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大军,宛如泄闸洪水。

       一旦涌入巴蜀大地,那便是洪水漫天,无可阻挡。

       尤其是秦墨亲自率队的先头部队,以第一军团为先锋,第二、第三军团充作左右两翼,组成一个三角箭头,狠狠插入巴蜀腹地。

       奇怪的是,

       秦墨率部既不攻城,也不掠地。

       只是指挥着大军拼命往北急行军,一路狂飙突进,宛如蝗虫过境,横冲直撞,就是想在最短时间内感到最北面的剑门关。

       剑门关扼守住了入蜀之咽喉。

       越国此番能否占据巴蜀两郡之地,关键不在于能否击溃巴蜀境内的秦国边军,而是能否挡住秦国腹地增援之兵。

       关键便在剑门关。

       如果能在秦国反应过来之前,率领攻克剑门关,牢牢站住,那就等于把守住了巴蜀之地的北大门。

       秦国再想收复巴蜀,可就难如登天了。

       所以,

       秦墨必须够快!

       …………

       咸阳,王宫。

       毕竟是修仙者的世界,信息传递极快,尤其是紧急军情,更是会直接派出客卿法师,御剑赶往咸阳。

       8月2日,秦王就得到越国进犯巴蜀的消息。

       丞相尉缭被紧急招进宫中议事。

       “丞相不是说,越国不敢进犯吗?那这是怎么回事?”秦王政勃然大怒。

       “臣下有罪,请王上责罚!”

       尉缭自不敢辩驳,更不会作死地提醒王上,当初两人议事时,王上可也是持相同的观点。

       谁都能错,唯独国君不能错。

       就算错了,

       那也是做臣子的错。

       “罢了,现在还是想想,该如何补救吧。”秦王到底是秦王,虽然发怒,理智仍在,知道自个儿理亏,并未真正迁怒于尉缭。

       方才那般,不过是做个姿态而已。

       “越国来犯,自当出兵痛击。”尉缭态度强硬。

       秦国是战国霸主,

       自然就该拿出霸主的气势来。

       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否则,如何震慑其他各国?

       秦王沉声问:“咸阳还能调动多少援军?”

       灭魏之战正处在紧要时期,秦国一大半的兵力都已经投入魏国战场,一时半会,还真抽不出多少军队。

       这也是秦王震怒的主要原因。

       他也没想到,

       越国竟这般不按常理出牌,立国之前发起灭国之战也就罢了,才刚立国,竟然就敢挑战最强大的秦国。

       实在是个异数。

       秦王政不觉想起,之前商君对越国的评价……

       “最多,还能抽调十万大军。”尉缭声音也有点低。

       十万精兵,放在任何时候,那都是一支让诸国敬畏的力量,偏生越国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上来就派出百万之师。

       根本就不够看啊。

       秦王皱眉:“能否从西面、北面再抽调部分边军参战?”

       认真算起来,

       秦国家底还是很殷实的,除了主战部队,光是各地边军加在一起就超过五十万,只是分散在各地,平时不显。

       “这……”

       尉缭有些迟疑,秦国是有边军,但那绝不是什么摆设,是现实的防御需求,周边活跃着很多异族、蛮族。

       必须派驻边军镇守。

       一旦抽调过多,很可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最多,最多,可临时抽调十万。”尉缭说。

       “加在一起就有三十五万大军,应该差不多了。”秦王霸气仍在,不屑说道:“本王才不信,那越国真能拿出百万精锐之师,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王上圣明!”

       尉缭其实也不太相信。

       算上越国崛起之前,满打满算也就两年时间,实在难以相信,有谁能在这般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如此规模的军队。

       还训练有素。

       以蛮夷之地的农业水平,光粮草都能把越国拖垮了。

       只能说,

       他们都不懂异人之“异”,还是太天真了。

       秦王政:“丞相以为,该派何人领兵出征?”

       “要不,将王翦将军从前线召回来?”尉缭试探着道。

       王翦现在是秦国之战神,但凡大战、硬仗,尉缭下意识就想到王翦,安排其他将领,实在不太放心。

       “不。”

       秦王摇头,“魏国之战不能停,更不能给魏国喘息之机,否则就前功尽弃。还是从闲赋的将领中挑选一位吧。”

       “那就只有武安君了。”尉缭说。

       大殿一下变得安静起来。

       气氛有些诡异。

       当年,武安君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明着是闭关疗伤,彻底隐退,实则是遭到秦昭襄王的猜忌。

       不退下来,下场怕是会更惨。

       此事牵涉到王室隐秘,可以的话,尉缭是真不愿提,奈何此战太过重要,交给其他将领,不放心呐。

       而以武安君统兵之能,还在大将军王翦之上。

       “本王听说,长平战场异象消失之后,武安君伤势尽复,眼下正闲赋在家?”秦王的声音也一下变得幽深起来。

       他想起了先王遗训——不可启用武安君。

       道理也很简单。

       就像对商君,可以供着奉着,但不可用一样。

       让一位臣子跨越数朝任职,身居要害之位,是会动摇王室根基的。

       很可能就尾大不掉......

