妨碍她打听到大八卦的兴奋感。

       “夫人,大消息,三夫人正在给蔡宝林立规矩。”

       三夫人崔氏,三皇子填房。

       蔡宝林,三皇子原配。因为蔡家的案子,被贬为宝林。

       填房给原配立规矩,啧,这是刚出正月就要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