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秉公?还是?宽大?”

       前者肯定能收揽北洋军的军心,可却会失去国社军的军心,而且往后国社军的军纪也很有可能会变的相当的...想到这里王耀武头疼了起来,不过在思索了良久后,最终王耀武还是决定先照顾好嫡系再说。毕竟他们起家的根本是国社军,而不是北洋军...在作出了这个决定后,王耀武和李纯说明了一下。到不是说王耀武需要顾虑李纯的想法,只不过这些事情还是事先说明一下比较好。

       李纯对王耀武的决定当然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刚刚的一番话已经代表和第六师的官兵进行了决裂。接下来就算他还能担任第十六师师长的职务,恐怕也不会在有什么权威了当然,想叛『乱』的话就更不可能了。

       在获得李纯的同意后,王耀武将自己的意见经由电报传给了远在荆州的严光。毕竟严光才是大老板,就算王耀武有临机应变的权利,也需要事先请示一下大老板。

       当王耀武将电报发给还在荆州自勺严光时,严光正陪着蔡好在几个德国医生的帮助下检查身体。

       其实严光并不知道蔡鳄患的是什么病,因为对着方面严光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不过他却记得历史上蔡鳄是患病而死的。因此在战事稍歇后,严光就让随军的几个德国医生检查下蔡鳄的身体。顺带一提,在严光带蔡铐去看医生的时候蔡鳄还并不是很乐意,因为最近一段时间蔡钱虽然经常觉得周身无力,但却并不觉得自己是患了什么重病。

       而严光也不记得蔡鳄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只知道那是一个很难治的病,于是就将四川境内擅长疑难杂症的德国医生全部请了过来。

       只不过当德国医生在严光的建议下对蔡钱进行了相当细密的检查后,德国医生们得出的结论却让蔡钱傻了暇.”是肺结核...”

       拿着x光机刚刚得出的结论,一个叫沃德隆的德国医生对蔡钱和严光道。

       “肺结核?!”

       听到是这个病严光皱了一下眉,虽说没有什么医学常识,但严光也知道这是个相当麻烦的病。

       ..大夫,能治吗?”

       听到严光这么问,蔡鳄也相当关心的看了过来。要知道蔡镖在怎么名将,如今也不过刃岁出头罢了,如今听到自己患的居然是肺结核,自然是相当的关心。

       听严光和蔡鳄这么问,沃德隆先是叹了口气,让严光和蔡鳄的心全都提了起来,随后才点了点头道。

       “好在发现的早,如果采取卫生营养疗法的话,或许还有医治的机……

       卫生营养疗法是力世纪刃年代前治疗肺结核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多休息、多吸取新鲜空气和增加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不过由于这个时期缺乏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导致治疗效率受到了很大限制,在当时采取这种治疗手段的治愈率仅有百分之二十五,死亡率位居当时所有疾病之首。而且就算治愈,稍不留神的话也有复发的危险。

       不过百分之二十五的治愈率也是治愈率,总比一点机会没有要强的多。有复发自勺危险也比连复发的机会都没有要好的多。

       至于蔡愕为什么在历史上会英年早逝?肺结核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八个字。“庸医误诊,草管人命。,

       蔡鳄患有喉病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后来因为『操』劳过度,蔡鳄的喉病曾经加重,在得知了此事后,蔡鳄的老师梁启超发电报给在重庆的德籍名医阿斯米,让其尽快赶到成都去替蔡鳄医治。

       只不过也不知道这个叫阿斯米的德国人是怎么混到名医的头衔的,还是说这个叫阿斯米的家伙曾经收过袁世凯或其他蔡钱政敌的钱,在对蔡钱进行了诊治后,这个德籍的名医居然误认蔡鳄患有的是梅毒。对蔡钱滥用驱梅疗法,替他注『射』洒沸散,结果导致蔡好的病情加重...随后蔡鳄不得不东渡日本进行医治,但最终却因为医治无效而英年早通.(还有一种说法,是蔡鳄曾在旧旧年初在一家法国医院诊治。医生为他作了x光胸透,发现蔡钱患有严重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后告诉他..病势甚重,宜当休养。”然而蔡钱认为他的喉病与肺结核无关,自己的病并不严重,自己不可能得结核病。所以,他对自己的喉病并没有按时治疗。半年过后,蔡愕的病情加重,而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梁启超就让德籍”名医”阿斯米替蔡鳄“医治”...)在得知可以用..卫生营养疗法”对蔡钱进行医治后,并不知道这种疗法的成效究竟有多低的严光松了口气,和他一样松了口气的还有蔡钱。

       眼下的蔡愕不过三十出头,还有很多梦想没有达成就连小风仙也还没有遇到,这个时候让他因为肺结核而死去,他实在是心有不甘。

       看到蔡钱松了口气,严光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下你想要『操』劳的话,可是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蔡好无奈的点了点头,虽然他并不想修养,不过肺结核终究不是件小事,如果不好好治疗的话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所以就算在不甘心也只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不过在无奈点头的同时,蔡锅的心里也有点疑问,那就是这些德国医生会不会是和严光窜通好了的?说到底,蔡鳄终究还是有些不相信自己会患上肺结核...看着严光和蔡钱多少有些轻松的样子,一旁的沃德隆苦笑了一下。

       用卫生营养疗法的治愈率究竟有多高,没有比身为医生的他更了解了,没错,这么做的话确实是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治愈率,可世间又有几人能被这百分之二十五砸中?

       不过良好的心情也是医疗的一部分,所以沃德隆也不好告诉当面告诉他们究竟有多少人只能选中那百分之七十五。所以沃德隆只能在一旁看着两个人苦笑不已。

       不过就在几个人还在办公室里讨论着蔡钱的病情和医疗方式的时候,岳昌突然拿着一份电报从外面走了进来。

       ..都督,武昌发过来的急电。”

       ..急电?”

       严光一皱眉,他记得前不久王耀武刚刚发了份拿下武昌的喜电过来,怎么现在突然又发了份急电?难不成是武昌出了什么事情?总不可能是段棋瑞又打了回来,武昌城得而复失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严光还是拆开了电报。

       等到拆开电报,发现里面只是关于北洋军和军纪的事情后严光松了一口气。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是这种小事.”

