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丞相提出了一项科举革新之法。↑↑шшш.ū.cōm↑↑

       一说出口,便引起官员争相热议。

       “诸位爱卿,觉得意下如何啊?”

       皇帝坐在龙椅上,俯视众人。

       这时,议论声停住。

       有一官员手捧玉圭走上前来,“皇上,臣以为,丞相的新式科举变法,可行。一来,减少徇私舞弊的现象,二来,又能进一步的考察清楚考生之才能,一举两得。”

       “是啊,是啊,臣等附议。”

       此刻又有几名大员出来帮腔。

       “皇上——”

       这时又有一个大约六旬的白发男子走到正殿中央,“臣以为不可!”

       皇帝眉头微微一凛,“哦?为何呀?”

       “革新变法,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要承担的风险太大。臣以为,皇上应该慎重钠谏才是。”

       皇帝闻言,眼底闪过一丝犹豫。

       “胡卿家,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父皇。”

       顾北丞此刻迈上前来,“儿臣觉得,胡大人虽然考虑的有道理,但丞相的变法也未必是绝不可行。”

       “起初只需要通过小规模的做一番试验,倘若反响不错,再大兴推广,便可万无一失了。”

       众人惊呆。

       啥玩意?

       自己没眼花吧?

       三殿下居然主动替丞相说话了?

       丞相不是徐子其的老丈人吗?

       这四舍五入,就等于徐子其是三殿下那边的人了?

       就连慕容正和慕容荀也凌乱了。

       这顾北丞的葫芦里,又是在卖什么药?

       见自己的亲儿子都为丞相说话,皇帝起初的顾虑也打消了大半。

       “好,那此事,就交给慕容卿家和平南王去办吧。”

       这话题议论结束后。

       李公公上前一步,提声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退朝后。

       大家离开宣政殿。

       官员们三三两两的在一块儿聊天。

       “哎呀,看这样子,翎王这是站在三殿下这一头儿了?”

       “我看多半是,你想啊,之前三殿下哪里这么积极主动替谁说过话呀?”

       “啧啧啧,懂的都懂。”

       三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露出一个了然的表情。

       “翎王殿下请留步。”

       顾北丞快步跟了上去,叫住了徐子其。

       徐子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三殿下还有什么事吗?”

       顾北丞开门见山,脸上带着笑意,“要是有什么不中听的钻进了耳朵,还请翎王千万别往心里去。”

       “三殿下多虑了。”

       徐子其微点了点下巴,言语简短。

       “有翎王这句话,那我便放心多了。”

       顾北丞仍然客气。

       可是这种装出来的客套,却让徐子其有些不自在。

       “要是没什么别的事,那我便告辞了。”

       徐子其主动提出走人。

       顾北丞也没有勉强什么,点下头来,任他离去。

       前朝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流传到了后宫。

       端妃最近耳朵敏感得就像驴耳。

       这么重磅的消息,自然也不可能逃过他的耳朵。

       “你确定吗?情况当真是如此?”

       端妃平静的脸色有点挂不住了。

       她皱着眉,严肃认真的看着穆兰发问。

       “千真万确,奴婢的消息,是从李公公嘴里拿来的,定然不会有假。”

       听闻穆兰这么说,端妃心里就更加不安了起来。

       她抓住穆兰的胳膊,“去,你赶紧去把二殿下请来,就说本宫嗓子旧疾犯了,让他来替本宫诊治诊治。”

       宫里上下,都知道顾北易的医术堪比宫中御医。

       用这个理由,别人是断然不会怀疑的。

       “是,穆兰知道。”

       穆兰对端妃很是忠心。

       很快,顾北易急匆匆拿着药箱来了。

       可是见端妃好好坐在殿中便知道自己母亲说的都是假的。

       他没有多说什么,将药箱往旁边一放。

       “母妃这次找儿臣过来,是想问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吧?”

       端妃没有想到他第一句会说这话。

       脸色稍微变了变,给穆兰使了个眼色。

       穆兰点头,对殿中还在做活的宫女道:“你们几个,先随我出去。”

       宫女们马上放下手上的活计,乖顺的跟在了穆兰身后一道离开。

       人走干净了,端妃这才敢说到正题。

       “既然你都知道本宫找你来的目的,那本宫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

       端妃起身,“易儿,你要当心啊。”

       “也许,翎王真的选择站在了顾北丞那一方,你我母子今后的路,可是更难走了……”

       “不。”

       顾北易摇摇头,“翎王不是这样的人。”

       “而且凭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不会和三弟同一阵线。”

       顾北丞这个人,太过阴险。

       徐子其不可能看不出来。

       “易儿,看人不能看表面。”

       端妃不禁感叹顾北易的天真。

       “徐子其也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人一旦堕入低谷,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他们徐家,盛宠一世,他一出生,就注定会承袭他父亲的将军之位。战功赫赫,所向披靡,他又怎会甘于人后呢?”

       端妃自认把人心摸得足够通透。

       “易儿,母妃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比你多,母妃不想你走弯路啊……”

       顾北易却是把头摇得更加厉害。

       他伸手抵挡开端妃向他伸过来的手,“不会的,翎王他绝对不会像母后说的那样,也定不可能是趋炎附势之徒。”

       “哎,你……”

       端妃又想再劝。

       顾北易却马上出声打断,“母后啊,皇后和大哥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该放下以前了。”

       “易儿,你就是太妇人之仁了。”

       端妃恨铁不成钢,想好好教育顾北易一番,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无论母后说儿臣天真也好,还是妇人之仁也罢。总之,儿臣就是愿意相信翎王。”

       顾北易看着端妃,一字一句道。

       “母妃既然安康,那儿臣便也放心了。儿臣还有些事要去办,待改日再来拜见母后。”

       抛下这话,顾北易拿起药箱快步的走了。

       ……

       三殿下和翎王重归于好,成为盟友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为了破这些传言,徐子其刻意避开顾北丞,就连在朝堂之上,也是能避则避。

       可以说把避嫌做到了极致。

       然而即便是这样,依然被人扣上一个欲盖弥彰的帽子。

       徐子其满脸黑线。

       姜素却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我说你费这个劲干什么?直接老实接受不是更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