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结束,各国使节陆续告辞离开。

       虽然说九州鼎异象颇为震撼,但仍旧没有改变各国使节对越国的看法,就是一蛮荒之国,不足以对中原各国构成什么威胁。

       且不说秦国,就连楚国都没有把新生的越国放在眼里。

       而这,

       正是秦墨希望看到的。

       …………

       秦国,咸阳。

       “商君此行,可有什么收获,那越国到底如何?”秦王政好奇问。

       “在臣下眼中,新生的越国,像极了百余年前的秦国。”

       “哦,怎么说?”秦王一下来了兴趣。

       百余年前,秦国自秦穆公之后四代乱政,实力跌落谷底。

       差一点就被魏国给灭了。

       后来是秦孝公重用商君,果断实施全面变法,这才有秦国中兴,为秦国一统天下的霸业,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越国以蛮族立国,民风彪悍、好战,国君秦墨也是雄心勃勃,麾下又有一班能吏大臣,还有无数异人辅佐。只要给越国足够的时间,必定能乘势而起,成为战国之一霸。”商君目光果然毒辣。

       即便秦墨提前做了遮掩,还是让心细的商君看出了一些门道。

       “只可惜......”商君摇头。

       “可惜什么?”

       “只可惜越国立国太晚,秦国一统天下便在这十数年之间。不等越国崛起,天下格局已定,哪里还有越国崛起的机会?”商君说。

       “说的好!”

       秦王大喜,“越国再有潜力,也没有时间了,还是腹死胎中的好。”

       “即便如此,臣下还是建议,王庭应该加强对巴蜀之地的防御,镇派大军,防止越国进犯。”商君果真尽职尽责,“夜郎国,已经被越国灭了。”

       秦王眉头一皱,“商君不是说,这越**队不成建制,采取的还是最落后的部落征召制,它真的敢进犯巴蜀之地?”

       “谨慎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商君看不透的并非越国,而是越公秦墨,总感觉那人太危险了。

       “本王知道了。”

       秦王政却没有明确表态,“商君一路辛苦,还请回去歇息。”

       “诺!”

       商君心中一叹,有些落寞。

       秦王政终究不是秦孝公,而他,也终究不是当年的商君。

       一朝天子一朝臣。

       商君虽然还是秦国柱石,但是对秦王的影响已经非常有限,尤其是政务上,基本已经无法左右秦王的判断。

       秦王心腹,是新近上任的丞相尉缭。

       果然,商君前脚刚离开王宫,尉缭后脚就被秦王招进宫议事。

       “对于商君的建议,丞相怎么看?”秦王问。

       尉缭是个聪明人。

       如果秦王同意商君之策,根本就不会招他进宫。

       想了下,尉缭道:“灭魏之战正是最吃紧的时候,此时不宜往巴蜀调兵。臣下以为,越国应该会攻打楚国,而非巴蜀。”

       “怎么说?”

       “楚国灭越之后,攻占了很多越国旧土,越国想要在各诸侯国面前证明它的实力,理应先收回这些故土。”尉缭却是跟贾诩想到一块去。

       “言之有理,那就调一万精兵进入巴蜀。”

       秦王很快便有了定论,算是采取了一个折中之策,也算对商君有个交待。

       “王上圣明!”

       尉缭也松了口气,却是不愿彻底得罪商君。

       …………

       楚国,寿春。

       过去一年对楚国而言,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前后更换了三位国君。

       公元前228年3月,也就是去年三月,私传为春申君私生子的楚幽王芈悍卒,同母弟熊犹代立,是为楚哀王。

       楚哀王在位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客杀死。

       楚国内乱,负刍自立为楚王,是为楚王负刍。

       也是战国时期,楚国最后一任国君。

       出使越国的使节团返回寿春之后,楚王负刍立即招令尹任倪进宫议事。

       在楚国,令尹便是最高官衔。

       令尹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相当于秦国丞相一职。

       楚哀王死后,上一任令尹李园被楚王负刍灭了满门。

       “令尹以为,楚国该以何种姿态面对越国?”楚王负刍问。

       “按使节沿途所见,越国不足为虑,只是侵略成性,还得在吴越、扬越旧地加强戒备,派驻大军,以免越国狗急跳墙。”

       任倪的回答中规中矩。

       此人虽是楚王心腹,却并无什么大的才干。

       楚王眉头一挑,“令尹真的认为,越国敢挑衅我楚国?”他却是还活在强国的梦幻之中,至今都没有醒来。

       “这……”