       对严光来说,他从来没想过将国社军和将来的国防军组建成一个类似岳家军或解放军的军队。但也从来没想过让国社军堕落到..贼寇”的地步,所以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按照军法秉公处理就可以了。

       至于投诚北洋军的军心和需要仰仗他们的地方?如今战局已定,就算失了军心大不了也只是晚些处理段棋瑞他们。可要是纵容了这股歪风,那遗祸可就不止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在这么决定后,严光的决定很快就重新转发回了王耀武的手中。

       看着手上的电报,王耀武点了点头。

       在国社军中,强『奸』罪不同于其他罪行,遂了和未遂的罪责都一样,何况下面那几个兔崽子想玩的还是轮蠢。所以等待他们的结果只有一样,而且也只可能是一样。

       不过眼下还不急着杀他们,因为王耀武拿他们还有点用处。

       “杀鸡做猴。””杀鸡做猴?”

       听王耀武这么说,朱庆澜和杨山、彭修等人都点了点头。但稍后朱庆澜还是开口问道。

       “不过,那几个人的职位够吗?”

       杀鸡做猴,杀的总要是鸡才行,别随便就找只蚂蚁充数,那样的话可是谁都吓不住的。

       好在王耀武早有准备,所以听到朱庆澜这么问后连忙回答道。

       ..放心吧,我已经问过了,这几个北洋兵中军职最高的是个排长,另外还有一个班长,刺下的几个则全都是士兵。”说着王耀武从都督府的桌子上拿起了一个茶杯,润了润嗓子后继续道。”排长的职位虽然低了些,但大小也算的上是只鸡,让那些新加入的北洋军记住军纪还是足够的了。”

       ..那你打算怎么做?”

       将茶杯放下,王耀武在原地度了几步。

       “先将那几个闹事的北洋兵收押,等尹昌衡他们追击段棋瑞回来后,然后再在全军面前明正典刑近一股时间胜仗打的太多了,下面的那些兔崽子们似乎也有点不规矩,需要让他们懂得一些规矩了...”

       最近在湖北连战连胜,国社军内已经弥漫了一股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王耀武也想借此机会敲打一下下面的人,哪怕这件事情和限下国社军内弥漫的自满情绪并不相干。

       当然,除了北洋兵的那点事外,需要王耀武他们忙的还有很多。

       比如说武昌的安民告示,城内百姓的救助、安置,城外降兵的安排管理。简单点讲,光是这些事情没个三五天的话,就根本不可能打理出一个基础来。

       不过就在王耀武他们都在都督府的司令部内处理事务的时候,王耀武的副官茹宇津突然从外面跑了出来。

       看到茹宇津慌张的样子,王耀武的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了。”慌慌张张的像个什么样子。”

       不过等到王耀武呵斥完后,茹宇津却是结结巴巴的道。

       “部长,殷棋瑞他们派人来说要和我们谈判!”

       “啥?”

       听到茹字津这么说,不止是王耀武,就连一旁还没出去的朱庆澜他们也是一愣。

       然而如果说刚刚的话只是让王耀武他们惊愕了一下的话,那么茹宇津接下来的话就真的将王耀武他们给惊住了。

       “还有,尹昌衡师长他们说,说袁世凯已经死了!”

       ..!!!”其实并不是段棋瑞他们要和王耀武谈判,确切的说,应该是王占元和杨善德等人要和王耀武谈判。因为在得知了袁世凯的死讯后,段棋瑞和冯国璋等几个死忠于袁世凯的老人已经来着刘冠雄送来的一艘鱼雷艇前往上海,准备由上海转达客轮返回北方安置家小。

       在离去时,只给王占元和刘冠雄等并未离去的人留下了这么句话...“富保已死,在顽抗下去也只是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到不如早早放弃,好争取一个好的前程...”

       袁世凯已死,北洋也就等于是群龙无首,如此一来根本就没有和国社军继续抗争的可能。当然,袁世凯还有一个大儿子袁克定在,而且此时的袁克定并没有如历史一样骑马挥瘸了腿。可袁克定虽然不能算是废物,但论气魄论能力却都不足袁世凯的百一,让冯国璋他们去辅佐袁世凯这个不争气的大儿子?冯国璋他们实在是没有这个信心。

       不过效忠袁世凯一生,冯国樟他们也不准备再投效严光,毕竟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还没有像要称帝,他们也没有背叛袁世凯的理由。所以在来上刘冠雄送来的鱼雷艇后,冯国璋他们只是打算回北方整顿一下家里,然后转到天津或上海的租借去居住,只留下杨善德等仕途之心未息的北洋将领留在远处,看看能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前程。

       (在历史上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是在旧b年骑马时摔瘸了腿,后来到的德国医治,不过书中并没有如此安排。顺带一提,虽然袁克定在历史上一直鼓吹帝制,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却是生活困苦,不过即使如此,在抗战时期当日本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还想笼络袁克定,要他加入华北伪政权,希望借助他的身份对北洋,日部施加些影响时,袁克定还是断然拒绝,并且表示出任固然有了财源,但也不能因此去做汉『奸』,在当时汉『奸』遍地的情况下也算是很有气节的人了。)在通向鄂州的大道上,王占元和靳云鹏正在数百名士兵的簇拥下前行着。只是或许是受了袁世凯死讯的影响,整支队伍包括王占元等人在内都显得很低落。

       “王大哥,你说那些国社军的家伙会同意我们的要求吗?”

       端坐在马背上,靳云鹏对一旁同样骑在马背上的王占元开口询问道。

       不过听靳云鹏这么说,王占元却只是摇头苦笑。

       ..他们会如何抉择,我怎么可能会知道.”

       北洋军内,有如段棋瑞、冯国璋一样心灰意冷的,可也有像王占元和靳云鹏这样不甘于推出历史平台的人。

       所以在段棋瑞、冯国璋等人来着刘冠雄送来的鱼雷艇前往上海的时候,王占元和靳云鹏却是在代表着北洋军去鄂州同国社军谈判或者不应该说是北洋军,而是整个北洋团体,因为除了王占元和靳云鹏这样的带兵将领后,海军的刘冠雄和远在北京的徐世昌等人也都将此事委托给了靳云鹏等人。

       盛世金钱『乱』世兵,不过两者其实都能归类为一种,那就是权利...王占元和徐世昌等人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前者只要能带兵就行,后者则是希望在新威立的『政府』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毕竟在享受过权利带来的好处后,他们是真的不甘就这么退出。

       当然,如果严光不答应他们的条件的话,虽然有不少人已经准备到租借去过上一段日子,但也有不少人却是有着死抗到底的决心...只是说到底,这最后一条路能不选还是不选的好..不知行走了多长时间,王占元他们终于瞥见了远处的一座城池,当然还有城池外穿着纯黑『色』军服的国社军。

       ..到了...”