       届时,

       会否出现臣子挟持国君之事?

       谁也说不准。

       不仅是秦国,其余山东各国也是如此,比如魏国之吴起,齐国之孙膑,赵国之廉颇,燕国之乐毅等等。

       “是。”

       尉缭尽可能让声音不掺杂一点私人感情。

       “那就让武安君领兵吧,本王相信武安君。”秦王政不愧是未来的盖世雄主,胸襟气度实非一般国君所能比拟。

       “诺!”

       尉缭深深行了一礼。

       随着武安君起复,秦国即将进入二将争辉之璀璨格局,到底是好是坏,一时还真不好评说。

       …………

       白起就是白起。

       在接到王命的第一时间,没有推脱,没有迟疑,甚至没有多想,当天就率领一支万人骑兵部队火速南下,进入汉中,直奔剑门关而来。

       剩下的九万大军稍后随行。

       至于那十万边军,更是还只存在于丞相尉缭的脑子里,调兵的命令此时都才刚刚发出,还没落地边军将领手中呢。

       眼下根本指望不上。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白起自不会像秦王、尉缭那样轻视对手,从一开始就在按最糟糕的局面去应对。

       剑门关失陷,就是最糟糕的。

       …………

       事实证明,白起的果决救了秦国一次。

       8月4日上午。

       白起率领一万先锋部队刚刚抵达剑门关,中午时分,秦墨就率领第一军团来到剑门关脚下。

       前后只差了不到两个时辰。

       望着山脚下黑压压的越**队,一身戎装的白起面无表情,不怒自威。

       虽然是时隔三十年再次领兵,可无论是普通秦军士卒,还是军中骁将,看向白起的目光都满是崇拜。

       敬若天神。

       因此,白起虽然是匆匆领兵出征,却是军令如山,莫有不从者。

       在韩赵魏百姓眼中,白起是杀神。

       但是在秦**民眼中,武安君那就是秦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战神,地位无可动摇,也无人可与之比拟。

       包括现在的大将军王翦,那都是白起的小迷弟。

       这也是尉缭举荐白起的原因之一。

       越是这种紧急时刻,越需要有一位在军中素有威望的将领领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接管全军。

       眼下形势,也根本就没有给主将留下适应时间。

       白起:“全军戒备,竖军旗!”

       “诺!”

       随着一声令下,那一面在武安君府邸尘封了三十年的不败帅旗,缓缓在剑门关城头升起,因着烈日,熠熠生辉。

       所有秦军将士热血沸腾。

       于此同时,白起还下令,让后续九万大军急行军,必须赶在傍晚之前抵达剑门关,违令者斩!

       可见形势已经危急到何等地步。

       …………

       山脚之下,军阵之前。

       望着巍巍剑门关,秦墨微微有些出神。

       从汉中南下巴蜀主要有三条道路,分别是西面的金牛道,中间的米仓道以及东面的荔枝道。

       其中,

       金牛道是最为便捷的一条,可直达蜀地核心成都。

       剑门关便扼守着金牛道的咽喉,重要成都可想而知,被誉为蜀地北大门。

       历来都有,

       “剑门关破,蜀地不存”的传说。

       约莫一百年前,秦惠文王诈称有五头会屙金的牛送给蜀王。贪婪的蜀王中计,由于关中入蜀道路不通,蜀王让力士开蜀道。

       这便是金牛道的由来。

       之后,秦惠文王派司马错沿金牛道南下灭蜀,将天府之国打造成大粮仓,为秦国后来的争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剑门关为何如此险要?

       此关所在的山脉,是龙门山脉的支脉剑门山,中间出现断裂,由七十二座似剑一样的山峰组成。

       两山之间出现一狭窄的豁口,其状如门,故曰剑门。

       在战国次大陆,

       山脉之绵长,山峰之高,之险峻,比之现实又要强上数倍不止。

       飞鸟难渡。

       就算以南越军蛮人之彪悍,想要进入汉中,也必须通过剑门关,而无法绕道,或者试图攀登剑门山。

       远远望去,

       整座山体宛如遮天之屏障,让人窒息。

       就在秦墨的注视下,剑门关城头之上升起了那面代表白起亲自的旗帜,目光一凝,喃喃自语:“武安君,别来无恙啊。”