       任倪一时语塞,面色涨红。

       …………

       龙川城,王宫。

       御书房内,秦墨同样正在召见丞相贾诩。

       “你看看这个。”

       秦墨指了指案几上的一奏章。

       贾诩拿起一看,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白桦写的,主要就是关于在异人中遴选典农官,派驻各个部落之事。

       毫无疑问,

       在越国各郡县大力发展农业,帮助蛮族告别渔猎文明,全面进入农耕文明,已经成了王庭上下的共识。

       这既是粮食供给的现实需求,也是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

       南越侯府时期,作为侯府长史,贾诩就曾负责在南海郡推行农耕,派出农民协助各个部落开垦荒地,种植各类农作物。

       时至今日,

       已经收到一些效果,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可是很显然,无论是推行效率,还是推行力度,都比预期差了一点。立国之后,此事也就落到了户部头上。

       这才有了白桦的这封奏章。

       在奏章中,白桦建议设立专门负责协助部落开垦荒地、处理农事的典农官,长期进驻各个部落,展开一对一的指导。

       为了激励异人,白桦建议,以一年为一个考察周期,对那些卓有成效的典农官可优先擢升为县尉、县丞。

       看似是选拔人才,其实是点中了玩家的死穴。

       想要获取官职?

       那好,去当典农官吧。

       考核指标也很简单,当年开垦的荒地越多,作物收成越高,成绩就越好。

       就是这么的直接。

       贾诩看罢,脸上满是赞叹,“此举甚妙,臣下非常赞同。”

       南越军粮草供给一直靠秦墨开挂,

       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从长远看,实现粮食自给自足,都该是越国发展之大计。

       “那就召集吏部、户部,尽快拟定个章程出来。”秦墨也很爽快,他也没想到,白桦竟有如此才干,能想到这样的点子。

       “诺!”

       贾诩自是义不容辞,这本就是丞相之职责。

       “仅靠蛮人开荒,那是长期目标。短期来看,还得是拿下巴蜀之地,获得一个稳定的大粮仓才好。”秦墨又开始躁动了。

       “公上是否已经有了定计?”贾诩已经慢慢适应秦墨的快节奏。

       知道公上是个闲不住的。

       秦墨点头,“等南越军将士休假结束,立即往川北郡集结。”

       “全部南越军?”贾诩诧异。

       “没错,全部。”

       秦墨目光坚定,“趁着秦国还没有回过味来,我们要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拿下巴蜀之地。”

       因着之前巴蜀南面是夜郎国,秦国在巴蜀驻军不到十五万。

       秦墨却是要倾九十万南越军攻之,就是要速战速决,不给秦国增兵救援的机会,以免陷入长久的拉锯战中。

       对南越军,

       秦墨是不太自信的,尤其对手还是赫赫有名的秦军,无论是军队训练,还是军中将领的水平,都相差甚远。

       唯有以绝对的兵力优势,一战而定之。

       “臣下明白了。”

       贾诩也知道机会稍纵即逝。

       秦墨起身,看向窗外,目光已经瞄准中原大地,喃喃自语:“就让巴蜀之战,作为越国正式登上战国争霸舞台的序幕吧。”

       低调,

       从来都不是秦墨的风格。

       眼下的战国局势也容不得越国低调,不聊次一下秦国,来一场虎口拔牙,是激不起山东各国抗秦之心的。

       重症,

       就该用猛药。

       …………

       接下来的两个月,

       秦墨只在忙一件事,那就是为出征的九十万大军筹措粮草。

       为了满足大军补给,秦墨不仅要将设在各郡的粮仓一一填满,还要将在川北郡临时设立的百余座粮仓填满。

       九十万大军,光是每天消耗大米就上百万斤。

       士兵又不可能光吃米饭,还要准备蔬菜、肉食、酱料等等,加上为牲畜准备的饲料、草料等等。

       每天就要吃光一座粮仓。

       除了粮草物资,秦墨还得准备行军帐篷、攻城器械等各种战争物资。

       整个预算在十亿上下。

       得亏百越之地物产丰富,在天枢介入之后,正在最大限度地开发百越资源,再倒腾进现实之中。

       就算这样,

       面对现实庞大无比的市场,仍旧是供不应求。

       这也是秦墨在刚刚结束夜郎国之战之后,立即开启巴蜀之战的底气所在,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补给,就是南越军最大的优势。

       就跟历史上没有后勤压力的游牧民族大军一样。

       …………

       8月1日,清晨。

       在秦墨亲自指挥下,南越军第一军团作为先锋部队,率先杀入临近的巴郡之地,揭开了战争序幕。

       也是秦越争霸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