       当王占元一行走到城池下时,第五师的师长尹昌衡已经等了很久了。

       ..可是王师长和靳师长?尹某恭候多时了。”

       看到尹昌衡站在那里恭候,王占元和靳云鹏连忙翻身下马。

       虽然北洋军和国社军已经打了一年的时间,双方也是多有死伤,不过尹昌衡并没有给王占元和靳云鹏什么脸『色』。至于王占元和靳云鹏?他们都是过来求和的,更不可能给尹昌衡什么脸『色』,所以双方倒是相谈甚欢。

       “对了,硕权兄,不知道王司令现在何处?”

       在互相寒喧了一会后,王占元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两位请放心,在接到诸位发出来的电报后,已经动身前往鄂州了,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抵达鄂州..……

       听到尹昌衡这么说,王占元和靳云鹏互相点了点头。

       “这样就.”

       其实王占元和靳云鹏的心里也是有些着急的,毕竟袁世凯一死,不要说北京了,就是整个北方都『乱』了起来。而北方一『乱』,他们这四万多北洋军的补给也..要知道段棋瑞当初可是好不容易带着他们突围出来的,不要说重武器了,粮食弹『药』也没带出来多少,再加上一路都要拜托国社军的追击,就连原地征粮的机会都没有。如果在不解决粮食的问题,恐怕用不了多久下面的弟兄们就要饿肚子了。

       至于为什么袁世凯死后直接就将死讯告知国社军?袁世凯一死,明眼人都知道北洋肯定是不成了。这个时候即使他们不告知国社军,恐怕北京那边的人也会赶着去通知的,既然这样,到不如由段棋瑞他们亲口告知,这样也好增加点好感度,为将来多做些打算...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尹昌衡还是知道的,所以在将王占元他们带入鄂州后,尹昌衡不但替他们安排了栖身的地方,而且还摆了几桌酒席出来。

       王占元和靳云鹏虽然是统管万人的将军,但是这一路逃窜和下面的士兵们吃自勺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往常多少已经吃腻了的酒菜,如今对他们却是有着异常的吸引力。好在王占元和靳云鹏毕竟都是做过师长的人,所以在酒桌上到也没出什么丑。

       在鄂州大概歇息了半日多的时间,王耀武在一众骑兵的簇拥下赶到了鄂州。

       处于对北洋降军的不放心,在出发时王耀武并没有让李纯等部的骑兵护送,而是多花了一些时间让汉口送了三干骑兵过来一一一既然北洋的人要求和,王耀武到是不需要在担心浪费时间了。

       而且也因为北洋求和的事情,王耀武也不需要在借助李纯等部的降兵去堵截北洋军,因此在做决定的时候也轻松了许多。

       在得知王耀武已经抵达城外时,尹昌衡虽然让王占元在酒楼里先歇着,然后让自己将王耀武等人带来。不过这时的王占元等人却是不敢托大,所以在得知王耀武已经抵达鄂州后,便和尹昌衡一起赶到鄂州城外迎接王耀武。

       “王司令””

       看到城门下的尹昌衡和王占元等人,王耀武也是连忙翻身下马。

       “可是王师长和靳师长。”

       “正是在下。”

       在得知了两人的身份后,王耀武和尹昌衡一样都没有给两人脸『色』,神情上也很是尊重。

       “来,我们先到里面去谈吧。”

       谈什么?当然是谈议和的事情。

       看到王耀武并没有因为自己等人要求和的缘故,就在脸『色』上多有显『露』,王占元和靳云鹏到也放松了许多。在看到王耀武和尹昌衡都这么给面子,于是连忙感激的道。

       “王司令,请…”

       王耀武也不客气,直接带着两个人走入了鄂州城。

       在步入了鄂州城内国社军的司令部,请王占元和靳云鹏等人分别入座后,王耀武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道。

       “听闻两位想代表北洋同我们国社军谈判,这件事情我已经上禀了严都督。严都督在得知此事后也是相当惊喜,并授权在下两位进行谈判,在下是个粗人,过去只是个山中猎户,所以如果两位有什么条件的话,就请直接说出来.。

       第二百六十章协约国观察团

       “啪嗒…”

       “罗德罗,你又在chōu那些中国人提供的劣质香烟了?”

       看着同伴在那里chōu烟,一个正站在窗口看着外面的白人在一旁抱怨道。

       “难道你不知道这种烟的味道究竟有多难闻吗。”

       那个叫罗德罗的军官并没有因为同伴的抱怨而停止吸烟的动作,反而走到了他的身边。

       “丹斯,不要抱怨这么多了,中国人的手里只有这种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云烟”,何况在这种地方有的chōu就已经很不错了。”

       说着罗德罗和那个叫丹斯的同伴一起看向了窗外,在窗外,一队穿着灰sè作训服的国社军士兵刚刚走过。不过等到一个穿着纯黑sè军服的中**官走过时,罗德罗却是对丹斯笑着道。

       “不管怎么说,这些中国人的军服确实是很漂亮呢…”说着罗德罗狠狠的吸了一大口手中的香烟,等到将肺部的烟雾全部吐出后,罗德罗才对着丹斯道。“战争已经结束了,这座城市也快恢复平静了,希望那些商贩能早些回来,不然的话说实在的我也快要受不了这些中国烟了。”

       听罗德罗这么说,丹斯脸sè一变从他的手中抢过香烟,然后在一旁的烟灰缸里碾灭。

       “chōu不了你就不要chōu”

       看到两个人的样子,房间里的其他白人和几个黄种人都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等到两个人闹够了,才有一个看起来似乎是领头的人站出来道。

       “好了,丹斯,罗德罗,你们两个不要再闹了。”

       丹斯和罗德罗到是很听这个站出来的人的话,看到他站出来后,纷纷回答道。

       “是,穆特上校。”

       丹斯、罗德罗和后来出现的穆特上校,乃至房间里的所有人全部都是外军观察团的一员。当然,所谓的外军观察团也不过是英、法、日三国组成的罢了。而且眼下的外军观察团也只有英、日两国在,法国人在解禁后已经跑去汉口的法国领事馆参加舞会去了…

       外军观察团是二次**后期就出现的一个组织,他的任务除了观测中国战场上是否出现过“非人道主义”现象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观察北洋军的作战能力如何——————虽然欧洲的观察家们都认为同盟国和协约国间的战争至少会在1920年左右才能发生,不过未雨绸缪,也确实是需要找一些助力了,而袁世凯的北洋在英国人看来就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之一。

       毕竟袁世凯本人同英国公使朱尔典的sījiāo相当不错,和日本人的关系也还可以,在欧洲战争爆发后袁世凯站在协约国这边的可能xìng很大。

       不过英国人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将袁世凯拉拢到自己这边来,毕竟北洋军的战斗力也是一件值得考量的问题。要知道在历史上中**队可并没有给英国人留下太好的印象,万一要是中**队的素质太低,那将他们带到欧洲去岂不是自找麻烦?

       所以协约国才会派了一支观察团到中国来,想要考察一下中**队的作战实力如何,如果实在是不看使用的话,那就让中国作为不出兵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为协约国提供资源或人力上的助力。

       说实在的,在协约国的外军观察团融入北洋军后,这些协约国的军官们对北洋军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在协约**官们看来,北洋军的实力虽然不如欧洲军队,但至少已经比殖民地军队强上许多,硬要说的话在实力上甚至已经接近欧洲二流军队的水平。

       唯一让人可惜的是,这种接近欧洲二流水平的军队在中国很少,只有十万左右的样子。那些三流或者是不入流的军队到是有很多,大概在一百万左右,当然,这是指全中国的军队…

       在观察过二次**中北洋军对北伐军的作战后,观察团的成员甚至已经做好了报告。

       “建议对中国进行一定军事援助,欧战爆发时或可以提供五十万军队支援…”

       在观察团的成员们看来,既然北洋可以训练出十万接近欧洲二流水平的军队,那么只要提供一定援助,想要再训练出五十万并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北洋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基础。TXT电子书下载**

       至于当时北洋军所要面对的国民党北伐军?在观察团的人看来,除了南京的第八师或许能够和北洋军匹敌外,剩下的全部都只是一些比殖民地军稍强一些的三流军队罢了。

       而事实也证明了观察团的观点,除了南京战役北洋军耗费了一定时间外,其他地区的战役都打的犹如摧枯拉朽。不少地方的北伐军都只坚持了不几天的时间,冷遹部的第九师更是在北上的当天就被打了回去,最后不得不在第八师骑兵团的掩护下撤回南京。

       然而就在观察团的人准备向领事馆递jiāo报告然后返回上海,享受“文明”生活的时候,由国社军控制的川滇两省却宣告独立,并且派出了数万部队进行北伐。

       对国社军的实力,最了解的就是英国人和德国人,毕竟国社军拥有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是由英国人和德国人提供的,仅有少部分是法国、比利时和美国货。所以当川滇两省宣布独立时,原本准备乘船返回上海的观察团被告知要在湖北多停留一段时间,对宣布北伐的国社军也进行一定的观察。

       对领事馆的决定,观察团的军官们虽多有咒骂,但最后也不得不点头认命,毕竟他们全都是上海总领事馆的随员。

       随后这些外军的观察团成员到是没有直接就奔赴战场,毕竟他们都已经收到了领事馆传过来的资料,对宣布北伐的国社军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就在他们做好准备,准备到前线去的时候,最远的巴东却已经失守。

       当时他们到是没怎么在意,毕竟巴东那里只有两个团的北洋军而已,剩下的那个鄂军师恐怕连三流都算不上。何况当时也是事出有因,要不是那个鄂军的师长马邦德临阵脱逃的话,国社军也未必就能赢的这么轻松。

       只不过等到他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国社军却已经打到了潜江…

       除了潜江外,剩下的汉阳、汉口乃至前一段时间的武昌战役都给了这些外军观察团的成员很深的印象。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国社军强大的火力,而且这种强大火力不但是重装备上的,同时也是单兵装备上的。

       “如果硬要说的话,或许国社军的单兵素质并不如北洋军,但也接近了欧洲二流水平。不过在火力上,这支中**队却是绝对的欧洲标准,尤其是单兵火力上更是远超欧洲水平…”

       这些协约国观察员怎么也想不到,在亚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居然可以看到上千mén火炮对轰的场面。尤其是日本的观察员,最受震撼的就是日本观察员,因为在国社军的炮兵部队中,120mm和150mm口径的重炮绝对不再少数,哪怕是210mm的重型榴弹炮居然也有二三十mén的样子,要知道现在的日本陆军也不过只有十多mén240mm重型榴弹炮罢了。(明治四十五年也就是1912年,到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时,日本进攻青岛要塞也只不过是派野战重炮第二联队携带12mén240mm重型榴弹炮参战,可以想象这种重炮在日本的数量有多稀少,不过这也和日本更重视海军,导致陆军火力装备差有关。)

       在日本,重炮口径最大的是仿制自意大利的280mm榴弹炮,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此炮无论是在日军占领旅顺要塞203高地,还是摧毁港内俄舰上,都起到了决定xìng的作用。不过这种榴弹炮用的是青铜制炮身,而且设计年代太久,所以在xìng能上有很大的缺陷。到如今已经不怎么实用了,也正因为这样,日本人才会设计了明治45年式240mm重型榴弹炮。

       然而和其他军队不同的是,日本人除了240mm重炮外并没有设计210mm这一口径,再往下的话,也只有150mm榴弹炮而没有同口径的加农炮,在此时的日本部队中,口径最大的野战加农炮也只有105mm而已,在重火力上日本陆军有着严重的缺失…

       这种缺失在平时或许并不算什么,观察团的几个日本军官也不觉得日本陆军在重火力上差于英国人和法国人会有什么问题,可如今居然连中国人也在重火力上超越了自己,这就让日本人脆弱的心灵有些承受不了了…

       (其实日本也有150mm口径的重型加农炮,只不过这种加农炮的重量在野外时达到了惊人26吨的,要知道同时代同口径的150mm榴弹炮也不过2吨多重而已,那个多还只是多90公斤,考虑到这种重量和当时世界各国的野外jiāo通运输能力,野战时已经基本可以无视这种日本加农炮了…)

       当然同日本人不一样,英国人和法国人关注的并不是国社军的重火力装备,而是他们的单兵装备。

       “德造máo瑟98、丹麦的麦德森、美国的勃朗宁M1911…”

       除了这些,还有40mm转轮式榴弹发shè器和在武昌战役时才出现的霰弹枪等…

       从冯国璋和段祺瑞那里要来了几套榴弹发shè器和迫击炮等武器后,穆特不得不承认这些武器的设计思路确实是相当的独特。尤其是榴弹发shè器和迫击炮,在让所有人都头疼的战壕战中能发挥相当出sè的效用。

       “有这样的装备,再加上单兵素质并不差于北洋军多少,想必战役最后的胜利者会是那个叫严光的年轻人,而不是在北京的袁世凯吧…”

       想到那些设计独特的武器,再加上国社军拥有数量众多的重炮,穆特和罗德罗他们不得不如此想道。

       而事实证明穆特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虽然在战役的过程中国社军的进度并不总是顺利,但每战的最终获胜者却都是年轻的国社军,而拥有悠久历史的北洋军却是一败再败…

       等到前一阵时间的时候,北洋军甚至就连重要的汉口镇也给丢了。

       到了这个时候,穆特他们已经能够确定北洋军的结局。所以每天除了到战场上去观察国社军的战局外,就只是在城内的防空dòng里老老实实的呆着,免得哪天外出的时候被天上落下来的炮弹给炸死——————这种时候被炸死,就是死了也是白死…

       当然,在躲避炮弹和炸弹的同时,这群人也见识到了国社军的另一种武器,空军…

       在过去,观察团的人一直都将飞机视作是一种玩具,顶多也就是在侦查的时候有些用处。不过在遭到空军的轰炸洗礼后,不少人却对飞机的作用有所改观,尤其是在面对100公斤的航弹时——————对这件事情冯国璋或许会隐瞒别人,但却绝对不会隐瞒观察团的人。

       在北洋败局已定,段祺瑞、冯国璋全部弃城出逃的时候,这群观察团的成员就留在城内,一边用电报联络汉口领事馆,向他们建议将结盟的目标转变为国社军,一边留在冯国璋安排的住处里等着国社军的人找上mén来。

       领事馆的人对观察团的建议自然是不以为然,毕竟眼下局势相当明了,北洋已经不可能在坚持多少时间了,等到中国就国社军一个势力,他们就是想和其他人结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将观察团的建议转发给了上海的总领事馆,毕竟观察团的人都是总领事馆出身,而汉口领事馆和南京领事馆一样,都只是上海总领事馆的下属罢了。

       当然,同样的,上海总领事馆也是归北京公使馆管辖…

       在拜托汉口领事馆转发自己的建议后,英、法、日三国的观察员就留在冯国璋替他们安排的住处内,等着国社军的人找上mén来。而国社军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在冯国璋弃城而走不久,国社军就已经步入武昌,开始搜捕那些没有来得及离开武昌的北洋军。

       在搜捕的过程中,国社军的人自然也搜到了观察团这里。

       当国社军的人看到房间里住着十多个洋鬼子的时候,国社军的人也吓了一大跳,好在带队的那个军官jīng通外语,所以在看到里面的洋鬼子后,这个军官就用外语和洋鬼子们jiāo流了起来。然而就在这个军官被背后的士兵们用崇拜的目光注视的时候,对面的十多个洋鬼子却是满脑袋的黑线——————那个军官jīng通外语没错,但他jīng通的确实德语,而众所周知的事情就是日本人到还好说,英国人和法国人同德国人的关系却是相当的不好…

       所以当听到眼前的这个中**官用德语向自己询问时,领头的穆特上校先是满脑袋的黑线,然后就用相当蹩脚的汉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当领头的军官得知眼前这些洋鬼子都是观察团的人时,军官也是一愣,完全不知道这群洋鬼子跑到战场上来观察些什么,不过他还是jiāo代手下的士兵守住大mén,不要让其他部队的人sāo扰这里,然后就跑了出去找自己的上级。

       军官的上级得知城里有一群洋鬼子的时候也是一愣,和自己的部下一样,他也不知道这群洋鬼子跑到战场上来观察些什么。不过最后他还是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自己的上级,只不过他的上级王耀武和朱庆澜等人当时正忙着北洋军军纪的事情,所以到也没时间理会这件事情。在得知了这件事情后也只是随便派了个人去拜会一下,然后就让那群外军观察团随意通行了。

       在得到随意通行的许可后,法国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了汉口的领事馆去,然后在法国领事举行的宴会上,和那些法国小姐们跳舞上chuáng。英国人和日本人到是尽忠职守,趁着这个机会歇力观察着国社军的实力和装备,只不过前者是奉了总领事馆的命令看看这群中国人是不是有到欧洲去的实力,而后者则是在考虑国社军会不会对日本人的战略有什么阻碍——————日本人对中国的国土向来是垂涎三尺,只不过méng满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俄国人、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可能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割下这么大的领土来,所以现在日本人瞄准的就是胶州湾,德国人的地盘…

       而在得知了观察团的任务后,王耀武也并没有多做限制,反而主动透lù了不少的东西给他们观看,只是在一些比较机密的地方才做出了限制。

       因为王耀武的配合,观察团的成员很快就获得了自己需要的情报,同时也得出了对国社军的结论。

       士气一流、素质二流、装备一流…

       最终的结论就是,如果中国人能提供出五十万同素质的军队,那么国社军完全有资格到欧洲一游…

       在将结论拜托汉口领事馆转jiāo给上海总领事馆后,穆特等人的任务终于结束了。虽然如此,不过穆特他们还是要在武昌停留上一段时间,毕竟到目前为止上海总领事馆那里让他们返回上海的命令还没有下达。

       对此法国人到是没什么建议,毕竟汉口领事馆美丽的,束腰的,抹粉的法国小姐很多,他们在那里很有点乐不思鄂,一点想要回上海的意思都没有。不过英国人和日本人毕竟不是法国人,不可能学的像法国人一样,所以闲暇的时候也只能是在武昌城内到处去走走。

       只不过因为战luàn的关系,能走的都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在整个武昌城里不要说是娱乐了,就连一般的商铺都是关mén大吉。结果穆特他们居然就连最基本的香烟都买不到,就更别提雪茄、香槟和葡萄酒了,最后穆特他们没办法,只好求到国社军那里。

       不过国社军也没有办法,毕竟行军的时候不可能带着雪茄、香槟和葡萄酒上战场,何况国社军不要说士兵了,就连上面的将军们也没养成这个习惯,顶多是没事的时候喝个二两白酒罢了。就连最上面的严光也只是没事的时候多喝点果汁,对香槟和葡萄酒根本就没那个兴趣。

       至于雪茄?这种东西哪怕是一些将校军官,也只是在德国人那里见到过,要这种东西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最后没有办法,只要提供一些四川文具厂生产的扑克牌,还有云南烟厂生产的“云烟”提供给观察团。

       扑克牌到还好说,有了扑克牌穆特他们也能用扑克消解一下愁闷,可是那个“云烟”…

       此时的云烟还不是后世引进的外来烟种,完全是本土的普通烟草,和当时的南美烟草根本无法相比,所以平时习惯其他香烟的穆特他们几乎无法忍受,只是没办法,谁叫现在武昌的商铺几乎全部关mén大吉,最后没办法也只好勉强将就一下了。

       ——————————

       就在穆特他们还在冯国璋提供的住处里苦中作乐的时候,看着乘船抵达武昌的严光,王耀武也是一阵不解。

       “都督,那些洋鬼子让他们留在武昌也就可以了,何必将军中的一些装备也对他们解禁?”

       王耀武和国社军的不少军官、将领一样都是接受的德式教育,天生对德国有着一定的亲近感,很自然的,对英法等国也就有了一种疏远感,再加上往日里严光一项亲近德国,如今允许那些英国和法国的洋鬼子随意参观,对严光的举动王耀武自然是有些不解。

       不过听到王耀武这么问,严光摇了摇头。

       王耀武是严光的心腹,所以严光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不展现些实力给英国人和法国人,将来怎么能参与到欧战里?”

       说着甩开王耀武朝着王占元和靳云鹏的住处走去,这次他来武昌就是为了和王占元及他们背后的北洋残余势力达成协议,准备一举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至于蔡锷?在被检查出了肺结核后,蔡锷却是留在了荆州,而且稍后不久就会乘船返回四川,在四川医科大学接受疗养治疗。

       在这个时代,肺结核虽然不像艾滋一样是必死的病,但对很多人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区别,何况患上艾滋至少还有十多年好活,

       第二百六十一章马尾船政局

       铁狮子胡同,自从袁世凯病逝后,这条曾经是北中国核心的胡同便冷清了下来。3∴35686688\\到如今,除了一些袁家的老仆外,就只剩下袁世凯的家人还在总统府里替他安排着身后事…

       如今整个北京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恐怕就只有徐世昌的府邸了。

       徐世昌的府邸里有一台电报局刚刚送来没多久的无线电报,徐世昌就是同他来和鄂州的王占元、靳云鹏等人联络。而如今在北洋内部,只要是还没有绝了仕途之心的,几乎全部都聚集在了徐世昌这里。

       “聘卿?你真的要去天津吗?”

       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一身素服的王士珍,徐世昌有些不舍的道。

       而听到徐世昌这么说后,王士珍却只是摇了摇头。

       “宫保已经死了,当年北洋三杰中的两个也都跑到了租界去,徐大哥,你觉得我有可能一个人留在北京吗?”

       王士珍是北洋三杰中的北洋之龙,同时也是北洋三杰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不过和徐世昌比,王士珍这个北洋三杰中的老大,却要比徐世昌小上好几岁。

       再加上徐世昌还是袁世凯的盟兄弟,所以王士珍对徐世昌还是很尊重的。

       不过虽然王士珍很尊重徐世昌,但他却准备和冯国璋还有段祺瑞一样,到天津租界去居住,避开外界的那些是是非非。

       虽然和严光谈判后,北洋中的很多人都能留在新政fǔ里,但那些留下来的人还都是北洋的人吗?王士珍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在经历过满清和北洋的坍塌后,他的仕途之心也淡了许多,如今他想做的,就只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安享晚年而已。

       徐世昌也知道王士珍的为人,作为袁世凯的盟兄弟,徐世昌本不应该留下来,可如果让他从舞台上退下来的话,他却又不甘心…

       看着一脸淡然的王士珍,徐世昌真的很羡慕。

       “既然聘卿你心意已决,那我也就不再强求了。这样吧,一会我到朱尔典先生那里去,希望他能看在已逝的宫保大人面上,替你和华甫他们安排个好地方。还有宫保大人的妻儿家小,将来也都由我照顾吧,这也算是我替宫保大人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听徐世昌这么说,王士珍点了点头。

       说到底徐世昌也是袁世凯的盟兄弟,袁世凯留下的那几个儿子又都不争气的很,真要就这么放着不管,恐怕用不了多久袁家就给衰败下来,再加上袁世凯过世的时候也曾经嘱托过他们照顾自己的家小。这个时候,让徐世昌这个盟兄弟出面恐怕是最合适的了。

       “这样也好。”

       王士珍点点头。

       “那以后就徐大哥了…”

       在寒暄了一刻钟后,王士珍穿着他的那身素服离开了徐世昌的府邸,而看着王士珍的背影,徐世昌的心里也满是复杂。有那么一刹那,徐世昌甚至想过要和王士珍他们一样退出舞台,但最终,他还是放不下…

       就在徐世昌站在府邸的大mén前不知道想些什么的时候,一个下人突然跑了过来躬身道。

       “老爷,陆大人让您过去一趟,说是武昌方面有电报过来了…”

       没人知道这个看似忠心的仆人,在袁世凯过世时曾经想过要“拿”些府里的财务回老家的,毕竟那时的北洋不管怎么看都是一副要倒霉的样子。

       不过当不久后传来北洋要和国社军议和,而且北洋内的大部分人似乎都有可能留在新成立的政fǔ内时,这个貌似忠心的仆人却留了下来。因为他的主人的权利保住了,他自然也就没有了要背叛的理由。当然,更重要的是,既然徐世昌的权利保住了,他再偷跑的话,徐世昌也有能力将他找出来,然后“绳之以法”。

       没人知道这个貌似忠诚的仆人曾经想过带着府里的财务偷跑,徐世昌自然是更不知道了,毕竟他并不会他心通的法术。

       所以看到自己的仆人忠诚依然如旧后,徐世昌满意的点点头道。

       “知道了…”

       当徐世昌回到府里的大厅时,大厅里的十多号人物正围着一台电报机转个不停,哪怕是徐世昌走进来的时候也只有一两个人将头转了回来。

       “老徐,你回来啦?”

       开口的是刚过五十岁的陆建章,刚刚就是他让徐世昌的下人跑去通知徐世昌的。而在陆建章的身旁站着的则是和陆建章年纪差不多大的曹锟,在曹锟的身后站着的却是一个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吴佩孚…”

       曹锟是第三师的师长,是北洋在北方仅存的核心武力,连带着曹锟的地位也是大涨。~~而他身后的吴佩孚则是第三师的第三炮兵团团长,是曹锟的心腹。因为曹锟最近地位大涨的缘故,所以曹锟就将这个心腹也带了过来。

       曹锟,历史上有名的贿选总统。为了当上中华民国第五任总统的位置,曹锟决定贿赂选举时出席的议员,准备每人给予5000元的支票。为了筹集贿选经费,他以借军饷为名,通令直隶所属170县分大中小级,每县筹借1万元到3万元不等。他用搜刮来的1300万余元,收买了一批国会议员。1923年10月5日,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

       卢沟桥事变后,土匪原贤二曾经多次请曹锟出任伪组织头目,但曹锟年迈的曹锟在妻子的劝导下,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给日本人办事。1938年在得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后,曹锟连声道:“我就不相信,咱们还打不过那小日本。”同年5月17日,曹锟因病在天津英租界泉山里寓所去世,终年76岁,临终前他还对nv儿曹士英说:“台儿庄大胜之后,希望**能乘胜收复失土,余虽不得见,亦可瞑目。”(见长沙《大公报》,1938年5月26日)。

       除了曹锟外,日本人也曾特别注意拉拢北洋时期的高官显宦,如段祺瑞、吴佩孚、袁世凯之子袁克定、靳云鹏等,但这些人都拒绝了。特别是站在曹锟身后的吴佩孚,因为不肯和日本人合作,还因此被日本人给毒死。

       ——————————

       看到是曹锟,徐世昌笑了一下。如今曹锟手里有北洋六镇中仅剩的第三师,袁世凯又死了,根本没人能治的主曹锟,所以徐世昌对曹锟也是相当的客气。

       “仲珊,你后面的那个是?”

       却是徐世昌看曹锟身后的中年人有些眼生,在想到自己似乎没有邀请过这个人,所以才这么问道。

       如今毕竟是袁世凯刚死,曹锟还没那么快就涌出一大堆的野心,何况眼下的局势也让他没有那个心情,所以在听徐世昌这么问后曹锟连忙回答道。

       “这个是吴佩孚吴子yù,是我的部下。”说着曹锟挠了挠脑袋。“徐老您也知道我向来是没什么主意,平时在军中也多是子yù替我出的主意,因为这次的事情太重大了,所以我就把子yù也给带过来了。”

       说着曹锟用手捅了捅吴佩孚。

       “还不见过徐老?”

       吴佩孚到不像曹锟一样不懂时局,知道上司手里的第三师在这个时候简直就是奇货可居。不过即使如此在见到徐世昌的时候,吴佩孚还是恭敬的道。

       “徐老…”

       听到吴佩孚是曹锟的部下,徐世昌也点了点头。

       不过眼下徐世昌最关注的还是武昌谈判的事情,所以在向吴佩孚打过招呼后,就将脸转向了陆征祥。

       “子欣,武昌方面有什么情况传过来?”

       在场的人里一共有两个姓陆的,一个是陆建章,另一个就是陆征祥。

       其中陆征祥是北洋的外jiāo总长,一切的外jiāo事宜也都是由陆征祥来负责的,所以和国社军谈判的事情徐世昌也jiāo给了他。

       而在听到徐世昌的话后,陆征祥连忙回答道。

       “武昌方面刚刚传回来的电报,说是国社军的严光亲自出面和子chūn(王占元)他们谈的…”说着陆征祥将手中的电报递了过来。“这是刚刚发回来的电报,子chūn说,那个姓严的表明只要我们愿意遵守上面的条件,那么国社军就可以接纳我们北洋一系…”

       说到这里陆征祥苦笑了一下,接纳?放在一年前,全中国有谁敢说这样的话?

       徐世昌在接过电报后并没有拆开,而是开口问道。

       “条件?苛刻吗?”

       陆征祥摇了摇头。

       “到不能说苛刻,但很多地方和我们当初提出的条件都不相符…”

       听陆征祥这么说,徐世昌连忙拆开手中的电报仔细阅读了起来。

       其实电报上的条件很简单,简单归纳下的话只有几条。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除了第三师这样的北洋jīng锐外,其他的hún成旅或杂牌师都必须打散,由多个部队hún合重编,原有的北洋军官也必须调离,按照原来的职务到新的部队中任职。

       这也是为了防止北洋反水,毕竟接纳北洋后,北洋也就等于是国社军一系,也是将来国防军中的成员。到那个时候严光自然不可能在军中还分个三六九等,顺便打压一下军中的杂牌部队。

       军饷、装备一视同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北洋在保留原建制的情况下继续存在,别的不说,给了他们和国社军同样的装备后,要是原有的北洋部队闹事,严光可不一定有信心压的下来。

       至于保留第三师这样的部队?不得不说北洋六镇的实力确实不错,在素质上甚至高出国社军几筹,这样的部队如果就这么分拆了也确实是太可惜了一些。

       所以严光准备给他们一些正式的番号,甚至就连各师师长也予以保留,反正将来北洋六镇的防区几乎都是相隔几千里,周围又全部都是国社军的部队,难不成严光还怕他们这不到十个师的部队翻了天不成?

       对此曹锟和吴佩孚自然是相当满意,毕竟第三师是他们的老部队,如果突然将他们调到其他部队去,这恐怕就不是他们能接受的了。不过曹锟和吴佩孚满意,却不代表其他人也满意,比如说那些必须要将手下部队分拆,自己本人也必须要到其他部队任职的北洋人士…

       只是他们不满又有什么用?看曹锟的样子就知道,这件事情上北洋六镇的人是绝不可能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再加上战场上他们已经失败了。

       “没办法,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严光对北洋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北洋不像国民党一样属于**团体,总是会为了**什么的做一些自找麻烦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严光会选择接纳北洋而不是国民党,因为在未来严光很可能,或者说必定会做出一些世人,至少是国民党那群**家无法接受的事情,如果自己接纳了国民党的话,到那时国民党的**家们绝对会跳出来找自己的麻烦。相较之下,北洋的人就要“识相”的多了。

       而且在同时期北洋的人才也比较多,相较之下,作为**团体的国民党就有些滥竽充数的嫌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严光不喜欢有人在自己做事的时候钳制自己,比如说参加欧战。严光敢肯定,如果欧战爆发的话,只要自己做出参加欧战的决定,国民党的人绝对会跳出来反对自己…

       所以…

       “既然北洋的人已经服了,那么也是时候将国民党彻底清除掉了…”

       简单点讲,就是像二次**时一样,将国民党在中国的势力再清扫一遍。为此严光还下令让军情局的人多做了一些准备,好在适当的时候有合理的理由让自己对国民党动手。

       当然,对此国民党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重回中国后,一直都在约束国民党的军队甚至是国民党的成员,千万不要给国社军制造冲突的借口。为此,在湘赣边境,国民党的巡防部队见到国社军时甚至都要绕着道走…

       不过借口这种东西只要想找的话,总是能找的到的——————虽然这样的借口绝对瞒不过明眼人,不过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国民党在苏皖等地的势力dàng平,那就算国民党想伸冤也没地方伸去…

       当然,在收拾掉国民党后,严光不会学袁世凯一样强行解散国民党,毕竟这样实在是太惹人口舌了。何况在成立新的政fǔ后,严光也需要有几个huā瓶摆在那里…

       ——————————

       福建…

       “都督,船来了…”

       在孙道仁的身旁,一名亲兵小声道。

       “是吗?”

       孙道仁点点头,然后站了起来。

       “既然船来了,那我们就出去吧…”

       “是…”

       在孙道仁的身后,马尾船政局的负责人连忙点头道。

       自严光从德国人手中订购一千万英镑的各种设备、货物,也已经过去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英国人在经过了初步的筹备后,已经将其中一部分的货物筹备齐全,并且准备jiāo付给当时尚在武汉和北洋军jiāo战的严光。

       不过在得知货物已经筹备齐全的消息后,严光却是要求德国人,先将其中一部分的造船设备运到福建,也就是现在的马尾船政局卸货。

       货物都是严光付钱买的,德国人对此自然没有意见,何况在福建卸货的话,还能节省一段时间和燃料。

       至于严光为什么要在福建卸货?

       作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厂,马尾船政局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悠久了。虽然今年来因为民国初立,国事húnluàn的缘故而变得毫无建树,不过在满清时期,也就是1900年前后却曾经建过850吨级的建安和建威号驱逐舰,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将满船的造船设备运到明显不适合建造大型船只的重庆来?到不如直接运到马尾船政局去,将马尾船政局重新变成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要知道作为曾经的远东第一大造船厂,马尾船政局在人员上有着相当雄厚的基础,在马尾重设造船厂,绝对要比在广州或上海重新成立造船厂要方便的多。

       所以在武汉确立胜局后,严光就已经发了份电报给和他多有联络的孙道仁,指明自己决定在福建重设马尾船政局,希望作为福建都督的孙道仁能给予一定的方便。

       对此孙道仁自然是不敢有任何异议,所以当德国运输船快要抵达福建的时候,孙道仁还亲临马尾船政局迎接。

       当然,对于马尾船政局的重立,最高兴的绝对不是福建都督孙道仁,也不可能会是出资重立的严光。而是马尾船政局的局长陈兆锵。作为马尾船政局的局长,眼见着马尾船政局逐渐荒废,最为心疼的绝对是陈兆锵。如今见到那个四川姓严的都督出资购买了这么多的设备过来,决定要重立马尾船政局,陈兆锵自然是欣喜若狂。

       等到陈兆锵和孙道仁走出了房间后,不多时,就来到了马尾船政局的一处码头上。

       “都督,给您…”

       看到孙道仁走到码头上后,孙道仁身后的一个军官连忙将望远镜jiāo给了孙道仁。

       作为福建都督,其实孙道仁并没有什么权利,全部的权利都是在许崇智等**党人的身上,孙道仁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

       不过在二次**后,国民党失败,许崇智不得不和其他的国民党人一样远遁日本,到了这个时候,权利自然是掌握在了孙道仁的手中。

       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孙道仁在福建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到了这个地步,哪怕是后来袁世凯允许国民党返回中国也没用了,所以随后许崇智虽然回到了中国,但也没有回福建来和孙道仁抢夺权利。

       而在接过了望远镜后,孙道人看向了远处。

       在远处,数艘德国货轮正在朝着码头的方向行驶而来。

       “就是这些货轮了吗?”

       陈兆锵点了点头,然后对孙道仁道。

       “没错,都督,按照严都督的说法,这些就是运载着造船设备的德国货轮了。”说实在的,陈兆锵对远处的德国货轮简直就是望眼yù穿,要不是望远镜只有一副而且是在孙道仁的手里的话,陈兆锵甚至连将孙道仁手中望远镜抢下来的心都有了。

       至于马尾船政局重立后,局长的位置不再是陈兆锵了?

       对陈兆锵来说,只要马尾船政局能够重生就可以了,至于谁到局长却是件无所谓的事情,毕竟原来那么艰难的时候他都坚持下来了,难不成眼下富裕了他却坚持不下来了?要知道,在前不久的时候,国民政fǔ每个月拨下来的经费就只有三万元而已啊(史实),这么点经费够干什么的?恐怕就连船政局内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工资也是刚刚够,也难怪民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马尾船政局都没有什么建树了。

       毕竟造船是件很需要资金的事情,没有资金的话,真的是什么都造不出来…

       就在陈兆锵望眼yù穿的时候,那几艘德国货轮终于在千呼万唤当中停靠在了码头上。

       很快,货轮上就走下了十多个人,里面白的黄的都有,不过领头的却全都是中国人。

       “请问您就是孙道仁孙都督吧?”

       走下船后,领头的中国人对孙道仁问道。

       眼下的国社军威势甚至要比北洋顶峰时期还要强上一些,所以孙道仁到也不敢托大,在听了领头人的话后连忙回答道。

       “没错。”

       领头的那个人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陈兆锵。“您是船政局局长陈兆锵?”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知道自己,不过陈兆锵也点了点头。

       “我是…”

       听到陈兆锵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个领头的人一笑,然后从身后的一个随从手中取过了一个手提箱。

       “这个jiāo给您…”

       说着将手提箱jiāo到了陈兆锵的手中。

       接过手提箱后陈兆锵一愣。

       “这些是?”

       “您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听到这句话,陈兆锵连忙打开手提箱。

       不过打开后,看到里面的东西陈兆锵却是彻底愣住了。

       “这是…”

       在手提箱里,正整齐的摆放着上百张图纸,在图纸旁还摆放着一沓支票…

       陈兆锵看的很清楚,第一张支票上的数额是十万,而不管怎么看,这沓钞票都有一百张的样子,也就是说,这沓支票至少代表着一千万…

       “那些图纸是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的图纸,是四川造船厂的设计师们设计的,都督想委托陈局长将这两种军舰造出来,至于那一千万银元,则是都督提供给船政局的资金…”

       在这么说的时候,领头的年轻人口中有着淡淡的骄傲。

       而陈兆锵,却有种要流泪的冲动…

       多少年了?马尾船政局终于等来为中国海军建造军舰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